贸易战加剧,欧洲主要港口陷入混乱:数百艘船舶滞留海上
信德海事网讯随着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不断升级,来自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船舶出现大规模航次取消和转向,导致英国及欧洲大陆主要港口陷入前所未有的拥堵混乱。
由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决定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而中国方面亦采取了125%的反制税率,全球航运公司陷入巨大不确定性。最终客户纷纷取消订单,造成大量船舶被迫滞留,无法顺利靠港。
据报道,目前已有数百艘船舶在德国、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的主要港口外排队等待进港,行业高管担忧,这或许只是全球供应链更大规模扰乱的开始。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本周将公布一项针对中国制造船舶的新政策:对每一艘在美国港口停靠的中国制造船舶征收高达100万美元的停靠费——这一费用远高于当前每艘船2万至5万美元的标准。
此费用将在特朗普高额关税的基础上叠加征收,并将适用于船舶停靠的每一个美国港口。考虑到前往美国的船舶通常会沿海岸线靠泊多个港口,这意味着航运公司将面临数百万美元的附加成本。
由于中国制造的船舶目前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被西方航运公司广泛使用,这一新政有可能导致全球航运运力陷入几近停摆的状态。
根据航运数据分析公司MarineTraffic的统计,2025年4月第一周,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接靠船舶数量高达226艘,而去年同期仅为34艘。英国南安普敦港的船舶靠港量也从去年的12艘飙升至51艘。
英国国际贸易与出口特许协会(Chartered Institute of Export & International Trade)总干事Marco Forgione指出,原本流通于中美之间的货物,正在因关税冲击而转运至欧洲市场。
他表示,这类货物短期内可能在欧洲形成价格优势,但同时也会冲击本地制造业,“中国商品正在寻找新的市场,而英国与欧盟正是其‘倾销’的理想目标。
除安特卫普与南安普敦外,荷兰鹿特丹港的4月首周进港船舶数量为99艘,去年同期仅17艘;西班牙巴塞罗那港从去年的16艘跃升至96艘;德国汉堡港更是从去年的11艘激增至124艘。
上述数据涵盖所有类型船舶,并非仅限装载消费品的集装箱船。尽管港口吞吐量的变化可能受到工人罢工、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但航运公司高层人士表示,此轮大幅波动的背后,贸易关税冲击显然是重要原因之一。
“来自亚洲的货物正被取消,或是大批转往其他市场。”一位航运业人士透露。
另一位接近港口运营的消息人士则提到,一家原计划将奢侈香水产品经由欧洲转运美国的零售商,因担心关税而选择中断行程,将货物储存在欧洲并尝试直接在当地销售,以规避美国关税政策。
然而,外界对于即将开征的中国制造船舶“百万美元靠港费”更感担忧。
“这几乎让每家公司都陷入困境。”一位资深航运高管表示,“你将看到两种系统同时存在:非中国制造的船舶运价将高得惊人,因为市场会在上调价格中消化成本;而中国制造的船舶则变得非常便宜——但你根本无法把它们送往美国市场。”
据了解,全球最大的几家航运公司以及部分石油与天然气巨头,正在密集游说特朗普团队撤回针对中国船舶的惩罚性措施。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预计将在本周就具体收费细则提出建议。
“很多人真的已经在描绘那种场景了:船一艘接一艘地滞留在美国港口外,没人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上述高管补充道。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