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撼动全球供应链,集运托运人该如何应对?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2025年4月1日宣布重启其标志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路线,推出被称为“解放日(Liberation Day)”的关税政策。这轮新政涉及范围之广、税率之高、实施速度之快,令全球供应链为之震动。
面对这场全球贸易版图的剧烈重塑,全球运价数据平台Xeneta首席分析师Peter Sand撰文指出:“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亦是一个必须立即应对的战役。未来的供应链将需要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实时数据支撑以及合规策略创造力。”他并为托运人和供应链专业人士提出了七大关键行动方向,帮助企业在动荡中寻求确定性。
一、紧盯航线动向,用数据指导合同谈判
Sand指出,尽管美线现货市场短期内出现波动反弹,但整体趋势仍处于下行通道。根据Xeneta数据,截至2025年4月初,从远东发往美东、美西的现货运价自年初以来已分别下跌43%和50%。
Sand提醒,航运公司可能会利用恐慌情绪制造虚假行情,但托运人不应被噪音干扰,应以客观数据为依据制定合约策略。“务必将‘运费’和‘到岸成本’分开看待。此时压低运价空间仍然存在,关键在于冷静应对。”
二、保持谈判弹性,避免锁死不利条件
其次,Sand提到,面对剧变,企业最不应做的就是匆忙签下限制性合约。Sand建议,在谈判新一轮长期运输合同时,应确保合约中包含“市场波动触发重新谈判”的条款。
他指出:“今天签下的‘死合同’,可能在下月就变成负担。”此时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甚至比运价本身更重要。
三、利用数据建模,提前推演替代路径
特朗普上任初期的关税战曾推动制造业部分转出中国,迁往印度、越南等地。而如今,这些替代路径也难逃新一轮打击,企业必须重新审视供应链布局。
“哪怕不能立即做出调整,也必须先进行模型推演。”Sand建议采购与物流团队用数据模拟不同货源地对整体成本的影响,包括:运费、港口能力、班期稳定性、船公司布局等关键指标。“这不再只是采购议价的任务,而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四、灵活合规成为新常态,供应链需要“创意”
在新的关税格局之下,传统路径或已不可持续。Sand举例,巴西由于对美维持贸易顺差,仅面临10%的基本关税。因此,一种可行策略是:将货物从中国运至巴西,稍作加工后转运至美国。
虽然这类“原产地重构”操作在合规上需谨慎处理,但它体现出“创意合规”在当前贸易环境下的必要性。“要准备好走出传统主航线,探索边缘化的新路径。”
五、甄别船公司差异,避免“换线不换人”的陷阱
运价不仅因航线不同而异,同一船公司在不同航线上的竞争力也可能千差万别。
Xeneta数据显示,某船公司在远东—美东航线上的报价比市场均价低339美元,但在远东—南美东岸航线上却高出679美元。Sand提醒:“当你改变供应链路径时,也许原有合作伙伴不再是最优解。”
托运人必须根据不同航线的实时数据,动态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承运人。
六、考虑采用指数挂钩合约,减轻谈判压力
在当前的市场波动周期中,频繁重新议价可能会拖垮本就资源紧张的采购团队。Sand建议企业可在主要航线上引入“指数挂钩合约”,即将运价与市场指数联动,以预设上下限范围实现自动调整。
“这将释放出大量人力资源,使团队可以聚焦于建模替代路径与战略优化,而非陷入无休止的价格谈判。”
七、信息比价格更重要,信源选择至关关键
随着供应链向新区域、新港口转移,托运人也必须应对更多未知因素。例如,秘鲁钱凯港正逐渐成为进军南美西海岸的重要节点。
“托运人必须了解,不同港口背后的政治因素与运营情况,已不再是中性背景。”Sand强调:“找到值得信赖的信息源,将成为供应链决策的底层能力。”
韧性始终在,挑战终可破
从新冠疫情到红海危机,全球供应链一次次在压力下顽强生存。Sand表示:“2025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数据与透明度也达到了历史新高。”
他鼓励供应链从业者保持信心:“贸易会找到出路,它总会突破人为设置的障碍。我们拥有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数据时代,也是一个重新定义供应链的时代。”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