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进行焊接作业存在着一系列安全隐患,其中触电风险始终是不容忽视的重大威胁。不过,好消息是,只要采取适当的安全预防措施,触电伤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海上焊接中触电风险的成因
1. 在潮湿环境中作业
我们的皮肤通常能起到绝缘作用,保护我们免受电击。但当皮肤潮湿时,其电阻会降低,使得更多电流能够通过身体。在潮湿环境中,电弧焊机产生的 50V 及以上的直流电就足以致命。
2. 焊接设备损坏
另一个常见的导致触电伤害的原因是设备磨损或损坏,特别是绝缘体烧毁或缺失。当焊接机的使用超过其额定电流或工作周期时,会导致设备过热。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使用短导线或低电弧电压进行焊接时,使得实际焊接电流高于机器上显示的数值。长此以往,绝缘材料会逐渐老化,无法起到防触电的保护作用。
3. 劣质焊接机
即使设备没有磨损或损坏,劣质的焊接机也会增加触电风险。在购买焊接机时,一个关键的选择标准是其开路电压(OCV)是否符合《商船海员安全工作实践守则》(COSWP)规定的最大安全限值,即交流 25 伏或直流 70 伏。使用开路电压不符合规定或没有降压装置的焊接机会增加触电或电死的风险。
4. 不当的接地做法
接地是电气安全的关键,不正确的接地做法会危及焊工的安全。一个常见的错误是焊工将回线夹夹在船体上,利用船体作为回路。为防止电流泄漏,焊工应将回线夹尽可能靠近工件连接。同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借助焊接安全清单降低触电风险
记住焊接安全的每一个细节并非易事,而将安全放在首位的最简单方法是制定一份最佳实践清单。以下是推荐的预防措施概述:
焊接安全检查清单
Ensure all electrical supplies, including the earth-leakage circuit breaker (ELCB), are in good condition
确保所有电源,包括漏电断路器(ELCB),都处于良好状态。
Only purchase approved and compliant welding machines for maritime environment use, with a minimum Ingress Protection of IP 23S, a voltage reduction device (VRD), and only use DC welding power sources with an OCVmax of below 70 volts DC
只购买经批准且符合要求的用于海上环境的焊接机,其防护等级至少为 IP 23S,配备降压装置(VRD),并且只使用开路电压最大值低于 70 伏直流的直流焊接电源
Conduct checks on welding machines and accessories, and repair any damaged parts before use
对焊接机和配件进行检查,使用前修复任何损坏的部件。
Avoid working in a wet environment as even sweat can lower your body’s resistance to electrical shock
避免在潮湿环境中工作,因为即使是汗水也会降低身体对电击的抵抗力。
Wear dry and insulated protective clothing
穿着干燥且绝缘的防护服装。
Use rubber-soled shoes or stand on an insulated mat to protect yourself from the work piece and return cable
穿橡胶底鞋子或站在绝缘垫上,以保护自己免受工件和回线电缆的影响。
Use fully insulated electrode holders and welding cables, and avoid damaged, undersized, or poorly spliced cables
使用完全绝缘的电极夹和焊接电缆,避免使用损坏、尺寸过小或拼接不良的电缆。
Do not wrap cables that are carrying current around your body
不要将载流电缆缠绕在身上。
Avoid handling an energized electrode with your bare hands or touching return cables. After welding, ensure the stick electrode is removed from the electrode holder.
不要用裸手接触带电电极或触碰回线电缆。焊接后,确保从电极夹中取出焊条。
归根结底,焊接安全始于内部。虽然这份安全清单可以作为提醒,但船员应接受培训,时刻留意电击或触电风险,并知道如何处理危险情况。
拓展:热工作业
船舶热工作业,是指电焊、气焊(割)和其他明火作业,以及钻孔、打磨、电气工程、使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等易产生高温或火花足以点燃工作场所或邻近区域内的可燃气体、易燃物、易燃液体或易燃易爆蒸气的危险工作。
典型事故案例
1.2018年5月C轮爆炸事故
• 事故经过:C轮在进行明火作业时,No.1重油舱(左)发生爆炸。
• 事故原因:明火作业过程中,油舱内可燃气体被引燃。此外,操作人员不具备明火作业资质,作业准备过程违反程序,发电机在作业时违规启动,相关船员未有效管理。
2.2015年11月B轮爆炸事故
• 事故经过:干货船B轮在洗舱过程中,船首左侧空舱内发生闪爆,致使一名船员重伤不治死亡。
• 事故原因:洗舱过程中发现货舱右前部有裂缝,在没有其他人员的情况下,船员取出船上的电焊机,对裂缝擅自进行焊接。
3.2017年3月A轮爆炸事故
• 事故经过:A轮空载航行在中国北方某港口途中,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3人失踪,1人受轻伤,该轮货舱甲板及横、纵舱壁不同程度损毁。
• 事故原因:该起事故系船员实施电焊作业引起的爆炸。
港内作业
尤其是在港内进行热工作业一定要向主管机关报备,并接受监督。作业人员要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明。
可通过“海事通APP”填写港内安全作业备案中的相关内容,在作业前24h向所在地的海事管理机构备案。特殊情况应不晚于作业前2h报备。
天津散固为大家整理了15条热工作业的安全建议,希望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安全建议
01、风险评估:作业前,应进行彻底的风险评估
02、许可流程:应按要求实施许可流程,确保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执行船舶热工作业。
03、作业培训:作业前,应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
04、清理作业区域:确保作业区域清理干净,无可燃物
05、建立作业区域边界,防止未批准人进入
06、可燃气体检测:如在危险货物区域作业,应确认30米内所有液货舱,包括对角线货舱已清洁除气,或充惰/氮封保护,舱内无可燃物可不惰化。
07、消防设备的配置
08、热工设备检查:检查焊机、电源电缆、地线电缆有无明显破损龟裂,电缆连接头、电焊钳、接地钳等是否正常。此外,船舶应注意定期检查和维护热工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故障风险。
09、制定应急响应计划
10、个人防护设备(PPE)
11、建立清晰有效的沟通渠道
12、热工设备接地(如适用)
13、安全监控:指定人员巡视检查
14、通风
15、施工后的检查与监控,以发现和应对任何潜在的火灾。
船舶热工作业的“五必须”与“五决不”
五必须
1.必须确保移走热工作业区域和相邻区域内的所有易燃材料。
2.必须确保放置了有效的消防设备。
3.必须确保实施了可燃气体检测,如测氧、测爆。
4.必须完成硬件风险评估。
5.必须确保作业期间有专门人员监控作业区域与相邻区域。
五决不
1.决不在未经许可或未完成许可流程的情况下,开展热工作业。
2.决不超出风险评估或许可范围,开展热工作业。
3.决不在没有穿戴相应PPE的情况下,开展热工作业。
4.决不独自开展热工作业。
5.决不在没有完全了解作业区域环境与风险的情况下,开展热工作业。
信德海事安全综合报道
09-18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7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0 来源:信德海事网 苏婉
05-07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1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9-24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08 来源:蓝盾安检创新工作室
06-30 来源:航运安全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