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1日,是第十四个“中国航海日”。记得刚入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的时候,恰逢第一个“中国航海日”,那时候对航海完全没有认识。那阵子,公路院的朋友问我们有哪些海运企业都答不上来。经过这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与“中国航海日”一起成长,见证了“中国航海日”由不为人知到渐入佳境的过程。期间,贾大山副院长的海运强国战略从第二本书、第三本书出版,再到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标志着海运业成为国家战略,可以看到海运业正在被国家所认可。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中国海海日”论坛在上海举办,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参会并致辞,上海市市长应勇也到会致辞,这是从未有过的高规格,表明了国家对中国航海事业的支持,也表明“中国航海日”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上海为本次会议做了充分的准备,从政府、企业到志愿者,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都倾心尽力,中国港航业的高层人士全部到会,可以看到大家对“中国航海日”的重视。
有没有想过,上海市不遗余力、各界相关人士鼎力支持,要办好这个年度盛会,究竟是为了什么?这里提出几点认识。
1、海运业的新使命:通达全球
改革开放以来,欧美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市场范围的扩大以及产业的分工得以实现,构建了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海上交通网络。现阶段,中国的“一带一路”的陆上通道和海上通道,就是要构建中国与世界上的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交通网络,补上这块西方国家不愿意参与的短板。因此,海运业承担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设施连接的重任,这是具有先导性的基础设施。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是中国与世界连接的通道,这包括东线(跨太平洋至美洲大陆)、南线(穿东南亚至大洋洲)、西线(经东南亚横跨印度洋至南亚、西亚、非洲,穿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辐射欧洲,也可绕南非好望角横跨大西洋抵南美)、北线(北极航线至欧洲)。所有通道的出发点或者终点都是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愿景下,中国的海运企业应该拥有更广的视野和更宽的胸怀,将“通达全球”作为新时代水运业对外开放融合的总体愿景。这就需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找到大规模货物运输的需求,并通过节点建设和航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因此,需要建立非洲和南美洲之间的贸易通道,这在港口基础实施基本成型的情况下,就需要有实力、有担当的海运企业去开疆破图。在传统的贸易路线上,由于金融危机以来的货运需求乏力和船舶供给过快,海运企业经营十分困难。新的发展空间尽管面临风险,却可能获得更高的风险溢价收益。这样,交通强国建设的“保障有力、人民满意、世界领先”的总体要求下,交通强国水运篇应增加一条“通达全球”,就更能够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相契合。
2、中国航海日:凝聚共识的平台
水运为经济社会提供基础性服务,是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基础。没有水运在沿江沿海以及“一带一路”的连接,就没有其背后其他行业的利益,也没有中国产业“走出去”的利益。新时期货主与水运业之间的新规则需要建立,但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保持对水运业的倾斜,从而保证其能够具有“先行”的能力,进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愿。新时期海运业承担着“一带一路”倡议连接重任以及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责任,需要通过“中国航海日”系列活动来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并推动海运的制度变革,进而推动海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海运业这些年虽经历长足的进步,中国的港口规模和船队规模已经扩大了很多倍。在全球货运需求不振的情形下,海运业该向何处去值得深思。在犹豫彷徨的时候,通过“中国航海日”的平台,传达新时期海运业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定位和作用,表明海运业是现有发达国家崛起的原发力量,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是要放弃海运业或者任由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沉浮,而是要在国家力量的主导下,承担国家为其赋予的使命——通达全球。
本次“中国航海日”,请到了国内国际的业内专业人士,大家就低硫油规则的实施、中美贸易战、排放控制区、一带一路、市场供需关系、智能航运等发表见解和看法,有助于形成对行业未来的更深认识。国际海事组织的秘书长林基泽先生也参会并致辞,传达了国际海事组织对海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海运规则走向的判断。这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凝聚海运发展的共识。
3、中国航海日:弘扬航海文化的平台
中国本质上是大陆文明国家,航海文化在民众中的认知并不深,对蓝海往往不是向往而是恐惧。在中国家长的眼中,并不会鼓励孩子从事海上的职业,甚至有时候受“泰坦尼克”或者“东方之星”的影响,连海上旅游休闲活动也会犹豫担心。郭川在海上的坚持和努力为弘扬航海文化提供了十分好的案例,新时代的中国人也一定会将旅游和轻度冒险拓展到海上,而“中国海海日”则是向大众宣传推介航海文化的平台。在组委会分发的会议材料中,看到了孩子们用稚嫩的笔墨描绘船舶和大海,孩子们在充分体现航海文化的“中国海事博物馆”中参观游览。笔者小时候出生在甘肃,很多时候想吃到鱼都奢望,更别说看海以及从事与海运相关的职业了。年青一代的中国人,既能够乘坐邮轮体验海上生活,也能借助博物馆了解中国古代的航海文化以及现代中国港航业的卓越成就,还有机会通过“中国航海日”的系列活动,在其心中播种下为海运业服务工作的种子。“中国航海日”还专设“中国国际海员论坛”,而且为期一天,表明了对海员的重视,也将推动海运人才队伍的建设。当下海员问题十分突出,海员的职业获得感不充分,职业的荣誉感在陆海收入差异逐渐减少的背景下也越来越淡薄,国家有关海员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也迟迟无法落地,急需“中国航海日”这样的平台,不遗余力地传播航海文化,呼吁大众关心海员,呼吁某些监管机构“乱摸的手”停止对海员的盘剥。
海运业需要“中国航海日”,虽然来得有点迟,虽然其发布的公告还远远不及美国和日本的层次高,但我们总算跨出了这一步,而且越走越稳健。愿这个平台越办越好!
信德海事专栏作者:谢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06-05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5 来源:绝顶思维
02-2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0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3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3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25 来源: 绝顶思维
06-28 来源: 绝顶思维
09-16 来源:绝顶思维
08-15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