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CNN
美国再威胁:增加30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征收25%关税
信德海事网5月15日消息,美东时间5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USTR)办公室发布公告,将就约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征求意见并举行公开听证会,USTR还在附件中公布了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在内的一份涵盖3805种产品征税清单,但不包括中国生产的医药和特定医疗产品的原料和稀土材料等。
据悉USTR将于6月17日就这份清单举行公开听证会,并停止提交书面意见,USTR要求6月10日之前提交公开听证会证据与材料,6月24日截止收集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明显短于以往对中国商品开征关税的征求意见期限。并商讨最终加征关税清单和具体实施日期。如果上述清单落地,中国出口至美国的绝大多数商品将会被加征关税。
针对美方近日多次威胁将对价值约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昨天又称将于6月17日就此举行听证会。在14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耿爽表示,对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
中方对磋商展现最大诚意,而美方一味漫天要价,中方明确拒绝,坚决反对。
美国零售联合会:对美国经济而言,特朗普征收关税的行为是对美国经济一场太大的赌博
美国零售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初宣布的针对中国商品的最新一轮关税上调对美国经济来说可能是一场太大的赌博。
此外,如上文所述,近日特朗普政府还公布了一份对价值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清单,这些商品将被加征25%的关税。
NRF口头上言不由衷的表达了对美政府努力的支持后说到,“最近的关税升级对美国经济来说是一场太大的赌博。”
NRF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tthew Shay说:“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美国公司征收关税——要知道这些产品支持美国制造业,并也能为消费者提供负担得起的产品——将损害美国的就业,增加消费者的成本。”
Shay补充到,“我们应该采取其他更有效的对待中国的方式。我们敦促美国和中国让这些关键的谈判回到正轨。不然双方都将在全面的贸易战受伤,从而影响到全球经济。”
NRF表示,一项委托Tariffs Hurt the Heartland调研 Trade Partnership 准备的一项研究表名,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剩余25%的关税,再加上报复的影响,会危及美国200万多个就业岗位,使一个美国四口之家平均每年成本增加2300美元,并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带来每年1%的负面的影响。
图片来源: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豆农苦不堪矣,坚决反对贸易战
不仅如此,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也官方发文表示,中美贸易争端的升级,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而对美国大豆种植者这一群体而言,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可谓是“不可承受之重”。
近日,美国全国及大豆主产州的大豆产业组织持续发声,反对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
5月13日,美国第一大大豆主产州依利诺伊州的大豆种植者协会(Illinois Soybean Growers)发布声明,协会会长Lynn Rohrscheib用“不雨则已,一雨倾盆(when it rains, it pours)”来形容依州豆农们的处境。她说,“华盛顿方面的一再误判,使农民的生计面临着威胁。去年夏天,关税令依州的豆农们一夜之间失掉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场;而中美贸易谈判进程的不确定性,如今又让豆农们在种植季到来之际感到痛苦和不安。”
美国大豆协会会长、肯塔基州豆农史达威(Davie Stephens)说,豆农们受够了关税带来的损失,“在各个农业区,低落沮丧的情绪与日俱增。我们的耐心逐渐消磨,我们的资产日益减缩,而关税所带来的压力却在不断累积。”在5月7日,美国大豆协会曾发文敦促美国行政当局取消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计划,并迅速与中国达成协议。史达威称,受贸易战影响的大豆农民们已“走投无路”。
美农民对贸易战失去耐心
根据“今日美国”网站13日的报道,自从中国去年对美国大豆出口征收25%的关税以来,美国大豆价格从每蒲式耳10多美元跌至8美元左右,这使得身为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的艾奥瓦州大豆种植者约翰·海斯道夫已经损失了约1万美元,他表示已经被迫削减了对新设备的投资。周一中国宣布反制的消息公布后,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又下跌7美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3日称,美国农民已经对特朗普的贸易战失去耐心,虽然大豆没有受到中国最新一轮关税的直接影响,但相关油脂和提取物等产品将受到冲击。海斯道夫还担心,如果中国不取消最新的关税,破产的大豆种植者数量将大幅增加,“人们将命悬一线,”他这样向记者描述事态的严重程度。美国弗吉尼亚州豆农伯伊德则对CNN记者直言,“当初是美国农民的选票帮助特朗普登上总统宝座,如今在农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掉头离去”。
网络图片
天然气行业前景黯淡
美国的天然气行业也是受中国加征关税影响较为明显的行业。美媒注意到,中国政府13日上调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的行动中,进口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关税也包含在内。路透社13日报道称,此举可能导致美国向全球增长最快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中国的出口进一步减少。
路透社报道特别提到,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两艘液化天然气船从美国驶往中国,而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还未爆发的2018年前四个月,这一数字为14艘。报道称,中国曾是美国液化天然气的第三大购买国,但今年截至目前,中国甚至没有进入前15名。
美国石油学会主任斯蒂芬·康斯托克表示,(来自中国的)报复性关税“抑制了美国日益增长的液化天然气投资前景,伤害了美国工人,并使美国的外国竞争对手受益。”
路透社称,到目前为止,美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商切尼尔尚未对贸易战表达主要担忧。该公司上周表示,贸易战“毫无成效,只不过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一些额外成本”,尚未对销售造成实质影响。但这种自信在市场面前显得脆弱且无力。本周一,该公司股价下跌3.9%,至65.24美元。
化工业可能失去主要市场
除了有可能遭到“二次打击”的美国农业,美国化工行业同样面临严重损失。“今日美国”网站报道称,中国是美国化工品制造商的第三大出口市场,2016年和2017年,美国对中国的化工产品出口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去年仅增长2.7%。
文章称,许多化工企业将中国视为主要市场,美国此前也有斥资约2000亿美元新建化工厂的计划。但报道援引美国化学理事会国际贸易负责人爱德华·布莱瓦的话称,最新的关税将令一些公司迁往其他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商可能会转向国内供应商或其他亚洲国家采购化学产品。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因关税战导致的美国经济损失已达78亿美元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表的研究论文指出,2018年美国对其贸易伙伴加征的关税以及对方国家对美国征收的报复性关税,已使美国经济损失78亿美元。关税造成美国消费者和生产商每年需承担688亿美元的成本。美国商务咨询机构“全球贸易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显示,对价值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以及对进口钢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每年减少93.4万个就业岗位。英国《金融时报》日前的报道指出,美国一意孤行要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更高关税、而不是达成协议以结束美中贸易战,令美国商界倍感失望。
特朗普政府目的不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告诉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听证会反对的比重超高,但都未能阻止特朗普推进对华关税措施。“即便企业百分之百地反对,预计特朗普和他的执政团队还是会继续打下去,美国国内的舆论、美国企业的态度并不足以影响特朗普的抉择,后者考虑的并非企业与国民的得失,其更关心的是打压中国。”
世界三大船东组织强烈反对由美国挑起的贸易战
世界最大的三大船东组织国际航运协会(ICS)、欧洲共同体船东协会(ECSA)和亚洲船东协会(ASA)近日发布联合声明对由美国挑起并不断升级的贸易争端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并呼吁贸易应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指导,而不是以国家利益和保护主义措施为导向。
据新闻稿称,三大组织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两份文件,表明航运业仍“完全致力于维护和促进世界各地的自由贸易政策和原则”。
三大组织在提交给世界贸易组织的文件中强调,自2017年以来,限制进口的贸易措施增加了7倍,2017年至2018年,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个国家和地区总共实施了137项保护主义措施。这意味着全球贸易将增加5883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在美国决定对某些来自中国的商品提高进口关税后,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贸易限制措施的扩散导致不确定性,损害全球贸易的效率和各国的可持续发展。
ICS副秘书长西蒙·贝内特Simon Bennett 在日内瓦向WTO表示,全球经济增长依赖于WTO。他说:“全球海洋贸易现在每年超过100亿吨货物,但是航运业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系。”
“然而,最近WTO这个成功模式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某些国家政府的无理批评和威胁,削弱了世贸组织作为国际贸易监管机构的作用。”
三大船东组织还提出了如下建议:
整体上,避免采取任何贸易限制措施,因为这些措施不仅会对实施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互联互通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反对可能提出的关于能源产品、原材料、食品以及制成品和产品的海上运输、国际航行的国家或区域货物保留措施(包括其他国家提出的措施)。
适当考虑取消已经生效的任何海上运输货物保留措施和其他类似的贸易限制措施,以提高其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并使当地进出口商能够获得有效的海上运输服务。
充分承诺并支持上述原则,这些原则对保障各国经济繁荣所需的贸易和投资至关重要。
中国社科院:美国零售商、消费者承担9成新增税负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首先厘清,一直以来美方加征的关税并非由中国出口商缴纳,而应由美国进口商或进口代理商缴纳。
短期内,中国出口商较为被动,由于产品已经生产,可能根据相对市场地位及产品需要或供给弹性承担一定比例关税。“所谓短期一般指三到六个月”。
“长期来看,美国政府关税加征一段时间之后一直持续下去,美国的进口商必须要购买这个产品,因为美国的市场需求永远在那里。那么,美国进口商进口产品以后,关税就不得不向消费者以及零售商来传递。”高凌云说。
事实证明了这个结论。高凌云团队发现,去年7月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后,中方确实承受了一定损失,至今年2月左右触底反弹,3月后贸易条件改善迹象明显。那么美国至今累计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有多少传递到中国出口商、又有多少传递到美国零售商和消费者头上呢?
据监测,2018年8月,美国最初对34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中国承担了其4%的税负。此后对160亿美元加征关税,即对合计500亿美元商品征税时,中国承担了7%的税负。
进入2019年,美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后,中国承担的税负约在9%至10%之间,即占1成比例。也就是说,美国本国的零售商、生产企业、消费者承担了整个税负的90%。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美商品依赖程度远低于美国对华商品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1.1万亿元,下降11.2%。其中对美出口同比下降4.8%,自美进口下降达26.8%。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同比下降70%,液化丙烷、汽车等进口降幅均较为明显。
那么,美国将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关税提高至25%,对谁的影响更大呢?
据监测,截至2019年一季度,双边经贸摩擦对美国影响更大。“2000亿美元涵盖的商品是非常广的”,梁明说,“一共是6081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大量商品是美国需要从中国进口的,比如美国需要从中国进口超过50%的有1150项,占比40%多”。也就是说,美国一旦加征,增加的部分最终还是由美国消费者来承担。
记者发现,同美国相比,2000亿美元商品中,中国对美出口占比超过50%的仅124项,也就是说,中国对美商品的依赖程度远低于美国对华商品。越往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商品对自身影响越大,对国内价格的传导也将越发明显。
“剩余未征税的商品都是前期美国经过筛选的,如果对其加征关税,对美国影响非常大。如手机、电脑、玩具,都是美国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的商品,一旦加征关税,不但会影响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如苹果手机、戴尔电脑,还会进一步影响下游消费者。这种加征关税,是一种不计后果的表现。”梁明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中国欢迎外国企业加大对华投资,中方也将继续努力,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营商环境。中方将进一步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相信这必将为世界各国企业在华投资营商提供新的机遇,也必将为维护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世界贸易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部分资料来源:中国贸促,环球网,信德海事网,央视财经、CNN、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美国零售联合会、中国之声、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内容和图片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