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长江,既是“黄金水道”,也是“风险考场”!5月份长江干线处于水位交替期,航道通航环境变化较大,同期正值春夏之交,阵性大风、短时强降水、雷暴等强对流天气易发多发,雨雾、蒸发雾等低能见度气况时有发生,加之船舶运输作业频繁,船舶流量增加,整体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安全存在诸多不利影响,各类事故风险较高。
小编梳理了近年来5月份典型事故案例,希望船员朋友们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碰撞事故
2022年5月21日0442时许,“H”轮在长江某水域上行时遭遇浓雾,在由北向南横越寻找锚泊水域的过程中,与下行的“W”轮发生碰撞,造成“H”轮沉没、“W”轮受损。经查,“H”轮在遭遇浓雾的情况下未及时发布航行动态、盲目横越并占用下行航路,加之双方均未保持正规瞭望,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018年5月11日2036时许,“T”轮在长江某水域下行时与“Z”轮发生碰撞,造成“Z”轮沉没、3人死亡,“T”轮受损。经查,“T”轮在追越他船过程中,疏忽了望、未有效履行追越船义务、避让措施不当,加之“Z”轮疏忽了望、未有效协助避让,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触碰事故
2021年5月23日2135时许,重载“S”轮在长江某水域下行时触碰浮筒。事故造成“S”轮及所载货物沉没,船上2人落水后均被救起。
2022年5月11日18时39分,“X”船在航经长江某水域时舵机失灵,后采取紧急抛锚措施,但由于水流湍急,船舶漂移至下游大桥,船尾触撞到桥墩。
主机失控
2022年5月16日1316时许,“N”轮在长江某水域上行过程中主机失去动力,导致船舶失控,经处置脱险。经查,该轮未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导致主机故障。
自沉事故
2020年5月30日0247时许,“Y”轮在航行中受大风浪影响,在长江某水域发生沉没,在船4人全部落水失踪。经查,该轮在气象台已发出9级阵风预警的情况下,未提前采取封闭货舱等应对大风浪的防范措施,加之遭遇大风浪操作不当,导致船舶持续进水并最终沉没。
2022年5月24日1000时许,“M”轮上行至长江某水域时进水自沉,在船2人自救上岸。经查,该轮建造工艺较久、船底存在多处补丁,货物多积载于货舱中部,加之受水流冲击影响,导致船体结构中垂变形并最终断裂。
2021年5月5日0330时,抓斗式挖泥船“F”轮在长江某水域锚泊期间进水自沉,1人死亡。经查,该轮左舷甲板下135cm处有一长约20cm、最大宽度约10cm的破洞,加之船员未落实值班制度、维护保养不到位,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集装箱落水
2020年5月7日2212时许,“M”轮在长江某水域锚泊期间,船上16只40英尺空载集装箱掉落江中,另有部分集装箱不同程度受损变形。经查,该轮未按规定对集装箱进行绑扎系固,在锚泊过程中遭遇较长时间6-7级东南风影响横摇剧烈,导致集装箱落水。
·海事提醒·
1、防范恶劣天气。及时收集气象预警信息,警惕恶劣天气对船舶安全带来的影响,提前采取封舱、停航等防范措施,提早选择安全水域等待。如航行过程中突遇浓雾等恶劣天气,应结合自身船况,合理选择锚泊、抗风等应急措施,同时主动通报船舶动态,以便引起他船注意。
2、谨慎航行操作。要充分利用助航设备加强周围动态观察、核定自身船位与航向,提前判断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密切关注水位变化,了解相关航路规定,熟悉拟经航段水势流态、桥梁净高等环境特点,正确选择航路。强化了望与联系,落实追越、掉头期间的避让要求,防止盲目航行产生危险。
3、强化值班值守。认真履行船舶航行、停泊、作业期间的值班制度,强化船舶动态观察,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船舶持续进水、船位偏移等异常情况,防止无人值班产生危险。
4、规范开展作业。加强航道水文信息收集,合理安排货物装载,留足富余水深,严防超吃水航行引发事故。强化船舶载货核定、均匀受载,避免集中一处装载引发船体形变。落实封闭处所作业操作规程,禁止私自从事危化品船洗舱作业。
5、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结合通航环境特点,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加强船舶舱室水密、机舱油(电)路、消防救生、系泊系缆等关键部位和设备检查,防止船舶自沉、火灾、断缆走锚等事故险情。
安全航行无侥幸,警钟长鸣保平安!5月的长江航行,是用教训换经验的战场,更是用责任守平安的征程。转发提醒船员兄弟,
09-18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0 来源:信德海事网 苏婉
01-2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7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1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9-24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08 来源:蓝盾安检创新工作室
06-30 来源:航运安全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