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11月4日23点59分开始,全面恢复对伊朗的制裁。这是美国今年5月宣布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后,重启的第二批制裁,号称将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随后国际油价一路走跌,面对全球原油供应市场复杂多变的局势,中东的石油大亨都在干啥?
入不敷出卡塔尔
穷的只剩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卡塔尔,已经探明石油储量为28亿吨,天然气储量25.78万亿立方米,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3位。其中位于卡塔尔的南帕斯油气田是卡特尔对外输出的主要靠山。但这是一个横在卡塔尔和伊朗之间的油气田,并且大部分在卡塔尔这边。看到了吧?在禁油令淫威之下,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天赐良机,卡塔尔完全可以甩开膀子大肆卖油捞钱!
呵呵……如果你这么想了,那你就输了!因为卡塔尔他不敢!对!你没有听错,他不敢!卡塔尔是波斯湾内的小国家,三面环海、背靠沙特。油气输出走陆路,卖给比他资源更丰富的沙特简直是做梦!而波斯湾一圈都是个顶个的石油大亨,卖给邻居也甭想!因此除了霍尔木兹海峡出口,他别无选择!而一向脾气很倔的伊朗曾放出狠话:“若伊朗的石油不能出口,或将直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什么是不能出口?我的理解是没有活路了!为啥没有活路了?是因为没人买他的油了!没钱花了!所以说卡塔尔不敢轻举妄动,看伊朗的脸色也是情有可原。2017年的卡塔尔事件,我们没有看到伊朗对卡塔尔落井下石,如今更是明确表示愿意帮助卡塔尔接待2022世界杯,这都是基友才能具备的情谊。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魔力能让卡塔尔的出口大于产能呢?
养虎为患沙特
君住湾东头,我住湾西头,日日“念”君不见君,隔海吼一吼!波斯湾内的两大冤家伊朗和沙特,明里暗里杠了几十年。如今美国最严制裁令下的伊朗,日子自然没有以前好过,而作为死对头的沙特,那将必然是心里乐开了花、甩开膀子发大财。一边在积极响应美国要求加大石油产量同时,作为欧佩克的主要国家,一边自告奋勇要担负起了稳定原油市场供给的责任。
在卖油这件事上沙特做了长期的布局,先是在波斯湾内的港口“拉斯坦努拉”设有6个海上系泊浮筒,还造了一个可以同时靠泊6条大油轮的海上原油输出终端。而在另一端的红海港口“延布”通过海运将原油运输到埃及的索克纳港,沙特出口的原油在这里通过管道抵达地中海的“西迪基里尔”,大大提高了出口效率。
人生难得一知己,看到沙特如此支持自己国家政策的美国企业,从4月开始大幅增加了沙特的石油进口量。而目前一路走低的国际油价和美国大幅增加国内页岩油的产量,不得不让人怀疑特朗普的狼子野心啊!但目前看来沙特钱赚的老爽勒,似乎还未嗅到这一危急正在逼近……
砸锅卖铁伊拉克
从古巴比伦文明走来的伊拉是一名爱打架的二杆子,打伊朗、揍科威特,当然也免不了被老美揍!战争使得伊拉克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石油经济倍受摧残、人民生活水生火热。在“禁油令”之下身居波斯湾的最里端,出海口仅有“巴士拉”一处,且海岸线不足70海里的伊拉克也正铆足了劲追赶这一波福利,举国上下全力以赴搞产量、搞出口。北部油区通过油管在黎巴嫩、叙利亚与土耳其等地中海港口输出原油;南部油田则通过油管至沙特阿拉伯的红海岸延布油港输出原油;出海口巴士拉在之前只有一个四泊位海上终端基础上,加急新建四个泊位,旨在大幅提高输出能力。
扶摇直上科威特
从血缘上来讲算是伊拉远方的亲戚,占据了世界10%的石油资源高富帅科威特,很好打理了祖上的家业,把石油化工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同时社会交际也混的相当不错,除了与几大经济体保持友好的关系外,还攀上了美国作保护伞。而“禁油令”下,一向混的开的科威特想不赚钱都不行,必然要混个风生水起、赚得个盆满钵满。
狡兔三窟阿联酋
阿联酋除了漂亮的空姐、可口的机上餐食外,在中东地区应该也是开放程度最大的国家。可能是开放过了度,占着波斯湾咽喉地区的阿联酋目前的原油输出港口还是集中在波斯湾内。可能最近“禁油令”影响太大,惊醒了这位土财主,突然意识到霍尔木兹海峡被封堵的风险,所以原油出口正往阿曼湾的“富查伊拉”港加速转移。
通过HiFleet的提供的数据来看,阿联酋原油产量的91%用于出口。阿联酋本年度前10个月共计出口原油约1.1亿吨,进入亚洲市场的原油共计1亿吨,占阿联酋出口量的91.4%。
不徐不疾阿曼
阿曼,一个背靠沙特,面朝大印度洋,东入阿曼湾,且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一个经济起步较晚的国家,按理说“禁油令”将是他不可做多得的商业机会,他根本不用担心时局恶化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即使伊朗拿土把波斯湾都填起来,他的出口依然不受扼制!依然可以躺着赚钱。但是、但是这哥们俨然一副佛系公子哥的表现,不紧不慢,稳打稳收,每月守着死工资过日子……
阿曼出口到中国的原油数量相对比较稳定始终,稳定在其总量的68%左右。
绝处逢生伊朗
伊朗原油产量主要来源于其西南部的陆上油田,出口则依赖波斯湾。由于邻近霍尔木兹海峡,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伊朗的政局扰动和军事动向往往能对国际原油贸易造成威胁。作为中东与沙特对抗的什叶派大国,在原油地缘博弈上伊朗也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从今年4月制裁开始伊朗原油出口量峰值逐渐下降,到9月份已经减少至600万吨。
天无绝人之路,更何况经常被制裁的伊朗,在应对原油出口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战斗经验。首先在油船上做手脚,私自关闭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使得其在波斯湾的动态销声匿迹,掩护其油港的安全。例如:作为伊朗最大的原油输出终端 Kharg Island,在制裁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空空如也,连路过的渔船都没有,实属不正常。
(船队在线HiFleet提供)
再如:作为伊朗国家油轮公司(NITC)旗下的一条VLCC进入霍尔木兹海峡就关闭其AIS设备,装好原油跑出波斯湾才再次开启AIS设备。
(船队在线HiFleet提供)
其次,大家可能还记得2014年的那次制裁,伊朗先将石油过到大连再转手卖给韩国和印度,顺利度过危机。而就在上个月,历史的一幕仿佛再次上演!我们看到伊朗多艘油轮在大连港停留。而本月刚过一半,已经有4艘NITC的大油轮抵达大连港,在锚地等待指令。
经济制裁一向是美国用以欺辱他国的武器,从古巴到朝鲜再到委内瑞拉,无一不是饱尝经济制裁的苦头,而针对伊朗的能源业“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制裁!号称要将让伊朗原油出口降为“0”的狂言怕是要打特总统的脸盘子了。为此,在本月5日美国公布了对伊朗制裁豁免名单,允许八个经济体进口伊朗石油。
在豁免名单中,最意料之中、最另人啼笑皆非的竟然是被美国当成为头号对手的中国。很显然,美国挑起的贸易战、禁油令,未曾改变中国开放、包容的贸易政策;中国对这种不合理不合法的制裁向来是用实际行动来抵制,制裁与否都不能妨碍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决心。而特朗普政府大言不惭的豁免,无疑是借坡下驴、顺势打滚的举动。
中国市场原油的消费总量全球排名第二。主要有三大来源:中东,西非和俄罗斯。俄罗斯出口原油给中国主要依靠管道,就算提高出口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西非距离中国相比中东更加遥远。中国-安哥拉往返所需平均约90天,而中国-伊拉克往返最多才需60天,所以海湾地区的原油出口对中国更具有优势。
数据来源于船队在线HiFleet航运大数据平台——船队HiFleet全球拥有3000多座岸基AIS基站、58颗AIS卫星,每天采集1.5亿条实时船位数据,并建有服务于海运贸易的原油船舶档案数据库,通过AIS 卫星和沿岸基站实时采集船位数据,再由专业的航运技术团队进行数据处理,做到了原油商品的发货、到港、预到港等物流信息每日更新。
信德海事网新闻订阅免费为您提供优质新闻资讯!点击此处订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