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不住!运价“七连跌”,美东大跌领跌全球,市场等待拐点
2025年7月下旬,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再次迎来市场逆流考验。随着多国对等关税政策逐步落地,货主补货告一段落,货量回落明显,三大运价指数SCFI、CCFI、NCFI同步下滑,市场进入调整周期。
三大权威指数全面下挫
根据上海航交所7月25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指数下跌54.31点至1592.59点,环比下降3.3%,为连续第七周下跌。其中,美东航线成为领跌主力,单周跌幅高达6.48%,地中海航线下跌4.35%,美西跌3.5%,仅欧洲航线微涨0.53%,基本维持持平状态。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也同步下滑,跌幅为3.2点至1261.35点。欧美四大主要航线全面小跌,美西、美东航线分别下跌0.68%、0.67%,地中海、欧洲线则分别微跌0.05%和0.15%。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NCFI)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1148.0点,周跌幅5.8%。在所追踪的21条航线中,17条航线运价指数下跌,仅4条上涨,反映出市场整体运输需求疲软。
尽管Drewry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因其公布时间滞后于市场反应,但本周(截至7月24日)数据仍显示全球航线即期运价持续下跌,WCI指数报收于2517美元/FEU,周跌3.3%,为连续第六周下滑。
其中,上海至纽约航线运价下跌7%,上海至洛杉矶下跌5%。Drewry指出,前期因美国对华关税豁免带来的出货高峰已经结束,当前市场处于运价高位后的自然修正期,后市预计仍将延续下跌趋势。
美线领跌
NCFI显示,美东航线运价指数为1224.0点,环比大跌13.3%,成为当前全球运价下滑幅度最大的主航线之一;美西航线亦跌至1181.9点,环比下滑0.4%,运价接近多家船公司成本线。市场人士表示,前期因关税暂缓而激增的出货需求告一段落,近期美线出货量下降1至2成,船东通过缩减航次来应对供需失衡。
为应对市场低迷,船公司已大幅削减跨太平洋航线运力。据业内估算,7月下旬起取消航次涉及约17.5万TEU运力,占美西航线部署总运力的11%,高于6月的9%。被取消的服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港口和东南亚转运港。
各区域运价全线承压
根据NCFI细分数据,各地区也普遍呈现不同程度下滑:
●中东航线运价指数跌至762.7点,周跌幅达20.1%;
●印巴航线表现最为惨烈,指数跌至1558.8点,周跌23.5%;
●西亚港口如迪拜、达曼运价分别下跌21.8%、17.1%;
●南亚港口如那瓦西瓦、皮帕瓦沃跌幅分别为23.9%和22.8%;
●东盟港口方面,新加坡、巴生、胡志明、林查班跌幅均在**4%-10%**之间;
●东北亚地区的新西伯利亚航线更是暴跌29.5%。
等待关税尘埃落定
面对当前局势,多家货代表示,航运市场正处于“关税风暴前的宁静”。美国进口商前期集中出货后,当前多选择观望,等待最终关税政策明确及汇率走势再作打算。特朗普近期暗示对华关税起跳点可能提升至15%,市场普遍预期短期内难以刺激新一轮补货。
不过,部分业内人士对8月中下旬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届时主要出口国的关税措施将基本明确,市场或迎来短暂反弹,届时运价有望阶段性回稳或上行。但考虑到运力过剩、需求放缓、汇率波动等不确定因素,整体航运市场仍面临较大挑战。
目前,全球航运市场正处于政策博弈与实际需求错位的夹缝期。虽然船公司通过削减航次努力控盘运价,但面对货量减少和需求疲软的现实,仍需更强有力的需求驱动和政策稳定性支撑,才能带动运价真正企稳回升。8月中旬或成为关键节点,市场正在等待一轮新的出货动能。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