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重振美国造船业”的宏大战略下,日本、韩国和意大利的造船巨头正试图抓住一个被重新定义的机遇窗口——帮助美国重塑其造船工业,并在过程中分得一杯羹。
尽管特朗普政府核心目标是在美国本土建船、修船,但事实是,来自韩国、意大利、日本等盟友国家的船厂,正以“外资投资”“联合建造”“技术协作”等方式,逐步嵌入美国造船复兴的版图中。
美国白宫设立专职机构推动造船复兴
特朗普上任后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下设立“海事与工业能力办公室(Office of Maritime and Industrial Capacity)”,并由高级主任Ian Bennitt领导,被外界称为“白宫造船办公室”。
Bennitt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美国优先’的议程。我们本土有产能,美国的船厂具备新造和修理的能力。”
然而,他也坦言,美国政府已收到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强烈投资意愿,包括共享最佳实践、直接外资投资、乃至关键船型的联合建造。
韩国造船业的快速切入
韩国造船巨头Hanwha Ocean早在2024年就收购了费城的Philly Shipyard(此前由挪威Aker集团控制),此后更获得美国海军的维修改装订单。
尽管韩方坦承“当前并不十分盈利”,但其全球海军船舶事业负责人Steve SK Jeong指出:“学习与美国海军合作的流程,比盈利本身更有战略价值——这为我们争取未来的新造订单做好了准备。”
今年5月,美国海军部长John Phelan访问了韩国两大船企HD现代重工和Hanwha Ocean,显示美韩间围绕海军舰艇建造的沟通已进入深水区。
意大利Fincantieri已成“现成盟友”
另一名主角是意大利国有船厂集团Fincantieri。其首席执行官Pierroberto Folgiero在电话会议中表示,美国将成为其三大战略支点之一:
1.推动防务业务增长,缓解位于威斯康星州的Marinette Marine船厂瓶颈,已投入超过3亿美元;
2.扩充Bay Shipbuilding船厂产能,计划将其定位为“战略舰艇建造中心”,重点关注破冰船等;
3.扩展位于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的船舶维修业务。
Fincantieri称,意大利将在“美国造船业的复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日本:在关税谈判中“打出造船牌”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东京方面已向美国提出,将造船合作作为日美关税谈判的一部分议题,提供技术援助、参与联合生产,以期在美中贸易冲突中获得一席之地。
更早前,特朗普在2024年11月赢得大选后不久,就与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展开通话,讨论造船业合作。此后相关合作议题多次出现在韩美高层互动中。
RAND报告:美需联合日韩“造船同盟”
美国智库RAND公司韩国政策主席Miyeon Oh和政策研究员Michael Cecire在近期一份报告中呼吁,美国应与日韩两国建立**“造船联盟”**,推动“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和“国内重建(onshoring)”并举。
两人认为:“美国无法独自与中国在造船业竞争,必须依靠具备工业能力和战略意愿的盟友国家。”
他们还主张:通过对《琼斯法案》的“定向改革”,允许日韩企业参与战略舰艇的联合生产,同时确保美国拥有控制权与运营权,以平衡国家安全与产业重建之间的矛盾。
挑战依旧:生态体系不足、成本高企、法规掣肘
尽管日韩意愿强烈,但挑战同样严峻。分析指出:
●美国海军的“成本加成”合同机制,常导致建造延期与成本失控;
●美国本土零部件供应体系缺乏成熟配套,推高成本;
●外国企业团队赴美协作仍面临签证、许可等制度障碍。
不过,专家普遍认为,日韩意在长远,通过战略投资“先吃亏、再争标”,而美国则在用“造船振兴”绑定安全联盟。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