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前国际集装箱海运运力单边增长,而国际贸易又处于疲软的基本面,供大于求的局面极有可能再度出现,中长期看国际集装箱海运运价回归下降是必然趋势
●持续上涨的国际集装箱海运价格呈现降温迹象
●国际集装箱海运价格短期缺乏持续下跌的空间、中长期不具备高位运行的基础
●建议
持续上涨的国际集装箱海运价格呈现降温迹象
(一)集装箱海运运价总体出现高位回落
2021年11月12日,全球国际集装箱海运综合运价指数(FBX)为9411美元/FEU,环比9月份历史高位下降15.3%。其中,中国/东南亚至北美东海岸、北美西海岸航线运价与9月历史高位相比,分别下降9.1%、15.1%。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报收于4006.76点,持续26周环比上涨之后连续6周下跌,比历史高位下降4.7%,21条航线中有9条航线运价指数上涨,12条航线运价指数下跌。
(二)多种因素叠加缓解运价上涨压力
出口货运需求有所减缓。近期,我国出口比重较大的沿海省份相继出台限电政策,出口企业实际产能受限电影响有所下降,供货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此外,外贸企业大多习惯在国庆假期前安排发货,出口货物运输需求提前释放,间接降低了国庆期间以及节后的出口货运压力。
集装箱海运运力持续投入。2021年1-8月,三大海运联盟在亚洲-美西、美东、北欧和地中海航线投入运力分别同比增长22.2%、13.7%、13.2%和8.3%。其中,2M联盟在亚洲-美西、美东航线上运力投入分别同比增长23.2%和12.8%,OCEAN联盟在两条航线上的运力投入也同比增长7.2%和10.9%。
运价机制调整带来的自然反应。2021年9月中旬,出于维护长期客户合作关系、压缩中间商利润空间及有效规避后期高位大幅回落风险等考虑,达飞海运、马士基、赫伯罗特等公司在内的多家航运公司宣布冻结运价。同时,在货运需求持续波动的情况下,航运公司为了保持高订舱率,也会实施部分降价引量措施。此外,集装箱运价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近期二级市场货代炒作降温,对海运价格回落也有部分影响。
⬆ 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
国际集装箱海运价格短期缺乏持续下跌的空间、中长期不具备高位运行的基础
(一)国际集装箱海运价格近期仍将维持高位窄幅波动
当前,FBX指数同比增幅仍高达343.8%,NCFI指数同比也高涨246.9%,我国至欧洲、地中海等主要航线运价仍维持较高水平。鉴于国际海运供需时空错配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效缓解,国际集装箱海运价格持续下跌缺乏足够空间,高位波动仍是近期主要趋势。
供需紧张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有效缓解。近期中美贸易改善出现积极信号,航运市场对中美贸易规模稳定增长的预期有所强化。而印度、东南亚等国家疫情影响仍然比较严重,全球生活及抗疫物资需求订单仍将持续流向我国。此外,由于对未来疫情及航运紧张局面的持续担忧,2022年欧美国家采购需求可能提前释放,订单需求持续向前叠加,2022年上半年有望保持较高的出口需求规模。与此同时,疫情对欧美国家港口、陆运等运输环节影响难以快速消除,运输效率提升难以快速实现。
航运业发展新趋势对高运价形成一定支撑作用。一是联盟化运营不断深入,对市场管控能力持续增强。三大班轮公司联盟(2M+HMM,OCEAN,THE),占据全球八成以上的运力(其中欧洲航线达到100%)且有进一步集聚的趋势。二是市场竞争更趋理性化,班轮公司已逐步摆脱压低运价、抢占市场份额的经营策略。三是国际供应链体系逐步重塑,贸易碎片化使货主更愿意为可靠、稳定的运输服务支付溢价。
(二)中长期看国际集装箱海运价格高位运行的基础并不牢固
国际航运市场周期性的波动规律没有改变,“波谷”时间长于“波峰”的规律长期存在,尤其是当前国际集装箱海运运力单边增长,而国际贸易又处于疲软的基本面,供大于求的局面极有可能再度出现,中长期看国际集装箱海运运价回归下降是必然趋势。
2023年上半年供需失衡问题有望缓解。一是从供给看,海运价格不断攀升促使各大班轮公司增加船舶订单,预计2023年后陆续交付,加之集装箱供给不断增长,实际运力有望在2023年得到有效增长。二是从需求看,货币超发叠加纾困政策形成的欧美国家超高消费需求逐渐趋缓,印度及东南亚国家制造业能力逐步恢复,流向我国的全球生活及抗疫物资需求订单终将逐步减少。预计到2023年初,供需失衡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国际集装箱海运运价有望进入下降通道。
长期看,国际海运市场总体“降温”且区域分化加剧。后疫情时期,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和贸易总体进入温和增长阶段,我国外贸运输需求大概率进入中低速增长期。加之国际海运运力的大幅释放,国际海运市场特别是远洋运输市场总体上将回归“供大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影响,将大幅度加速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布局调整进程。供应链结构将向着有利于区域贸易流的方向调整,区域内航运贸易规模在进一步扩大的同时,海运市场在区域空间上也将出现分化加剧的态势。更多涉及发展中国家贸易的航线,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运市场格局也将逐渐发生变化。
建议
当前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供需矛盾的外部主因是疫情影响。随着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从暂时性、局部性逐渐演变为长期性、系统性,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强后疫情时代海运市场发展形势的跟踪研判,及时应对短期供需矛盾问题,增强海运服务可靠性和韧性,确保国际供应链畅通稳定,更需要加强战略谋划,于变局中开新局,系统强化我国海运发展的综合支撑保障能力。
(一)加强跟踪监测,确保战术机动灵活
加强数据集成和数据挖掘,以形成多维度的市场监测体系,提升市场预判、“危机”应对能力;在船期管理、智能报关、主动预警、趋势分析、信用服务等领域研发面向符合市场各主体需求的数据产品和数据及预测模型服务,助力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通过大数据等手段进一步加强海运价格的市场波动监测,进一步提升价格的透明度和时效性。及时根据全球贸易的区域性和流动性变化,调整优化航线网络。统筹贸易及运输风险,研究制定更为灵活机动的重点战略物资“国货国运”发展政策。
(二)统筹协调各方,做好重点战役准备
积极应对中美贸易规模、规则等方面可能出现的新变化。统筹协调商务、海关、交通运输、金融、装备制造等部门及行业,在贸易规则、通关便利化、航线运力投放、港口效率、船舶及集装箱制造等领域和环节,加强政策衔接和资源整合,做好稳定重要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的战役准备。充分发挥我国港航相关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国际市场协调和行业自律。鼓励港口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多元化投资联盟,以资本纽带强化合作稳定度。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港口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大宗商品定价权。
(三)强化顶层设计,保持战略发展定力
紧密围绕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健全“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港航物流运行网络,大幅提升海运综合物流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深入实施“交通+物流+贸易+产业”的联动融合发展路径,全面增强港航物流对国内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的时空组织效能,系统强化我国海运发展的综合支撑保障能力。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05-15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