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堑长一智,历经磨难,经历过多次危机的航运业正展现出越来越好的抵御危机的能力。
如信德海事网此前在《第二个“韩进海运”不会轻易出现》一文中所介绍,纵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遭遇严重打击,但由于高度的行业自律,集装箱航运业的所有大玩家将能够在本次危机中全身而退。(更多请参考:不可思议,这条航线运价创3年新高!集运业今年有望盈利90亿美元)
此外,不仅仅是集运业,航运业的其他细分板块在本次疫情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的处理方式也非常值得称赞。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但航运业在本次危机后可能将不会如此前那样“一地鸡毛”。
集运公司在本次疫情危机中的表现,可参考信德海事网上述两篇超链接文章。
吃亏长记性的船东
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范围内肆掠,疫情会对全球经济最终造成多大的破坏程度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与过去的危机时期相比,船东们在公司治理、资产负债表管理和避免“抄底”新造船等方面却展现出了更为积极的一面。
在不久前由Marine Money主办的一个网络会议上,三名航运业方面的资深金融人士对该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乐观的看法。
花旗银行的航运资深投资人Michael Parker就表示,“没有一波又一波的新造船订单的产生,运力过剩的局面并没有进一步恶化,这非常好。在危机前,大量资金已经离开了航运业,没有很多资金来自银行。”
新船订单骤降至本世纪的最低水平
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造船新订单下降了50%以上,为本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前6个月,全球仅签约了269艘新造船订单(相当于575万修正总吨),这使许多船厂面临明年停业的危险。
6月底,全球造船商的积压订单达到7077万cgt,比一个月前下降2%。韩国的未交货订单为1976万cgt,占28%;中国为2613万cgt,占37%;日本为954万cgt,占14%。
除开行业自律外,由于对未来环保政策不确定性担忧的存在,船东们也不愿意下笔签字。
来自丹麦船舶金融机构 Danish Ship Finance5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未来几个月和几年里,或许将有200多个船厂将被关闭。
自2018年以来,有一半的活跃船厂没有收到任何新订单,此外,许多造船厂的订单也在减少。
该报告指出,自2013年以来,超过240座船厂(总产能为1600万修正总吨)已退出该行业。然而,还需要关闭更多的产能。
Danish Ship Finance在报告还指出,有大约217座船厂将很快没有订单,今年114座船厂预计将交付完手上最后一条订单。到2021年,另外还有106座船厂也将消耗完手上所有的订单。2021年后情况还只会更糟糕。该机构尤其指出,多数日本船厂似乎正面临着挑战,其中多达45家船厂的订单即将告罄。
除了订单减少外,船厂还将不得不面对船东们越来越多的订单推迟接收的困境。
更好的财务管理,公司治理
咨询公司 Evermore Global Advisors 的投资人David Marcus也表示,航运投资将迎来一个新的机遇期,但目前各个管理团队对投资行为都有了很好的行动管理。现在的(航运)公司比过去更善于囤积现金和优化资产负债表。
与此同时,在必要时前涉性的推出流动性通道方面,银行也表现出了比以往航运周期时更好的合作态度。
Marcus还表示,投资者(对航运业)厌烦的周期已经结束。我们正处在投资者将再次进场的时刻。我们也接到了其他投资者的电话。”
Jefferies shipping投资银行家Douglas Mavrinac也从公司治理层面介绍到,目前的股息政策非常容易管理,一些股东会根据需要降低股息。我认为这是公司治理状况好转的一部分。
但Marcus同时也认为航运业在吸引更大的机构投资者方面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亦即,持续的盈利能力和规模。
"你有很多便宜的股票,但这类股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连续两季表现良好," Marcus说。“投资者仍然关注价格与(资产净值)的比率,在我们能够拿出不止一个好季度的业绩之前,这种转变不会到来。”
在规模问题上,Marcus 称这主要来说是干散货板块所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当你的市值仅为3亿或4亿美元时,你无法吸引更大的投资者。”
延伸阅读: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