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燃油专家/检测机构表示,今年由于国际海事组织(IMO) 2020年燃油转换和冠状病毒大流行对生产带来的挑战,今年船用燃料质量有所恶化,这其中在欧洲出现的不合格问题最为突出。
自今年1月以来,国际海事组织已要求几乎所有船只将高硫燃料油改为MGO或极低硫燃料油VLSFO,促使炼油厂和燃料调配商调整其生产流程。
虽然目前并没有产生大范围的燃油质量问题,但一些燃油专家表示,船舶燃油质量改进的空间仍然很大。
据了解,今年1月至5月,燃油检测公司Veritas Petroleum Services (VPS)共发布了28次燃油质量警报,而2019年同期为12次。该公司表示,各种等级的燃油出现问题的数量都有所增加。
这家船舶燃油检测公司的商业和业务发展总监Steve Bee表示:“这确实表明今年整个供应链的燃油质量比去年更差。”
VPS表示,今年5月份在欧洲测试的VLSFO样品中,有8.8%的样品不合格。这个比例是所有地区中最高的,相比之下,北美为7.35%,新加坡为3.47%,中东为1.5%。
航运公司Hafnia负责燃料采购的副总裁Peter M Grunwaldt说:“从比例上看,我们确实在ARA(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地区)看到了比世界上其他地方更多的不合格问题。”
Bee还表示,近期还出现了一些与过期船用燃料相关的质量问题。新冠病毒危机引发的石油需求崩溃,自3月份以来,由于期货溢价或物流原因,大量超大型油轮被用于海上储油。
“(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发现了这样的情况,那些VLSFO原本在被加注时经测试是稳定,但在燃油加注几周后就变得不稳定了。”
这些燃油出现了絮凝现象后变得不可用,这表明一些 VLSFO的保质期较短。
此外,由于公路和航空旅行的需求受到疫情的影响,炼油厂已寻求用通常用于增加汽油和馏分油产量的原料来生产VLSFO。
Bee说:“在这样的趋势下,VLSFO粘度和闪点也会降低。”
知名油轮船东Euronav燃料油采购主管Rustin Edwards表示,新加坡的平均燃油粘度(衡量粘度的参数)已从今年初的200降至20至40之间,而在鹿特丹可以看到10 cst的燃油。
Edwards还表示,船舶经营者在使用这些燃料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润滑油和不同的加热程序来调整适应。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