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海运进口量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比重预计将超过20%,出口量比重达到5%。这反映了中国对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同时也是全球最主要的制造业出口国。我们还可以通过船舶定位系统(Sea/net),从船舶轨迹的角度进一步体现中国在航运市场的重要地位,同时了解主要港口和区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港口挂靠
基于船舶定位系统(Sea/net)的统计数据,在过去12个月中,中国大陆的港口被全球船队挂靠共计约280,000次,占全球港口挂靠数量的7%。排名前20的港口(按过去12个月累计挂靠次数排列)的挂靠数量(见本月图表)占中国大陆所有港口挂靠总数量的79%,其中上海以36,000次船舶挂靠位列第一。前20中其他大部分港口也位于工业繁荣和人口密集区域,是国内主要货运枢纽港口。例如长三角地区的宁波-舟山、珠三角地区的深圳以及渤海湾地区的天津等。此外,排名前20的港口中也包含了一些挂靠数量大但规模较小的港口,比如珠海的九洲港。在过去12个月中,九洲港共计被挂靠13,400次,在中国大陆港口中排名第六,其中大部分为客运渡轮挂靠,主要服务于珠海到香港的高频次往返客运。
不同船型
从船舶细分市场的数据来看,中国在散货船及集装箱船航运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过去12个月中,中国大陆港口共计挂靠集装箱船舶73,723次,占全球集装箱船港口挂靠次数的15%,这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大国的地位。与此同时,全球散货船在中国大陆港口共挂靠64,735次,占全球散货船港口挂靠次数的21%。同时,该期间这两个船型的船舶挂靠次数贡献了中国大陆港口挂靠总次数50%的份额。此外,油轮在中国大陆港口挂靠次数的份额为15%,占全球油轮挂靠次数的7%。
在其他细分市场中,汽车运输船在过去12个月在中国大陆港口总计挂靠5,339次,其中近一半的挂靠在上海和广州等国内发达的汽车产业基地。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共计11个港口在过去12个月中挂靠766次邮轮,上海、天津和厦门共占该期间邮轮挂靠数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追踪时间
除了统计港口挂靠数量之外,船舶定位系统(Sea/net)的数据也可以提供船舶在中国水域花费的时间等信息(见插入的柱形图)。就全球船队整体而言,在过去12个月中,其在中国水域花费的时间约占其在全球活动时间的5%,其中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在中国水域的时间占其在全球活动时间的份额最高,分别达到10%和9%,其次为化学品油轮(8%)和LPG运输船(8%)。
总之,中国在全球海运贸易中依然发挥着核心作用,并成为许多细分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除了通过《中国信息月刊》中对中国贸易、船东及船厂活动等数据的追踪,船舶定位系统(Sea/net)的数据可以提供另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展现中国在全球海运业中的地位及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内容和图片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media@xindemarine.com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