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船厂份额飙升!地缘政治“再平衡”推动全球造船版图重塑
在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动荡的背景下,韩国船厂正迅速扩大其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成为这场“行业再平衡”中的最大赢家之一。
据Allied Shipbroking估值主管Chara Georgousi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2025年前四个月全球新船订单总量同比下降约58%,但按船舶数量计算,韩国船厂的市场份额已从去年的11%跃升至今年的20%。她指出,这一跃升体现了市场对韩国船厂交付高附加值、符合法规要求船舶能力的广泛信心。
中国仍占主导地位,但份额微降
Georgousi也指出,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大的新造船国家,占据59%的市场份额,尽管相比2024年的61%略有下降。这一变化发生在美国宣布计划对中资或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附加费用之后。
她表示,尽管目前船东“抛弃中国船厂”的趋势尚不明显,但“更倾向于规避风险的船东正在逐步将目光转向韩国造船厂,形成结构性的转移”。
希腊船东集体“转向”韩国造船厂
这场转变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来自希腊船东。据《Riviera》此前报道,2024年,希腊船东63%的新船订单交给了中国船厂,而到了2025年,这一比例已发生逆转,66%的订单转向了韩国。
Georgousi指出:“面对外部政策风险,船东们正在主动降低地缘政治暴露,并选择更能满足合规要求、技术规格更高的建造方。”
“风险重估”推动订单流向韩国
她进一步分析,推动这一趋势的直接催化剂正是美国近期出台的针对中资建造船舶的港口附加费用政策。她称:“这是一记明显的警告。”许多船东的船舶服务于跨太平洋航线,或依赖于西方市场货源,在当前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谁都不愿冒险。
她强调:“如今,租家、金融机构,甚至货主都开始询问船舶的建造背景,这种‘资产来源透明化’的趋势正加速行业重构。”
韩国船厂迎来黄金期,中国船厂估值承压
在韩国方面,造船行业正处于信心高涨期。Georgousi表示:“韩国船厂正享受收益增长、股市表现强劲的双重利好。”凭借健康的订单积压、不断改善的利润率及强劲的投资者兴趣,韩国正成为造船行业“长期稳定、具有竞争力”的新标杆。
相对而言,中国主要上市船厂的估值则面临压力。Georgousi指出:“在这个越来越强调合规与性能的市场中,如果中国在未来燃料技术上继续被韩国和日本超越,恐将失去原有优势。”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