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经济特点是外贸驱动型,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
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的排名,新加坡的营商便利度全球排名第二。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新加坡成为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第三大炼油及交易中心、第一大钻油平台制造及船舶修复基地,以及世界最大物流枢纽及世界最大燃油供应港口。
表1 2019全球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
图1 新加坡GDP(2010-2017)(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World Bank
目前,新加坡港拥有2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600多个港口,港区内拥有7个自由贸易区,码头泊位最大吃水深度24.5米。拥有年处理62617万吨货物、3370万 TEU的物流能力。
表2 新加坡港区主要大型码头泊位情况
数据来源:Sea-web Ports
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统计,2018年1-11月,新加坡货物进出口额为720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
其中,出口3808.0亿美元,增长11.9%;进口3396.2亿美元,增长14.0%。贸易顺差411.8亿美元,下降2.5%。11月当月,新加坡货物进出口684.7亿美元,增长6.2%。其中,出口354.7亿美元,增长4.8%;进口329.9亿美元,增长7.8%。贸易顺差24.8亿美元,下降23.8%。
得益于逐步增长的进出口贸易量,新加坡港货物吞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稳步上升。2018年第三季度新加坡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5746万吨,环比增长0.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28万 TEU,环比增长1.3%。
图2 新加坡进出口贸易额统计(2018年1-11月)(单位:亿美元)
图3 2018年新加坡前三季度吞吐量情况
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是世界上第二大港口运营商,拥有遍布全球的250条航线,同全世界123个国家的港口相连。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经营的港口总吞吐量稳步上升,实现营业收入39.7亿美元。
图4 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吞吐量情况(2011-2017)
图5 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财务情况(2013-2017)(单位:百万美元)
新加坡港除了长期稳居前列的货物吞吐量排名外,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港口规划建设
新加坡港以优越的地理位置、高效的作业效率以及良好的航运服务成为全球重要的枢纽港,但面临着东南亚各国港口的追赶,新加坡港务集团(PSA)和新加坡当局正进行两步走的现代化战略以保持竞争力。
第一步,在巴西班让港( Pasir Pan jang)投资26亿美元。2015年6月23日,巴西班让3、4期码头正式启用。到2017年巴西班让完成改造,拥有6公里长的岸线、15个泊位,可以满足世界大型集装箱船的装卸需求。在2017年底将吞吐能力增加到5000万 TEU,并提高了港口现代化水平;
第二步,2021年启动大士港(TUAS)项目,逐步整合集装箱作业,将港口目前的吞吐量增加一倍,达到6500万 TEU。其中,巴西班让5号港区的CPLT码头已完成了两阶段建设,年吞吐能力达400万 TEU。该码头由法国达飞集团参与建设,使用了码头自动化等行业领先的港口基础设施和技术,将为达飞及其附属航运公司的大型船舶提供高质服务。
2)港口信息化建设
2014年4月1日, 新加坡海事港务管理局开启电子财务系统,为客户提供电子账单的查询与管理,并可通过信用卡或借记卡支付费用。
2015年8月17日,IBM和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合作开展研究,利用分析技术改进海运和港口运营。
海事创新科技(MINT)基金由新加坡海事港务管理局于2003年建立,投入1亿新币,用于支持新加坡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对海事技术的研发和测试,为期10年。在2013年、2016年又增加投入了5000万美元,并延长至2021年。
此外,新加坡政府为实现不同企业和机构间的相互协作,巨额投资搭建了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信息平台,该平台纳入了包括监管机构、船公司、货主公司、船务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仓储公司、保险公司、银行企业等35家机构和企业。
该平台分为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分别是 TRADENET(国家EDI贸易网络系统)和 PORTNET(新加坡港口EDI网络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新加坡国内不同航运机构和企业间高效、快捷、数字化的沟通协作。
3)绿色生态建设
为减少航运及相关活动对港口环境的影响,新加坡港务局自2011年就投资1亿新币用于为期5年的绿色海事倡议,该倡议包括绿色船舶、港口、科技、意识和能源五项激励计划。2016年结束此倡议后将进一步延续至2019年。
新加坡作为全球最大的燃油加注中心,随着2020年“限硫令”实施日期的临近,也逐渐向LNG清洁燃料的加注业务发展。2017年,新加坡海事局宣布再投资1200万新币资助LNG船舶的建造和使用,同时新加坡还与壳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合作推进清洁燃料技术的研发,推动港口的绿色化发展。
4)燃油补给港建设
2016年2月16日, 新加坡海事港务管理局宣布于2017年1月1日起,在新加坡港口强制使用海上燃料油(MFO)的质量流量计,旨在为新加坡的燃油供应商和客户之间提供透明、高效率和安全性的服务。
2016年10月6日,由安特卫普、鹿特丹、新加坡和泽布鲁日以及杰克逊维尔和挪威组成的港口和海事局组织(Network of Ports and Maritime Administrations)推出世界首个统一的LNG加油标准。
2017年4月28日, 新加坡海事港务管理局与新加坡SPRING和新加坡化学工业理事会标准发展组织发布了液化天然气加油的技术参考指标,为在新加坡进行液化天然气加油作业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可持续、透明的技术框架。
图6 中国与新加坡贸易情况(2010年-2018年前11个月)(单位:亿美元)
我国政府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新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
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中新进出口贸易总额稳步上升。2018年1-11月,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917.3亿美元,增长1.7%。
截止到11月,中国是新加坡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新加坡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新加坡在“一带一路”中的枢纽角色将更加突出。
来源:港航视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15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