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保赔协会船舶检验与防损部总经理Toru Asai船长,针对危及海员安全的高风险船上作业,提供了一份重要指南。
船上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工作
船上作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有时会导致死亡事故。应实施适当的防治措施,以尽量减少可能导致受伤、疾病或死亡的危险。船东必须有效识别和评估船上风险,采取预防措施消除或尽量减少这些风险的发生,以保护海员。协会据此介绍经常导致人身伤害的工作内容,会员应确认每项工作的风险:
进入封闭空间
什么是封闭空间
● 并非为长期工作者的持续使用而设计;
● 出入口空间有限;
● 通风不足。
任何密闭空间的空气都可能含有有毒或易燃气体,或缺氧。这可能危及进入该空间的任何人的生命。气体通常是看不见也闻不到的。危险可能不会立即显现出来,而且经过检测后,空气状况也可能发生变化。此外,还可能存在氧气含量极低或有毒气体浓度很小的孤立区域。
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预防措施,包括进行风险评估、完成工作许可证以及在进入该空间时定期检测空气状况,具体操作应按照风险评估中所设定的计划进行。
船舱的顶部是敞开的,因此不被视为封闭空间。但鉴于货物的性质,船舱可能成为一个危险的空间。如有疑问,此类空间应视为潜在封闭空间,相关人员应采取预防措施保障自身安全。
每次进入都应制定好救援计划和配备好救援设备。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任何人不得在未采取适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入任何封闭空间进行救援行动。
热工作业
● “在车间以外的区域进行的热工作业”(如焊接、火焰切割、角磨机作业或其他热工作业)应办理作业许可;
● 在进行热工作区域周围、下方或其附近不得存在可燃固体、液体或气体;
● 热工作业不应在覆盖有润滑油、油或其他易燃或可燃材料的表面进行;
● 在开始作业前,应将易燃材料和垫料移至安全距离之外;
● 此类场所还应清除可能因受到干扰而释放易燃物质的其他物料;
● 当在舱壁、甲板或舱顶附近作业时,应检查分隔的另一侧是否有可能引燃的材料和物质,以及是否有可能因高温而受到影响的电缆、管道或其他设施;
● 对于曾装载易燃物质的货油舱、燃油箱、货舱、管道、泵及其他空间,在开始任何维修工作前,必须证明其无易燃气体;
● 气体检测应包括相邻空间、双层底舱和空隔舱的检测;
● 在热工作业暂停后重新开始前,应定期进行进一步的气体检测;
● 对于油轮及类似船只而言,所有油罐、货舱泵以及管道都应进行彻底清洁,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无法通过船上的泵直接冲洗的管道的排水和清洁工作;
● 热工作业应有适当地监督,并定期观察;
● 作业期间,应在现场配备适用的灭火器;
● 应安排一名手持适用灭火器的人员进行监护,关注作业人员视线不及但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 鉴于热工作业可能导致延迟性火灾,作业停止后至少两小时内应进行频繁检查。
高空作业
在存在坠落风险的位置进行的任何作业,均可视为 “高空作业”,包括:
● 在梯子、脚手架上作业;
● 在货舱内、开口(舱口)附近、固定梯上作业。
如果有合理可行的替代方案,不得进行高处作业。公司必须确保此类作业经过妥善规划、适当监督,并以合理可行的最安全方式进行。
规划应包括风险评估,可能包括考虑来自坠落物体或易碎表面的潜在风险,以及制定应急情况预案。
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可能无法全神贯注于工作,同时也无法时刻注意自身是否会发生坠落。因此,在进行高处作业或舷外作业时,必须始终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必须记住,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的船只以及恶劣天气条件下(即使是在靠岸时)都会增加此类作业所涉及的风险。当需要进行超出正常操作范围的工作时,应使用平台、梯子、脚手架、水手椅或固定式脚手架塔。在使用任何设备之前,都应进行检查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安全措施
● 应始终使用带救生绳的安全带或其他防坠落装置;
● 必要且适当时,应架设安全网;
● 在舷外作业时,应穿着工作救生衣(个人漂浮装置)或浮力服,并应随时准备好系有足够长度绳索的救生圈;
● 作业人员应处于甲板上人员的监护之下。
舷外作业
当作业涉及从甲板或舷外起吊(如架设引航员梯)时,需遵循有关身体姿势和操作技巧的指导,以减少肌肉骨骼损伤。应尽可能使用足够的额外人工协助和适当的工具,并进行风险评估。当不得不进行人工搬运时,应分阶段从不低于甲板的高度抬起梯子,而不是试图从舷外抬起。
与该作业相关的危险应作为舷外作业进行风险评估。
舷外作业要求:
● 作业许可;
● 采取相关控制措施,包括使用安全绳、防坠落装置、安全带、救生衣、带绳索的救生圈。
电气作业
在船上遭受电击的风险要高于在岸上,这是因为高湿度和高温(包括出汗)会降低人体的接触电阻。在 60 伏或更低的电压下就可能引发严重甚至致命的电击。还应注意到,伤口和擦伤会显著降低皮肤电阻。
应采用上锁挂牌(LOTO)程序作为安全程序,确保在完成维护或维修工作前,能源和电源得到适当隔离、关闭,且无法重新启动。被隔离的电源应被锁定,并在锁上放置标签,标明放置锁的人员。
应避免在带电设备上或其附近作业。但当为了船舶安全或测试目的而必须进行时,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应安排第二名人员全程监护,该人员应具备电气知识并接受过急救培训。
● 作业姿势应安全稳固,避免意外接触带电部件。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佩戴绝缘手套。
● 应避免接触甲板,尤其是潮湿的甲板。如果鞋袜潮湿或带有金属鞋钉或铆钉,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绝缘。建议始终使用干燥的绝缘垫。
● 应避免接触裸露的金属。双手触电尤其危险。为减少工作手意外接触带电部件时二次接触的风险,在可行的情况下,应将一只手放在裤袋里。
● 应取下手表、金属身份手链和戒指,因为它们与皮肤形成低电阻接触,存在安全隐患。衣物或鞋上的金属配件也很危险。
除非事先制定了并实施了双方认可的切换方案,否则不得对高压设备(设计用于在额定系统电压超过 1000 伏的情况下运行)进行任何作业。该方案应确保设备/设施处于以下状态:
● 完全断电状态;
● 对设备进行物理隔离,并采取一切可行措施锁定带电导体、电压互感器(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的除外)和可能意外带电的不带电导体;
● 在所有高压电源断开的部位均进行了接地处理,并附有英文及船舶所使用任何其他工作语言的警示通知;并通过颁发工作许可证或批准测试的方式允许其投入使用。
高压系统
在进行液压/气动系统维护时,应释放系统内的任何压力。作业部件应与动力源隔离,并在隔离阀上悬挂警示标识并上锁。
示例:
● 化学品船货泵高压液压系统;
● 用于货舱和压载舱的气吹式液位计。
在拆卸连接件或接头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残留压力的释放。由于液压油中的蒸汽具有可燃性,因此在进行维修时,应避免将裸露的灯光置于液压系统附近。
恶劣天气下的甲板作业
在恶劣天气下进行甲板作业,必须经船长授权,并通知驾驶台值班人员。应进行风险评估,并办理恶劣天气甲板作业许可。
在恶劣天气下须上甲板船员的安全措施:
● 甲板作业区域布设救生索;
● 配备作业专用救生衣;
● 连接救生索的安全带;
● 防水型个人防护装备(全面防护头盔、防水超高频无线电设备、头戴式手电筒);
● 在指定负责人指挥下以小组形式作业;
与驾驶台保持目视或持续通讯联络。
起重作业
每项起重作业必须:
● 进行风险评估;
● 妥善规划;
● 适当监督并以安全方式进行。
应考虑天气条件对所有起重作业的影响,无论是在船内还是在甲板上,当条件恶化到使起重作业变得危险之前,应暂停此类作业。
● 除非设备是为该目的设计或专门改装和配备的,或用于救援或紧急情况,否则不得吊运人员;
● 应安装适当的防护装置,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带有活动部件的裸露绳索或缆绳;
● 在任何情况下,人员不得站在吊载物下方或通道,货物不得在通道上方起吊;
● 所有载荷应正确悬挂并正确连接到起重设备,且所有设备应正确连接到位;
● 钢缆应定期检查,并使用适当的润滑剂充分涂抹,以防止内部和外部腐蚀。绝不能让钢缆干透。
系泊作业
进行系泊作业时,所有船员员都应充分了解系泊配置,包括系泊设备的任何限制,并正确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系泊作业期间的安全措施:
● 充分了解系泊 / 解泊计划;
● 负责人员应负责每个泊位,并对所有缆绳和系泊方人员有清晰的视线;
● 负责人员与船舶驾驶台团队之间必须建立适当的通信方式。
在受拉缆绳可能弹回的情况下,整个区域都应视为危险区域。一根或多根缆绳可能在任何点断裂,且可能在不止一个点断裂,从而扩大弹回的危险区域。所有在系泊甲板工作的船员都应通过清晰可见的标牌了解这一点。
● 人员不得站在绳索或钢丝的回弹区域中;
● 绞车应由具备资质的船员操作,以确保系泊缆绳不会承受过大负荷;
● 将船只沿着泊位进行转向操作存在风险,只有在经过风险评估后,才可使用系泊绳索来引导船只沿泊位转向;
● 风险评估应当涵盖对环境状况的考量、船舶的尺寸、对所使用绳索的类型和长度的仔细考虑,以及岸上系泊设施的承载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 操作前应召开安全简报会(工具箱会议),并在整个作业过程中保持与所有参与人员的有效沟通。
09-18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7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0 来源:信德海事网 苏婉
05-07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1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9-24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08 来源:蓝盾安检创新工作室
06-30 来源:航运安全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