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苏美达船舶(新大洋造船)成功签署四艘MR(中程)成品油轮建造协议,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入油轮建造领域。这一突破充分展示了苏美达船舶向绿色低碳、智能环保发展战略转型的决心,也彰显了公司在造船行业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全球油化船市场新机遇
面对全球油化船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苏美达船舶抓住机遇,与国际知名船东达成合作。这批MR油轮的设计不仅符合高智能化与高环保标准,还具备未来适配甲醇燃料的潜力,为船东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绿色解决方案。
此次合作既体现了船东对苏美达船舶建造水平的高度认可,也反映了公司在船型研发和建造上的强大竞争力。据悉,MR油轮是一种排水量约为50,000吨的中程成品油运输船型,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广泛需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大洋造船凭借长期积累的散货船建造经验,成功切入这一复杂船型建造领域,为未来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与环保的双重领先
苏美达船舶一直以“绿色低碳、数字智能”为发展驱动力。此次签订的四艘MR油轮订单将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有效分散经营风险,并扩大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新大洋造船此前以建造中型散货船闻名,包括Crown 58型超灵便型和Crown 62-Plus型灵便型散货船,具备强大的内部研发能力和造船技术储备。近年来,为适应全球航运市场的变化,公司积极拓展油轮建造领域,展示了其在产品多元化方面的战略布局。
市场认可与行业影响
业内消息指出,这批MR油轮的单艘建造成本与市场价格相符,预计每艘约为4500万美元,交付时间定于2027至2028年间。这些油轮的设计和建造复杂程度远高于普通散货船,但新大洋造船凭借先进的设施及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展现了从容应对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新大洋造船并非唯一进入油轮市场的中国船厂。近年来,包括芜湖造船厂、厦门造船厂、广船国际以及泰州口岸造船厂在内的多家中国船企,均已成功拓展至油轮建造领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江苏地区的重要船企,新大洋造船近年来在全球市场表现出色,仅去年便获得近30艘超灵便型散货船订单,目前手持订单量达76艘。此次进军油轮市场,将成为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苏美达船舶方面还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强化绿色制造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多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船舶解决方案。”
2024年手持订单85艘
近日,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还发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
该公司称,在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2.77亿元,同比下降4.67%,降幅有所收窄;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1亿元,同比增长10.05%;实现进出口总额129.3亿美元,同比增5%,其中出口5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进口74.5亿美元,同比增长0.5%。
其中,产业链板块中船舶制造业务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差异化竞争道路,截至报告期末,在手订单85艘,生产排期至2028年,发展势头强劲。
如果加上最新的4艘,那么该公司目前的手持订单应该已经达到了89艘。
04-24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11-15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31 来源:黄埔文冲
09-2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14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1 来源:中国船舶 武船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