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港口国船舶安检员实施登轮检查受限,为更好地履行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港口国监督职责,洋山港海事局参照东京备忘录组织《远程港口国监督检查指南》,结合地方政府防疫政策和洋山港实际情况,探索运用“R-PSC”检查法开展了上海港首次船舶远程PSC检查。通过与引航机构配合联动、提前预检船舶证书文书、有效融合多种动静态监管手段等,实现国际航行船舶的远程立体式监管,提升了临港新片区航运安全指数和货物周转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什么是“R-PSC”检查法?
·R代表Reform
众所周知,R-PSC是RemotePortStateControl的简写,即远程港口国监督,而洋山港海事局的PSC检查员赋予了“R-PSC”新的含义。
R代表Reform,即远程PSC在传统登轮检查的基础上有所革新和突破。这不仅体现在检查形式上,更体现在远程PSC需要更多监管元素的有机融合,如与引航机构的外部协作,与现场巡逻艇和交管中心的动静协同,以及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充分利用。因不具备实际操作环境,远程检查对PSC检查员的语言能力、沟通技巧和检查经验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一样的“PSC”
P代表Pilot,即借助船舶引航员在指挥船舶进港时,对船舶设备运行状况、船员操作水平等进行观察,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海事部门通报,便于PSC检查员在远程连线检查时更有针对性。
S代表Save,即船方提前将船舶证书文书、照片视频等发送至专用邮箱进行预检,在连线检查前完成部分检查内容;同时,通过制定具体的检查计划,优化检查流程、路线和区域,缩短连线检查的时间,避免船期延误。
C代表CCTV视频监控系统,即在船舶进港和靠泊期间,通过安装在小洋山上的“鹰眼”视频系统,对船舶进行360°外观检查,获得对船体状况和维护保养情况的初步印象,便于连线检查时更有侧重。
检查情况和效果
2月19日,洋山港海事局PSC检查员运用“R-PSC”检查法对靠泊在四期自动化码头的某集装箱船实施了上海港首次远程PSC检查,发现该轮在航行安全和设备维护保养方面存在缺陷。此次远程检查有效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保障了船舶航行安全,标志着洋山港开启了国际航行船舶远程立体式监管服务的新篇章。
“R-PSC”检查法结合巡逻艇和执法人员现场巡查、CCTV视频监控和视频连线检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因多监管手段融合、预检质量高、连线检查计划和路线明确具体,连线检查过程用时约2小时,比现场登轮检查节省约1小时,有效减少了对船员休息和货物装卸的影响,提升了临港新片区航运安全指数和货物周转效率。
总结
接下来,洋山港海事局将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R-PSC”检查法,忠诚履行海事部门的口岸监管职责,推动航运公司和船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发挥PSC检查在保障海上人命安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和维护船员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1-26 来源:验船师袁晓东 船之友
12-31 来源:阳光安检
10-20 来源: 蓝盾安检创新工作室
02-23 来源:洋山港海事局
01-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28 来源:张家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
08-01 来源:蓝盾安检
01-06 来源:中山海事
09-24 来源: 蓝盾安检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