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延长船舶检查时间间隔
执法人员登轮开展安检时,不少船员反映船舶距离上次安检时间间隔不久,为何这么快又被选中了呢?
本期我们将通过介绍选船机制,指导大家推算本船的检查时间窗口,并列举了一系列措施,以帮助船舶延长检查的时间间隔,从而降低船舶被选频次。
PART 01 选船机制
(选船标准/船舶风险属性)
选船的主要原则是根据水上安全监管的重点,综合考虑船舶类型、船龄、以往接受船舶安全监督的缺陷、航运公司安全管理情况等,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选择船舶实施船舶安全监督。
1、船舶风险属性
根据船舶风险属性评估参数,把目标船分为三类: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
(1)风险属性评估参数如下:
(2)具体风险属性评估参数对应的权重值如下:
高风险船舶是指满足对应标准,权重值之和大于或等于8的。
低风险船舶是指满足所有的对应参数标准,并且在过去36个月中至少接受过一次检查的船舶。
中等风险船舶是指除高风险及低风险之外的船舶。
2、选船标准
上述船舶风险属性决定了实施定期检查的时间间隔,主要依据下列时间窗口决定是否对船舶实施安全检查:
PART 02 延长时间间隔 降低检查频次
一、提高航运公司绩效。航运公司绩效低及极低的,船舶风险分值相对较高。航运公司绩效主要与过去36个月内船舶缺陷指数、滞留指数、公司的体系情况、行政处罚情况和发生事故情况有关。
二、减少船舶安检缺陷数。船舶安检缺陷情况,也会影响船舶风险分值。过去36个月内单次检查缺陷数目,超过平均数的次数越少,风险分值越低。船方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努力减少船舶安全缺陷数,有助于降低船舶风险分值。
三、减少船舶滞留次数。尤其要注意关键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避免船舶被滞留。过去 36 个月内的滞留次数越少,风险分值越低。
四、减少船舶违法行为。船舶行政处罚数量越少,船舶风险分值越低。船舶日常营运时,配备足额合格船员、按规定进行进出港报告、开展开航前自查、按规定配备航海图书资料、确保无线电证照与实际一致等,将有助于减少船舶行政处罚数量。下图为2020年浦东海事局查处数量前十的违法行为。
五、减少船舶事故的发生。船舶承担主要责任及以上责任的次数越多,风险分值越高。安全驾驶船舶,遵守水上交通规则及防污染规定,避免水上交通事故及防污染事故的发生,能有效降低船舶风险分值。
六、避免成为重点跟踪船舶。重点跟踪船舶实施的船旗国监督检查不受船期、装卸货等因素的影响,每港必查。被列为重点跟踪情况包括不限于:中国籍船舶12个月内被滞留2次的;发生违章、违法行为后拒绝接受或逃避处理的;三分之一及以上的中国籍船舶被列为重点跟踪船舶的船公司管理的所有船舶等。若船舶已被滞留一次,则一定要采取措施避免在12个月内再次被滞留。
11-26 来源:验船师袁晓东 船之友
12-31 来源:阳光安检
10-20 来源: 蓝盾安检创新工作室
02-23 来源:洋山港海事局
01-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28 来源:张家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
08-01 来源:蓝盾安检
01-06 来源:中山海事
09-24 来源: 蓝盾安检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