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主航道至朝连岛水域航行航法注意事项
(中英双文原文件在结尾)
1编制背景
2007年,青岛水域首次建立并实施了船舶定线制,2011年进行了修订,主要适用于大小公岛连线以西的青岛港主航道内侧定线制通航水域。
但是,大小公岛连线以东至朝连岛水域作为主航道的延伸部分船舶流量剧增,以2024年为例,日均船舶流量达190艘次,较2016年增长48%;交叉会遇次数达12次/小时,较2016年增长35%;VTS系统服务船舶数量日均150艘次,较2016年增长87.5%。2016-2024年,该水域共发生紧迫危险局面43起,其中渔船与商船交叉会遇占比62%(27起)。
现有定线制和航行规则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通航安全需求,青岛港主航道至朝连岛水域亟需制定更为详细的航行航法及注意事项,以规范船舶航行行为 。
2预期成效
01明确船舶航行路径。明确船舶在青岛港主航道至朝连岛水域的航行路径,特别是针对超大型船舶和其他船舶的不同航行需求,分别明确相应的航行规则,确保船舶能够安全、高效地通过该水域。
02强化高风险水域提醒。进一步强调第一航线与第一预备航线交汇水域、第二航线和第三航线交汇水域等高风险区域,提醒船舶在上述水域航行时应特别谨慎驾驶,并提供具体避让建议,减少船舶碰撞风险。
03规范外海锚地使用。明确朝连岛1号锚地使用规则,针对危险品船舶和非危险品船舶不同锚泊需求,分别制定相应锚泊规则,确保锚地安全使用。
04量化船舶横向安全距离。结合航道尺度、船型尺寸、航道自然条件等因素,对青岛港主航道第二警戒区至朝连岛水域航行船舶,建议保持合理的横向安全距离。
05加强商渔船防碰撞安全提醒。特别提醒船舶在青岛港主航道至朝连岛水域航行时,充分研判周边渔船动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早、大、宽、清的避让措施,减少渔船对商船航行干扰。
06强化应急响应机制。明确船舶在发生险情事故、机电设备故障、计划推迟等异常情况后的操作流程,确保船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自救,并通过有效方式报告。
07延伸三类船舶管理区域。通过延长船舶交通管理节点,对三类船舶进行分类管控,减少船舶交叉会遇和航道侵入风险,补足三类船舶在该水域的管理薄弱环节。
3中英文对照版
《青岛港主航道至朝连岛水域航行航法及注意事项》的编制,是提升青岛港通航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是风险预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后续青岛海事局将通过增强内外协作、开展宣贯宣传等措施,确保该举措顺利实施。同时,结合智能卡口、锚地智能化管理、无人机+5G 低空组网等海上新型管控技术应用,推进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和全要素水上 “大交管”建设,不断开创青岛海事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来源:青岛海事
文件提取方式:
方式一: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英文版-青岛港主航道至朝连岛水域航行航法及注意事项.pdf等2个文件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khxS2J-x36r0GzjGesYYA?pwd=XDHS 提取码: XDHS
方式二:访问山东海事网站:
https://www.sd.msa.gov.cn/art/2025/3/24/art_124_1821520.html?sessionid=925276964
03-16 来源:石珣 中国船检
05-16 来源:陈维工作室 浦东海事
10-0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8-26 来源:柴悝旎 中远保险经纪
09-08 来源:Capt.Jin 我的航海世界
07-15 来源:青岛海事
03-1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01-11 来源:航运运价交易SSEFC
01-04 来源:青岛海事
11-04 来源: 海事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