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海事网-专业海事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5位希腊船王,吵了起来!

希腊船东在塞浦路斯海事大会“开火”IMO净零框架:四位掌门人主张“按下暂停键”,Paliou强调全球统一与资金回流的清晰度

2025年10月7日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Maritime Cyprus Conference)举行的塞浦路斯海事大会上,一场关于国际海事组织(IMO)“净零框架”(Net Zero Framework,简称NZF)的专题讨论引发强烈关注。

如上图,台上五位船东中,四位来自希腊航运业的重量级人物——Danaos创始人John Coustas、Eastern Mediterranean负责人Thanassis Martinos、Dynacom Tankers董事长George Procopiou、Cyprus Sea Lines/Hellenic Tankers首席执行官Andreas Hadjiyannis——密集抨击NZF“不接地气、缺乏有效征询、实施条件欠缺”,并强调若强行推进将抬升全社会消费成本。

唯一持不同意见者为Diana Shipping的首席执行官Semiramis Paliou,她支持在全球统一规则下用价格信号+资金回流“催化”低碳燃料与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同时要求收费与使用机制“更清晰、更可核验”。IMO秘书长Arsenio Dominguez坐在台下前排,神情颇为耐人寻味;他随后回应称,IMO“内部与业界观点并不止一种”,显示出组织层面希望继续汇聚多元声音的姿态。

现场辩论如何“点燃”?

圆桌开篇,George Procopiou直言不讳地把NZF称作“kolotoumba”(希腊语,意为“翻筋斗、反转”),意指其“可能适得其反——抬高成本、未必降排”。他强调,船东与环保诉求并不对立,“大家都想要更少的污染”,但如今最大掣肘是绿色燃料的可得性与可用性:“如果真有质量可靠、排放更低的燃料,请告诉我们在哪儿可以买。”在他看来,把航运“变成税收代征者”只会让行业背上“被动收税”的名声,却无法保证减排效果。他主张“暂停”新规推进节奏,把优先级给到已具备工程成熟度的技术路径——尤其是“固体形态”的碳捕集;对于尚在验证、供应链并不成熟的新燃料路线,他以“儒勒·凡尔纳式的想象”作比,质疑其近期可行性。

Andreas Hadjiyannis则从成本传导与“消费者账单”切入。他认为,在缺少可行替代燃料的阶段,航运业数十年的能效提升(尤其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后)已把“燃料利用效率/单位运输能耗”压到了相当极致;此时再叠加碳价、区域税费,短中期主要还是通过技术与运营效率在降排,燃料替代尚无现实规模选项。更关键的是,监管成本将层层传导并被放大,最终“体现在民生物价上”。他举例称,能源上游价格上涨10%,零售端可能“被放大为100%”的终端涨幅,“消费者应当意识到并对这种‘隐形税负’作出反应”。他同时承认,像欧盟ETS这样的价格机制确实激励了减排,但强调“价格信号必须与可用选项配套”,否则只能“逼出”技术优化,而无法完成“燃料端”的结构性转型。

John Coustas与Thanassis Martinos总体与上述批评立场一致,核心都指向落地可行性与成本后果:政治人物“任期有限、偏好短期‘可取悦’的答案”,而企业家“更看重‘可落地’的方案”;如果监管设计不顾实施条件,不仅容易“把行业变成征费工具”,也可能让减排目标与经济现实脱节。

唯一“逆风而行”的声音:Paliou的“可操作派”方案

作为台上唯一女性船东、也是唯一“异见者”,Semiramis Paliou开场即坦言“在四位希腊航运巨头之中,多少有点压力”。但她给出了结构化、系统化的路径主张:

第一,必须承认去碳化成本高昂,且不仅是航运的成本,而是全球经济的系统性投入;

第二,NZF的初衷,是通过收费/征费缩小化石燃料与替代燃料的价差,让“高排放者付费”进而“减少被排放费用惩罚的动机”;

第三,征收所得应回流行业,用于新燃料研发(R&D)、规模化(Scale-up)与基础设施(Infra)建设,形成“价格信号—资金回流—供给改善”的闭环,逐步把“昂贵的绿色选项”变成“可获、可用、可负担”的市场选择。

她也点明行业焦虑的根源:监管机构如何从“规则制定者”转型为“规则+筹资+投资”的复合体?谁来治理?如何问责?如何确保资金确实回到航运生态,而不是“被官僚体系消耗”或“流入其他行业”?

对她而言,全球统一、可预期的监管环境是底线;一旦走向区域拼图式监管,企业将承受“多套口径并行”的合规与结算重负,而且“最糟的是你不知道钱去了哪儿,几乎肯定不是回到航运”。因此,她主张在推进中不断校准,允许“边走边调”,但不应因不确定性而“停下脚步”,更不应让全球统一规则被地区化替代。

IMO秘书长的“定调”:多元意见并行、继续推进沟通

坐在台下前排的Arsenio Dominguez全程聆听。面对台上“暂停论”呼声,他的回应很克制:IMO拥有多种不同声音,船东群体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这既是事实陈述,也是在会场给出一个“继续协商、持续打磨”的讯号——NZF不是“拍脑袋”的产物,也不可能“拍板就完事”。从他的表态看,广泛听取技术界与产业界的意见仍是后续路线的一环。

焦点拆解:三条主线清晰可见

第一条主线是“成本—可得性—节奏”。批评者认为,绿色燃料与基础设施短缺决定了近期实施成本极高,会被终端价格放大,冲击民生与工业品成本;拥护者则认为,没有价格与资金信号,供给端永远起不来,必须以“定向收费+行业回流”驯化价格差、加速供给升级。

第二条主线是“全球统一—区域拼图”。Paliou强调全球统一的重要性,反对区域化碎片监管;否则不仅交易与合规成本倍增,也可能稀释航运获得的资金回流。

第三条主线是“治理与透明”。哪怕认可价格/收费机制,谁来收、怎么花、如何核验与追责仍是行业底层焦虑。如果不能用清晰的治理架构与问责机制打消疑虑,“被当作‘税’的认知”就难以改变。

术语与数据的“争议点”

会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大气碳浓度、人为排放占比的表述。就行业报道角度而言,需要强调:这些表述出自个别嘉宾的现场观点,反映的是辩论语境下的立场而非权威定论。对于“航运贡献占比很小、所以影响不大”的说法,支持方强调全球供应链的系统性:即便单一细分行业占比不高,但由于运输环节强联通、覆盖广,其价格信号与技术路径对上下游的外溢效应不容低估。

影响与展望:三件事,业界最关心

从本场辩论看,行业的关注点快速收敛到三件事。

其一,明确“征收—回流”治理架构:包括资金用途边界、分配优先级、项目遴选标准、透明披露与第三方核验,以及跨国、跨区域的分配协调。

其二,给出“可落地”的分阶段路线:短期以能效与可得技术(如部分形式的碳捕集)为主,中期伴随港口与加注网络铺开,逐步引入有规模、可负担的替代燃料。

其三,把“全球统一规则”与“区域实践差异”接好口:既避免碎片化,又承认不同区域资源与产业结构差异,在统一原则下给出可操作的差异化实施细则与过渡期。

共识与分歧并存,关键在“治理+节奏+供给侧”

塞浦路斯这一场,既是一次对立场的高强度“释压”,也是一次将问题抬到桌面中央的“对焦”。共识在于:减碳代价高、需真金白银与时间;分歧在于:是先“暂停”等供给成熟,还是用价格与资金机制去催熟供给。对监管者而言,答案或许并不在两极之间二选一,而在“治理清晰度、推进节奏、供给侧扶持”三者的并行优化。

从当天的会议现场出发,资金治理的透明化、全球统一规则的可预期性、以及更具体的技术路线图与基础设施时间表,将决定NZF能否从“原则共识”走向“产业可行”。这一点上,IMO与产业界显然都还有许多硬仗要打。

热门推荐
  • 一篇文章带你读懂什么是EEDI,EEXI,CII?

      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委托撰写的一份报告指出,航运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由2012年的9.62亿吨增至2018年的10.56亿吨,如果不加以......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分享
  • 【解读】欧盟区域航运“脱碳”法规对全

      法规回顾 2024年1月1日起,航运业已经正式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mission Trading System,简称ETS),要求所有进出欧盟和......

    04-03    来源: China PSC

    分享
  • 一波三折的压载水管理公约D-2标准实施要

      谈起现行国际海事组织生效的公约,《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简称压载水管理公约)可谓说是比......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分享
  • 典型船舶年度营运碳强度模拟计算及评级

      摘要:根据MARPOL公约附则Ⅵ最新修正案中有关船舶营运碳强度的相关要求,选择上海地区四种典型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分别......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分享
  • 透过EEXI理念,看现有船舶减排技术发展

      2020年7月6日至7月10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会间会工作组(ISWG-GHG)举办了非正......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分享
  • 船舶垃圾的分类及排放要求,你了解吗?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广大人民群众要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分享
  • MARPOL中的“距最近陆地”距离各国各有不

      MARPOL公约或称《防污公约》允许在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处航行的船舶将未经处理的食品废弃物排放入海。听起来很简单?......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分享
  • 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综述

      随着2050年温室气体战略的实施,IMO制定了在2030年之前将航运碳排放强度降低40%,并在2050年之前降低碳排放总量50%(碳强度......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分享
  • 这里有份压载水记录簿记录范本——中英

      这里有份压载水记录簿记录范本 中英文对照版 压载水记录簿缺陷最多! 压载水管理公约生效以来,无论东京备忘录,还是巴......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分享
  • 新国标实施后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安全检查

      摘要:介绍两起船舶生活污水安全检查的典型案例,梳理国际公约、国内法规及标准关于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分析......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

    分享
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