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海事网-专业海事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全球最大集运公司MSC未来将新增140艘双燃料船!

全球集装箱航运龙头企业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在其最新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正式披露了一项规模空前的船队更新计划,预计至2029年将新增超过140艘新造船,全力推动航运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其中MSC目前已经有131艘新造船订单,所有集装箱船全部在中国船厂建造,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MSC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雄心,也突显出了中国船厂的造船实力和国际认可程度。

MSC披露140艘新造船计划

MSC此次公布的船队更新计划,被视为其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关键一步。根据报告,MSC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陆续交付超过140艘双燃料船舶,这些船舶将主要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并具备兼容生物燃料和合成燃料的改装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MSC计划到2029年,将公司总运力的32%交由双燃料船舶承担。这一比例不仅体现了MSC在绿色船舶投入上的决心,也为其应对日益严格的国际环保法规(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FuelEU海事法规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指出,MSC新造船将采用多项创新技术,包括风力防护罩、空气润滑系统、轴带发电机和碳捕获准备系统等,这将显著提升船舶能效,降低碳排放。

据Alphaliner数据显示,目前MSC拥有933艘船舶,总计运力高达680万TEU,其中在建的新船订单有131艘, 运力总计225万TEU,占全船队总运力的33.1%。

118艘集装箱订单全部由中国船厂建造

根据克拉克森进一步数据显示,MSC截止目前已下单建造包括集装箱船、客滚船、邮轮和客船四种船型,其中其核心板块118艘集装箱船全部选择中国船厂建造,包括9家知名中国船厂,其中接单前三名为舟山长虹国际(38艘)、恒力重工(28艘)、韩通赢吉(15艘)。

这一订单趋势恰恰符合了此前在挪威国际海事展(Nor-Shipping)上,地中海航运集团高级副总裁Marie-Caroline Laurent所表现出的对中国造船的信心:“尽管美国试图重振造船业,但随着能源转型趋势,我们需要新船舶。如今这些船舶大多是在中国制造的,他们有技术,有能力,这也是我们今天仍将继续在中国建造新船的原因。”

除了新船订单上全部选择中国船厂外,更值得注意的是,MSC这118艘新集装箱船全部可以支持LNG燃料为动力,这体现出MSC作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运输公司对未来LNG燃料的坚定选择。

MSC全球绿色转型布局

MSC的绿色转型远不止于船舶本身,其布局贯穿全球业务、覆盖海陆空的多多个板块。MSC报告表示:公司正通过多元化脱碳战略,将绿色理念融入船舶能效提升、替代燃料研发、数字化运营以及端到端物流减碳的每一个环节。

在船舶技术上,MSC不仅大规模投入双燃料船舶,也积极试点前沿技术。例如,船上碳捕获与存储(CCS)已完成多个工程研究,显示出显著的规模化应用潜力;与此同时,公司大力推广岸电系统(OPS),截至2024年底,已有63%的船队具备靠港使用岸电的能力,有效减少港口区域的排放和噪音污染。

MSC也在布局多式联运以减少碳排放。通过扩大铁路运输规模、引入电动和混合动力卡车、建设高效绿色仓储设施,MSC持续拉低全链路的碳足迹。2024年,其铁路集装箱运量已突破100万TEU,大幅降低对传统公路运输的依赖。

MSC还积极参与甚至引领国际绿色航运倡议,如鹿特丹-新加坡绿色数字航运走廊,通过推动政策协同与行业合作,为零碳燃料的大规模应用铺平道路。从技术到网络,从船舶到全供应链,MSC正在打造的不仅是一支新船队,更是一套覆盖全球、互连互通的绿色航运新生态系统。

连通性与多元化

除了坚定实施脱碳战略外,MSC更加祝中业务的多元化布局,以及最终实现服务的连通性。

MSC表示:世界航运正在趋向于碎片化和多元化,MSC一直致力于保证连通性以及其业务正在不断趋向于多元化发展。或许这正是这一世界级企业的制胜之法。

正如MSC现任掌门人Diego Aponte表示:近年来,连通性的重要性以及我们行业在适应、应对和克服各种挑战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和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挑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考验了各行各业,影响了全球各地的人们和生计。在MSC,我们始终坚持致力于连接世界,并创造积极的变化,这始终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核心。

MSC现任掌门人Diego Aponte

事实上,MSC近年来精心构建的全球业务布局,以产生业务协同优势。通过战略收购非洲全球物流(AGL)、投资码头运营商TiL、成立MSC航空货运等举措,MSC实现了多元化的业务板块与资源整合的双赢。

可持续的未来,正在到来

MSC在报告中多次强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责任,更是机遇。” 通过140艘新造船的计划,MSC不仅在响应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欧盟的减排要求,更在主动引领一场行业革命。

未来,MSC将继续加大在绿色燃料、数字技术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确保其船队、码头、物流设施和人员都能够适应并推动这场深刻的能源转型。

正如MSC集团总裁Diego Aponte所言:“我们坚持我们的愿景,与时俱进。” 这140艘新造船,正是MSC驶向可持续未来最有力的注脚。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船厂正是这一历史性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热门推荐
  • 一篇文章带你读懂什么是EEDI,EEXI,CII?

      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委托撰写的一份报告指出,航运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由2012年的9.62亿吨增至2018年的10.56亿吨,如果不加以......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分享
  • 【解读】欧盟区域航运“脱碳”法规对全

      法规回顾 2024年1月1日起,航运业已经正式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mission Trading System,简称ETS),要求所有进出欧盟和......

    04-03    来源: China PSC

    分享
  • 一波三折的压载水管理公约D-2标准实施要

      谈起现行国际海事组织生效的公约,《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简称压载水管理公约)可谓说是比......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分享
  • 典型船舶年度营运碳强度模拟计算及评级

      摘要:根据MARPOL公约附则Ⅵ最新修正案中有关船舶营运碳强度的相关要求,选择上海地区四种典型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分别......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分享
  • 透过EEXI理念,看现有船舶减排技术发展

      2020年7月6日至7月10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会间会工作组(ISWG-GHG)举办了非正......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分享
  • 船舶垃圾的分类及排放要求,你了解吗?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广大人民群众要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分享
  • MARPOL中的“距最近陆地”距离各国各有不

      MARPOL公约或称《防污公约》允许在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处航行的船舶将未经处理的食品废弃物排放入海。听起来很简单?......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分享
  • 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综述

      随着2050年温室气体战略的实施,IMO制定了在2030年之前将航运碳排放强度降低40%,并在2050年之前降低碳排放总量50%(碳强度......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分享
  • 这里有份压载水记录簿记录范本——中英

      这里有份压载水记录簿记录范本 中英文对照版 压载水记录簿缺陷最多! 压载水管理公约生效以来,无论东京备忘录,还是巴......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分享
  • 新国标实施后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安全检查

      摘要:介绍两起船舶生活污水安全检查的典型案例,梳理国际公约、国内法规及标准关于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分析......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

    分享
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