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难以消减排放的行业一样,航运业必须迎接“循环”的挑战。海运行业不仅必须考虑船舶的设计、建造、运营以及最终报废处置的排放,还必须跟踪新材料、新技术、可替换组件甚至考虑模块化造船。
“循环”
根据促进循环经济原则的观念,“循环”是一种基于“杜绝浪费和污染、保持产品和材料的使用,以及再生自然系统”的商业方法。
循环经济的商业模式基于三个 R——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这应考虑在全过程的保值,而不是在此过程中造成浪费。然而,直到最近,几乎所有的工业活动都遵循基于 获取(Take)、制造(Make) 和 抛弃(Dump) 的线性模型。航运业对应的是设计(Design)、建造(Build)、营运(Operation)和回收(Recycle)。
全球人口增长及其对有限资源的影响以及未来的气候挑战,线性商业模式必须改变。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可能会面临资源耗尽、废物管理规模变得不可能、经济活动艰难或完全停滞的未来的窘境。
可持续
当前 Covid-19 大流行的背景下,更体现了将资金转向可持续项目的必要性,以使经济、企业和社会,特别是卫生系统更具抵御形势变化和环境冲击的能力。应对这场危机的举措已经开始实施。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可持续”给予的明确定义。
解决围绕可持续性的分类挑战的努力正在顺利进行,许多组织已经在其业务实践中采用了循环经济。对于通常跻身世界上能源密集型行业之列的重工业而言,循环性的挑战更为复杂。这些行业包括水泥和钢铁生产,以及全球运输,包括航空公司和所需材料数量多、范围更广、不可忽视的航运业。
海洋环境
作为航运脱碳过程的一部分,一条可持续循环的途径需要包罗万象,远不止限于主推进系统的范畴。同样需要考虑船舶的其余部分,包括建造和回收过程中的材料和工艺。还需要考虑船岸之间的界面以及采用循环系统可以避免的伤害。
资产使用寿命同样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今天的船舶大多具有20-30年的使用寿命。行业需要重新审视这一行业规范,并重新审视这是否仍然符合循环标准。循环经济方面专家可能认为不必要,该行业应该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产生,优化材料流转,减少和重复使用较低碳密集度的材料。
航运生命周期的第一个和第三个过程—设计和运营—是一个有很大操作空间的领域,碳减排举措比比皆是,并且已经产生了真正的影响。但其他两个过程—建造和使用的材料,以及报废资产处置,几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实现循环所需的流程变更幅度可能会导致现有业务模式的中断。
钢铁的蜕变
事实证明,能源密集型的钢铁行业可以是减排重要推手。他们倡议的“零排放钢”SteelZero已经掀起波澜,马士基是第一个加入的船东。最近,丹麦能源巨头Ørsted呼吁政府和企业采取更多措施使钢铁行业脱碳。5月,该公司与一家专注于减排的非营利性咨询公司“气候集团”合作,主办了首届 SteelZero 峰会,发布了一份就如何促进向“绿色”钢铁过渡向政府提出的建议文件.
马士基负责资源回收负责人 Prashant Widge 船长在接受 Horizons采访时表示,造船和回收通常占船舶生命周期总排放量的5% 左右。与原始钢铁生产相比,使用船舶废钢进行钢铁生产的排放量降低了约五倍。
跨界合作
专家强调,尽管航运业通常在自己的领域内运作,并与其他一些行业保持距离,但跨行业的途径必不可少,不仅在海运的各个领域,包括设计人员、造船厂和运营商,而且包括与其他行业排放难以消减的行业;不仅是钢铁,还有采矿、石油和天然气。
提供航运融资方也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在他们的议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事实,在许多资助机构对波塞冬原则的承诺中显而易见。该框架评估客户在 ESG 问题方面的资质,包括排放和脱碳战略。这意味着金融家可以评估他们投资资产的可持续性。
最近,许多航运业的主要客户,如货主、贸易商和承租人,已经在《海运货物宪章》中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标准。海上保险公司也从金融领域的同行手中接过接力棒,为保险公司采用波塞冬原则。然而,这些举措都没有包含循环经济或“循环”,这就是为什么跨行业合作至关重要的原因。
忽略领域
某国外银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总监强调“当然可以从其他行业吸取教训”,她告诉 Horizons。“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减少排放并应用某种循环经济原则。我认为,航运业不知何故被忽视了,因为它是一个难以减排的行业。但这不是他们可以理所当然延长更长时间的理由。”
在船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嵌入循环经济原则必不可少,从建造到坞修和日常维护,再到使用不会随时间而变质或可重复使用的新材料,再到用高级防火塑料系统替换船上数公里长的钢管等举措,这种积极的现象已事实发生。
更广泛地而言,模块化结构可以使船舶的关键部件能够方便拆除和更换,从而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一些船上部件可以定制或租赁的形式提供,例如,厂家承诺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翻新、改造和更换部件。
面临挑战
也许最直接的障碍,也是可以相对迅速解决的障碍是缺乏合理的全球船舶回收监管框架。通过复杂的监管和将报废船舶归类为“废物”,不可能将它们从经合组织的 38 个成员国出口到政府间组织以外的其他国家。然而,世界上大多数回收设施都在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欧盟还没有单一的回收场,上述地区又没有被欧盟船舶回收规则批准,这可能成为“处理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被拆除的船只数量激增的重大障碍,并进一步限制了开发和提高循环性潜力的可能性。
其他领域和行业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围绕船舶生命周期中安全、负责任、无害和基于循环的考虑监管是行业的共同目标,也是航运拥抱循环的绝佳机会。随着新船的脱碳设计,现在是行业接受循环经济原则的关键时刻。
(编译整理自 LR view online)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11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