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 (MPA) 和鹿特丹港务局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MoU),致力于建立全球最长的绿色和数字走廊。
该谅解备忘录是在两年一度的世界城市峰会期间签署的。整个供应链的利益相关者都将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到2027年新加坡到鹿特丹这一航线上实现首艘可持续船舶。
新加坡和鹿特丹都是世界重要的加注港。面对船舶燃料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生物燃料、沼气、甲烷、氢气以及氢基燃料(包括处于研发阶段的氨和甲醇)等替代燃料所带来的挑战,双方正携手应对加以应对。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为此,双方的港口管理局同意成立一个由航运公司、燃料供应商和其他公司组成的广泛联盟,研究潜在的解决方案,应对替代燃料在成本、可得性、安全性和限制性等方面的挑战。
该合作旨在保障船舶和货物能够畅通无阻,并通过创建数字贸易通道提升船舶准时到港。
“航运脱碳是一项紧急事项,在气候行动中应优先考虑。实现航运脱碳需要整个海事部门共同努力,”新加坡运输部长兼贸易关系部长S Iswaran表示。
“新加坡港与鹿特丹港签署这份谅解备忘录彰显出双方都致力于通过合作力,协助国际海事组织(IMO)。该谅解备忘录可以作为一个宝贵的平台,推广那些致力于推动国际航运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想法。”
鹿特丹港务局首席执行官Allard Castelein认为,此次合作将为承运人转向零碳燃料创造条件,加快向更可持续航运的过渡。
双方的行动合作伙伴包括全球海上脱碳中心、马士基Mc-Kinney Møller 零碳航运中心、英国石油bp、达飞集团、数字集装箱航运协会、马士基、地中海航运、海洋网联(Ocean Network Express)、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 International)和壳牌。
在行业主要参与者的共同推动下,双方希望增强投资者对绿色和数字走廊项目的信心,同时吸引绿色融资。双方的目标还包括启动联合加注试点和数字化试验,在沿线使用低碳和零碳燃料。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一直是燃油供应多样化的坚定倡导者,特别是在航运业脱碳的背景下。同时,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液化天然气加注业务的发展。因此,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一直关注氨燃料,并希望在为其他替代燃料提供基础设施方面也成为先行者。
“这份谅解备忘录重申了新加坡致力于推动向多种燃料加注过渡的承诺,这是新加坡政府2050年实现海事脱碳蓝图的一部分。备忘录还将加速推动数字化,优化海事效率,使供应链变得更具弹性。我们致力于开发、推广绿色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广泛应用,因而本次试点将是对包括谷歌云和国际海事组织等合作伙伴在推动国际航运脱碳和数字化转型所做努力的重要补充,” 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首席执行官Quah Ley Hoon表示。
全球海上脱碳中心首席执行官Lynn Loo教授表示,要实现巴黎会议达成的净零目标,到2030年,国际航运业所使用的燃料中零排放燃料至少需要占比5%。
绿色走廊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协调标准和法规,使绿色燃料变得更易获取,同时加强其供应链。
她总结道:“我们将在这条绿色走廊沿线开展港到港试点,帮助国际航运业加速实现向零碳未来的过渡。”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11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