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发布了一份新的报告,称中国沿海航运最迟应于2030年开始实施低碳燃料法规,从而为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时间。
ICCT在报告中称,2019年中国沿海航运业排放了约4500万吨二氧化碳,约占中国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5%。
但新报告发现,如果不出台额外的政策措施来监管中国沿海船队的二氧化碳排放,那么随着船舶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船队整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至当前的三倍以上,即从2019年的4500万吨增至2060年的1.62亿吨。
然而,该报告提供的结论表示:“通过实施强制性能效标准和低碳燃料法规,在满足 2°C 和满足1.5°C 情景下,206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分别比 2019年基线水平减排56%和83%。在这两种情景下,整个船队的二氧化碳排放均可在 2040年之前实现达峰。”
ICCT的此次研究为实现中国国内沿海船舶运输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两条发展途径:
» 在2025至2045年期间,每五年加严一次新生产船舶的强制性能效标准,并从2030年开始逐步实施低碳燃料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沿海船舶运输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在2040年达到峰值,到2060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6%(相对于2019年基线)。
» 如果在2025至2045年期间实施更加严格的强制性能效标准,并提前五年(从2025年)开始逐步实施低碳燃料法规,国内沿海船舶运输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在2035年达到峰值,到2060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83%(相对于2019年基线)。
ICCT在报告中强调说,“为了实现中国国内沿海船队的脱碳目标,出台强制性能效标准及低碳燃料法规是至关重要的,且低碳燃料法规的实施时间不应晚于2030年,以便为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时间。如果推迟至强制性能效标准实施周期结束后(2046年)再开始实施低碳燃料法规,则将很难实现船舶运输领域的脱碳目标。”
加入星球下载该报告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04-03 来源: China PSC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