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海事网-专业海事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顺利闭幕《巴黎协定》全面实施规则谈判完成COP26最后冲刺!

2021年11月13日的深夜,COP26超出预定结束时间近30个小时终于达成协议落下帷幕。经过艰苦的谈判,最后时分的妥协,一份所有缔约国都能接受的《格拉斯哥协议》出炉。

这份协议如会前所期待的,保住了1.5度目标的一线生机——缔约方对在2030年将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5%达成共识,通过了胶着6年之久的关于碳市场的决议,将各国盘点提升雄心的时间从2025年提前到2022年,发展中国家要求到2025年将适应资金倍增的条款也写进最后通过的协议中。但是,大会主席国推动的关于退煤的措辞在最后时刻因为印度的坚持从“Phase Out”(退出)改为“Phase Down”(减少)。

大会主席夏尔马落槌,宣布格拉斯哥协议通过

此时,距离令人欢欣鼓舞的《巴黎协定》达成已经整整六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攀升,人类的碳排放预算日渐缩小,全球升温向着2.7度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大流行的重创下召开的本届格拉斯哥气候大会有着重要的转折点意义,全球气候治理从关注目标和雄心转向重视行动和落实——是希望也是必要。

回顾本届大会第二周的活动,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演讲开场。这位卸任领导者以一位普通公民的身份与青年活动家站在了一起,他认为青年活动家们有理由失望,并鼓励年轻人要“保持愤怒与失望”,但要将这些愤怒与失望转化为推动应对气候危机挑战的动力。

《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这份宣言为前景并不明朗的谈判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国际媒体在对此宣言的报道中大都采用了“意外”、“惊喜”等词汇。毋庸置疑,中美两国,一个是排放总量第一,一个是人均排放量第一,双方联手承诺在接下来的10年中开展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危机对实现温控1.5度的目标成败至关重要。

实现1.5度目标需要人们的生活方式从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转变。

这份宣言给出了务实的行动计划,尤其强调在减少甲烷排放方面的行动计划:“双方计划在国家和次国家层面制定强化甲烷排放控制的额外措施;中方计划在其近期通报的国家自主贡献之外,制定一份全面、有力度的甲烷国家行动计划,争取在21世纪20年代取得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的显著效果。”中方的承诺是在国内已有的非二氧化碳减排的工作基础上做出的,已经开展的政策行动如下图所示。

本周在谈判场外的主题日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果。11月10日的交通主题日上,大会发布《关于零排放汽车和面包车的格拉斯哥宣言》,100多个国家政府、城市、州、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签署了此宣言,承诺在2035年前在主要市场、204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结束内燃机的销售。

11月11日是城市、区域及建筑环境主题日,北京作为C40城市联盟的城市之一参加了C40和Arup联合举办的“全球气候行动展” ,这一展览现场设在大会绿区同时也提供了在线观展平台。

COP26落下帷幕,保住全球温升控制在1.5度的承诺得到加强。推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在重点领域采取更积极更具体的行动,能直接带来减排效果,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基础。期待世界各国携手努力,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已经开始。

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始终积极建设性地参与各项议题谈判磋商,加强与各方对话交流和立场协调,并与美国联合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承诺继续共同努力,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坚定主张各方要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和“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制度安排,要求发达国家能够进一步兑现承诺,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中国代表团表示,将一如既往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多边进程,通过南南合作、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将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办。

定于11月12日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26次大会(COP26)延时到11月13日,各方最后磋商和协调冲刺,通过折衷让步达成共识文本

经过6年谈判《协定》第六条和透明度要求达成一致《巴黎协定》实施规则最终获得通过

缔约方首次同意分阶段压减淘汰未进行碳移除的煤电

各国同意2022年重新回顾并加强各自2030年减排目标,从2022年起每年举办政治圆桌会考虑发布一个全球进展报告并在2023年举行领导人峰会

对气候变化造成损失与损害的认识和回应较以往有提高

应对气候变化需各方加强合作,注重落实,履行承诺——访中国COP26代表团团长赵英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渐近尾声。中国COP26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中方希望与会各方在气候谈判中相向而行,力争在核心关键议题上达成共识,推动大会取得成功。

赵英民说,中国COP26代表团一直与各方保持着密切沟通和联系,“我们希望通过中国代表团富有建设性的沟通和磋商,能够为大会的成功贡献力量”。

他表示,COP26即将结束,中方希望各方能够继续相向而行,特别是发达国家要重视发展中国家长期关切的适应、资金等几个核心议题,同时切实履行早已作出的承诺,以此进一步建立互信、达成共识,从而推动大会取得成功。

赵英民指出,资金问题一直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关切,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早已明确发达国家要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用以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他说,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按照《巴黎协定》要求,已提出有力度的国家自主贡献;而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承诺的资金迟迟不到位。“两者相比,就显得很不合理,很不公平。”

他表示,资金问题是影响本次气候变化大会进程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之一。“发达国家依然没有体现出兑现承诺的诚意和信心。因此在这方面双方还在谈,但是目前看,仍然需要努力。”

赵英民表示,COP26各方谈判进入最后阶段,除了资金问题,在温控目标、适应问题以及《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这三个方面还存在难点和阻碍。

他强调,各方要完整、全面地落实《巴黎协定》,在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

“我们必须看到,应对气候变化已变成紧迫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基于科学、基于规则。”他说,这一规则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确定的有关原则和相关授权。“这是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基石,这一点是不应该被撼动的,否则我们难以实现共同目标。”

谈及中国和美国10日在COP26期间发布的《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下称《联合宣言》),赵英民表示,中美双方经过多次接触和密集会谈,共同努力达成《联合宣言》,在大会进入关键时刻发布,体现了双方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给COP26带来正能量。

他说,《联合宣言》受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称赞,认为这是一大惊喜,“为整个大会的谈判大家相向而行做出了榜样”。

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之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大会,各方对大会取得实质成果寄予厚望。

气候大会最后一刻达成协议 未来煤炭命运相关的一词打破僵局

财联社(上海,编辑齐林)讯,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已为时两周,虽然陆续有一些成果公布,但在当地时间周六晚上闭会之前几小时,谁也无法预测这次大会可以达成一份全面协议。最终印度提出的一项修改打破了僵局,近200个参会国家谈判代表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格拉斯哥气候协定》。

据此次大会的新闻公报,《格拉斯哥气候协定》将加快气候行动的步伐。所有国家都同意在2022年重新审视并加强从目前到2030年的排放目标,即国家自主贡献(NDC)。这将与年度政治圆桌会议相结合来审议全球进展报告;2023年还将召开领导人峰会。

经过6年的讨论,为《巴黎协定》实施提供指导方针的《巴黎规则手册》也于周六闭会前完成。这将使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得以全面实施。

为了响应民间社会和最易受气候影响国家的呼吁,这次缔约方会议首次同意采取行动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本次大会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等多个相关活动,就《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及《公约》附属机构下的国家自主贡献、市场机制、适应、资金、技术、透明度、应对措施等近百项议题开展谈判磋商,重点围绕《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全球气候目标及雄心力度等气候治理焦点问题展开对话。

COP26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的首次缔约方会议,各方普遍视其为气候多边进程关键节点。本次大会原定于2020年11月举行,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得不延期一年举行。

一字之差

在长达近两周的会议期内,与会国代表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就2030年前减少甲烷排放、停止森林砍伐达成协议;部分国家就停止使用煤炭作出承诺;450家金融机构声明支持清洁技术和能源转型,这些金融机构掌控着130万亿美元资产。

但参会国家在一系列问题上仍存在不少分歧:从富国应如何补偿穷国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而造成的损失,到究竟应要求各国多久更新一次减排承诺,在闭会前各方仍在展开着最后的拉锯战。

在周六临闭会前的最后一刻,作为世界上最大煤炭消费国之一的印度提出了其对化石燃料措辞的修改意见,从“逐步淘汰”(phase out)煤电改为“逐步减少”(phase down),最终这项修改得到全会同意,写入气候协定中。

未来是否尽快退出煤炭使用是这次气候大会的争论焦点之一,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并不希望因煤炭加速退出对当地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印度能源消费的70%来自煤炭,关闭火电厂并逐步转向绿色能源,对印度而言将是一项相当沉重且完成期限较漫长的任务。

印度环境和气候部长布彭德·亚达夫(Bhupender Yadav)在会上表示,有必要对该项协定进行修改,以反映“新兴经济体的国情”。

他抱怨说,在本次会议上,煤炭被“单独列出”,但同样作为化石燃料的石油或天然气却没有类似的逐步淘汰要求。

但一些发达国家对此项修改并不满意。欧盟特使弗朗斯•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表示,他对新的表述感到失望,“逐步淘汰煤炭的时间越长,对自然环境的负担就越大,对经济的负担就越大。”

煤炭时代终将结束

绿色和平组织(Green peace)的执行董事詹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对本次会议达成协定的评价是:好坏参半。

“他们改变了一个词,但他们无法改变这次COP会议发出的信号,即煤炭时代正在结束,”她说。“如果你是一家煤炭公司的高管,这次COP会议的结果很糟糕。”

在此次会议讨论中,发展中国家认为,那些富裕国家的过往碳排放对全球变暖负有主要责任,它们必须支付更多的费用,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碳足迹。所以,虽然格拉斯哥气候协定答应(promises)给予贫穷国家一些减碳补助,但并非十足保证。

本次会议承诺通过国际基金大幅增加资金支持,敦促发达国家到2025年将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增加一倍。

联合国下属一个委员会将于明年报告富裕国家在2020年之前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落实进展情况。另外,各国政府将在2022年、2024年和2026年分别召开会议,以讨论气候融资问题。然而,即使是每年1000亿美元能够到位,也远远低于贫穷国家的预算。

努力控制全球气温上升

2015 年,197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旨在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以内,同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的措施。而此次格拉斯哥会议,也是希望各国能够落实行动,切实保证该目标的完成。

据大会公报,大约两年前,当英国与意大利合作参加第26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时,净零目标仅覆盖全球30%的地区。但现在这个数字约为90%。同期,154个缔约方提交了新的国家减排目标,这些国家占全球排放量的80%。

但这些似乎仍不够阻挡地球的气温上升步伐。“气候行动追踪”(Climate Action Tracker)的研究表明,随着新承诺的全面实施,全球气温上升可能会控制在1.8摄氏度。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阿洛克·夏尔马表示,“我们现在可以可靠地说,我们保住了1.5摄氏度。但是,它的脉搏很微弱,只有我们信守承诺并将承诺转化为迅速行动,它才能生存下去。”

实现净零的七种路径

对于实现减排和净零的路径,全球各国政府都有多种路径可选择,例如:

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会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

抑制甲烷排放,甲烷是导致地球升温的有害气体之一,石油开采时的燃烧气体、填埋场垃圾焚烧和农业生产都会排放大量甲烷

转用可再生能源,风电和太阳能需要成为全球主要能源供应来源

放弃汽油和柴油及减少乘飞机旅行,实现路径包括绿色交通、机动车电力化,放弃车辆、船舶、飞机的汽柴油驱动方式

努力植树造林和停止砍伐森林,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主力军

碳捕捉和储存

提供财政援助帮助较贫穷国家适应气候变化

英国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间,延时了一天的格拉斯哥气候大会终于落下帷幕。随着大会主席夏尔马(Alok Sharma)敲响木槌,来自全球197个国家的外交官正式达成一项旨在加强气候行动的重要协议,称为《格拉斯哥气候公约》。

由于分歧严重,此时已经比原定的闭幕时间12号延迟了一天,才终于在燃煤使用、减少碳排放和资助脆弱国家等相关条款上艰难达成共识。

但戏剧性一直维持到最后一刻:在协议草案即将生效的时刻,以印度为首的国家代表提出了动议,将文本中关于燃煤使用的规定由“逐渐停止”(phase out)改为“逐渐减少”(phase down)。尽管有其他国家代表对此表达了失望,但并未投下否决票,大会最终通过了此项公约。

对减少燃煤使用的承诺在最后关头“缩水”,招致了不少批评。许多观察家称,《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是渐进式的进展,而不是遏制气候变化最坏影响所需的突破性时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称,《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但也“是一种妥协”,“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利益、矛盾和政治意愿状况”。他呼吁,现在是时候进入紧急模式了,因为“气候斗争是我们生命中的战斗,这场战斗必须获胜”。

里夫金办公室中国主任、气候专家吴昌华对界面新闻表示,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运作方式向来是“半杯满、半杯空”,愿景做不到百分之百都实现。公约的达成至少再一次验证了多边治理机制还是在发挥作用,并保住了几个重要的成果。

保住了1.5℃的可能性

吴昌华认为,《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最重要的成果首先是,让1.5℃的可能性“活了下来”(keep 1.5℃ alive)。

《巴黎协定》承诺,“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C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C之内”。在过去五六年间,大量科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保持在1.5℃以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英国作为主席国,希望推动将“保持在1.5℃以内“写入公约,但由于国情各异,它并未获得多数国家的支持。

在格拉斯哥大会之前,根据各国的承诺和对技术变化的预期,世界正处于2.7℃的变暖轨道上。格拉斯哥大会期间一些关键国家宣布的新减排承诺,可以将这一目标降低到2.4℃。更多的国家还宣布了长期的净零目标。例如,印度承诺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尼日利亚也承诺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此前,中国也已经宣布了“2030年之前碳达峰、2060年之前碳中和”的目标。

所以,尽管尚未将“保持在1.5℃以内”写入公约,但各方净零排放的措施都在朝着1.5℃的方向努力。《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达成的一个共识是,2022年召开COP27时,各国再将现有的NDC(国家自主贡献)评估一遍,以使全球努力跟1.5℃的目标更加靠拢。

《The Conversation》评论道,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进一步减排的大门是敞开的。《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的最终文本指出,目前的NDC远远没有达到1.5℃的要求。根据《巴黎协定》,新的气候计划需要每五年更新一次,这也是为什么格拉斯哥是《巴黎协定》之后最重要的一次COP的原因。但下一次更新NDC就变成只需要一年、而非五年,这进一步体现了气候行动的紧迫性,并有助于弥合各国在长期净零目标和短期减排计划之间的鸿沟。

“减缓”(mitigation)是英国今年作为COP主席国的四大目标之首。大会主席夏尔马称,“现在可以说,我们让1.5℃的承诺活了下来。但是,它的脉搏是微弱的,只有当我们履行承诺并转化为快速行动时,它才能存活。”

首次提及化石燃料 

另一项饱受关注的条款是关于化石燃料。《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指出,应逐步减少煤炭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补贴。最初的文本是“逐步停止使用燃煤”,由于印度、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最后时刻的动议,最终的文本变为“逐步减少使用燃煤”。

吴昌华认为,尽管化石燃料问题尚未彻底得到解决,但是被提到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这是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宣言中首次提到化石燃料,至少意味着谈论终结化石燃料的禁忌被打破了。

这也是缔约方首次统一分阶段压减淘汰未进行碳移除的煤电。IMF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各国对化石能源的补贴十分惊人。2015年,全球对化石行业的补贴是5.4万亿美元,而且一直还在增长,到去年已经达到5.9万亿美元。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说法,到2030年,碳排放必须比2010年的水平下降45%,才有可能保持住1.5C的温升目标。2020年因疫情封锁而出现短暂的出行量暴跌之后,各国又开始恢复使用化石燃料的习惯,明年的排放量将再次上升,或将达到创纪录水平。

钱从哪儿来仍是难题

关于钱的讨论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遭遇了一些挫折。

发达国家对排放负有历史责任,但气候变化的后果却常由最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来承担。发展中国家一直在呼吁发达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它们应对诸如海平面上升导致国土被淹等危机。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然而OECD最近的统计显示,到2019年为止,该目标仅完成了80%。不少观察家认为,真实的执行情况比这个数字更糟。

大会主席夏尔马表示,这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有望在2023年实现。

多年以来,关于“损失和损害”(loss and damage)的讨论也一直在气候大会里上演。富国一直不愿意同意为“损失和损害”提供资金的任何机制,部分原因是,一些辩论是以“赔偿”为框架的,而富国不能接受这种说法。在格拉斯哥的会场,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否决了建立一个新的“格拉斯哥损失和损害基金”的提议。

但另一方面,对“气候适应”(adaptation)的资助获得了一些进展。

“减缓”(mitigation)主要是指减少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并阻止气候变化的发生。而“适应”主要是基于气候变化已经发生的改变、从而需要国家和社会增强自身能力去应对风险的行为。但在实际资助时,资金往往主要给到减缓、而非适应。

OECD的报告发现,2019年,在发达国家给到发展中国家的800亿美元中,只有20%是给到了气候适应相关的项目。《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提出,资助在理论上应该减缓、适应均分。它还敦促富国,至少将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用于适应气候变化的集体资金增加一倍。

或为碳交易铺平道路

格拉斯哥的谈判涵盖了大量《巴黎协定》尚未敲定的技术细节,其中第六条是最受关注的谈判之一。

第六条有关如何建立全球性的市场机制。各方就关于市场和非市场的碳交易方法,特别是跨境的碳交易、透明度要求等进行了一系列曲折的谈判,终于在六年后达成一致。尽管仍然存在不足,但比较大的漏洞暂时被堵住了,也为一个全球性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铺平了道路。这也意味着《巴黎协定》的实施规则最终获得通过。

热门推荐
  • EEXI、EEDI、EEOI、CII、AER,这篇统统讲清楚

      伦敦时间2020年11月17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5届会议(MEPC 75)正式批准了关于航运减排短期措施的MARPOL附则......

    03-16    来源:石珣 中国船检

    分享
  • 关于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籍国

      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航运公司正常运营,妥善解决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的在船船员换班困难问题,保护船员劳动权益......

    03-1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分享
  • 船员服务簿那些事,您理解了吗?

      随着《船员条例》的修订、船员任解职的取消和服务簿资历系统维护方式的变化,船员朋友们一定想对船员服务簿法律属性、......

    07-15    来源:青岛海事

    分享
  • 新规来袭!《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

      新规来袭!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规则) 40-20修正案即将强制实施!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简称《IMDG规则......

    05-16    来源:陈维工作室 浦东海事

    分享
  • 船舶无线电业务办理指南 ——船舶MMSI、

      一、 什么是MMSI码? 水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Maritime Mobile Service Identify,简称MMSI)是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在其无线电信道上......

    10-08    来源:连云港海事

    分享
  • 联合国发布《2020全球海运发展评述报告》

      近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UNCTAD)发布《2020全球海运发展评述报告》。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全球各国之间的相......

    01-11    来源:航运运价交易SSEFC

    分享
  • IHM实施及其规定

      2020年12月31日起国际航行的船舶进入欧盟港口强制执行IHM的规定,IHM是Inventory of Hazardous Materials的缩写,取得船级社认可并签发......

    09-08    来源:Capt.Jin 我的航海世界

    分享
  • 海事局【公开题库】下载途径(一)

      11月1号海事局平台上公布了各职位各科的几套示例卷,公布的示例卷是应对当前疫情影响船员人数的一个措施,公布了一部分......

    11-04    来源: 海事综合服务平台

    分享
  • 解读《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

      智慧危课堂,开课啦! 大家好,我是智慧危课堂的老师小V,今天起,我们的智慧危课堂就要正式开课啦! 智慧危课堂是由青......

    01-04    来源:青岛海事

    分享
  • 中国加入有效的国际海事公约一览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示意 从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公约以及我国立法借鉴的公约看,时间上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加入公约时......

    09-23    来源:国际航运法律研究

    分享
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