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注 bunkering
从移动加注船、加注趸船、槽罐加注车及岸基码头将 LNG 燃料传输至受注船的作业过程。
加注系统 bunkering system
由驳运设备、增压装置(如设有)、连接设备及相关管路等组成用于 LNG 燃料加注的一套系统。
作业区域 operation area
加注作业活动的区域。
紧急关闭系统 emergency shutdown system (ESD)
通过就地或远程操作将液化天然气从一点与其它部分断开的系统。
法 规 要 求
● 船舶应配有安全可靠的便携式通信设施(如配备适当数量、防爆等级与其所使用的环境相适应的便携式甚高频无线电话等),用于加注作业时与加注方之间的通讯。
● 如LNG加注作业与客船登/离船、货物装载/卸载、车辆滚上/滚下操作同步进行,应对同步操作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进行评估,且风险评估报告应经船舶检验机构认可。
● 燃料泄漏时,周围的船体或甲板结构不应遭受无法接受的冷却降温(对于LNG加注,应设有防止在加注过程中LNG泄漏到周围船体或甲板上使其造成低温损伤的措施,如水幕、防护罩等)。
● 在LNG加注接头和任何可能泄露的位置的下方应设置集液盘,集液盘应设有安全处置泄漏的措施(如通过一根向下并靠近水面的排放管排出舷外)。
● 应有适当措施释放管路中的压力并排空泵的吸口和加注管路中的液体,液体应被排放至燃料舱或其他适当的位置。
● 对于承受燃料舱压力或承受燃料泵或蒸汽压缩机排放压力的软管,应按其爆破压力进行设计,此压力应不小于燃料加注期间软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5倍。
● 加注站的接头应为干式断开型,并配备附加的安全干式拉断阀/自封式快速释放装置,接头应为标准型。
● 应设有用惰性气体吹扫燃料加注管路的装置。
● 每一加注管路靠近通岸接头处应串联安装1个手动截止阀和1个遥控截止阀,或1个手动操作和遥控的组合阀。应能在燃料加注作业的控制位置和/或其他安全位置操作遥控阀。
● 如加注管路的布置存在交叉情况,则应设置适当的隔离装置以确保不会有燃料被意外驳运至未用于加注作业的船舶一侧。
● 加注总管应设有过滤装置。
● 如加注管路穿过围蔽处所,则其应被环围在通风导管内。加注过程中应进行持续通风和气体探测,如通风失效或在通风导管中探测到气体,则应在加注控制位置发出声光报警。
● LNG燃料舱在实际装载温度下的装载极限不应超过下列计算值:
LL(装载极限)=FL(充装极限)ρR(在基准温度下燃料的相对密度)/ρL(在装载温度下燃料的相对密度)
● 如燃料舱的绝热和位置使得外部失火导致舱内液化气被加热的概率极小,则经船舶检验机构批准后可允许装载极限大于使用基准温度计算出的值,但不得超过95%。此规定同样适用于安装了第二套压力维持系统的情况,但是压力仅由用气设备维持/控制的除外。
受注船操作流程实例
水上加注站对受注船加注,受注船的操作流程:
(1)操作前准备:充装操作前,用户应按船用 LNG 燃料装置使用说明检查各相关阀门处于正确的开关状态;
(2)进入充装:同时按下控制柜面板“现场启动”和“确认选择”按钮;操作界面弹出警示窗口,再次按下“确认选择”按钮后,进入充装操作界面;
(3)选择充装站:如现场 LNG 燃料供应商将充装装置连接在主充装站,就将控制柜面板旋钮调至“主站充装”,这时,现场的主站充装控制箱得电自动开机;如充装装置连接在辅充装站,就将控制柜面板旋钮调至“辅站充装”,辅站控制箱得电自动开机;
(4)充装开始:按下充装控制箱的“充装启动”按钮,控制柜自动完成充装流程的控制动作;启动冷箱风机,打开进液阀、顶部进液阀,液位到设定值时,打开底部进液阀,开始充装;
(5)充装停止:加注完成或收到充装停止或暂停指示后,按下“充装停止”按钮;停止冷箱风机,关闭进液阀、顶部进液阀、底部进液阀,停止充装;
(6)收回现场控制:充装流程结束,按下控制柜面板“现场停止”按钮,控制柜自动关闭现场充装控制箱电源,返回主界面。
(7)现场急停:现场按下“急停”按钮,系统停止充装作业,并锁定,恢复后,按“报警复位”按钮解锁。
#NEXT
随着国家大气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家财税政策扶持力度的增大和天然气充注站点的增加,虽然我国天然气动力船舶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洋山港海事局将密切跟踪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做好新型动力船舶的监督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绿色航运安全快速发展。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推出“LNG燃料动力船舶法规知识解读”推送,敬请期待!
03-16 来源:石珣 中国船检
03-1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07-15 来源:青岛海事
05-16 来源:陈维工作室 浦东海事
10-0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1-11 来源:航运运价交易SSEFC
09-08 来源:Capt.Jin 我的航海世界
11-04 来源: 海事综合服务平台
01-04 来源:青岛海事
09-23 来源:国际航运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