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疫情不懈怠,守护安宁不放松——中国引航员群体战疫事迹
中国引航协会 陆悦铭 上海港引航站 金佳乐 王晶
在我国对外开放沿海港口、长江等水域,有一群忙碌的身影,常伴着黎明的曙光或朦胧的夜色,为船舶指引方向和操纵船舶靠离泊等,他们就是中国引航员。他们的宗旨是维护主权,保障安全,精心引领,服务港航。他们的使命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船舶航行和港口设施安全,承担维护港口航道环境和水域清洁的职责。当中外船舶抵达我国领海或接近港口后,第一个登船迎接的是他们;完成货物装卸作业后,送走它的最后一人也是他们,因此他们也被誉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尤其是去年3月初开始,境外疫情快速蔓延后,中国引航员一直奋斗在水上国门“防输入”战疫第一线,历经艰难,功勋卓著。在大疫之年,安全引领中外船舶近38万艘次,其中,引领中高风险疫情船舶近13万艘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中国海运物流链始终畅通和港口生产正常运转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引领船舶进出港高强度、高密度、高风险的条件下,创造了既没有一名引航员被感染、也没有一名引航员将病毒带上岸的奇迹,为中华民族向世界交出的优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答卷贡献引航力量。在全国只有2400余名引航员的小众群体里,共涌现出1个全国文明单位,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22个省部级文明单位、战疫先进集体和38名先进个人。
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社、英文版中国日报、中国交通报和中国港口杂志等中央媒体先后40余次聚焦引航战疫。中央电视台曾在同一天用4个栏目报道中国引航抗疫,央视、央视频移动网等媒体报道多达18次。人民日报在7月11日特发的“人民视频”《中国航海日,致敬水上国门第一人》中,高度肯定中国引航员在我国海运发展中的崇高地位和战疫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超过90%是海上运输完成的,引航是船舶海上运输的起点和终点,其“最后一公里”更是港航生产中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疫情暴发的初期,国际航空一度中断,海上运输成为防疫抗疫、进出口贸易和民生等物资的主渠道,船舶引航的关键作用更显突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引航员逆向集结、火速返岗,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昼夜不息抢运抗疫物资和重要民生物资。引航员戴口罩登中外船舶时使用舱外楼梯,不经过船员生活区;在引航时,减少与船员接触,保持社交距离;自带水杯和点心,不在船上餐饮和住宿……为的是不给船员、乘客留下安全隐患。
引航员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既不能像军人那样随时随地整编,也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全国统一调配、互相支援。为保障疫情期间海上物资的高效运转,为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各引航机构积极发挥保障作用,疫情防控与引航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努力将疫情对企业、港航生产、人民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加强举措严防疫情扩散,阻断病毒海上传播渠道,把2020春节过成引航史上最繁忙的春节。到3月份引航艘次达到同期的90%,到6月份基本达到同期水平,成为全国复工复产先锋。
随着疫情在境外蔓延,“外防输入”成为我国的疫情防控重点。引航员登船引航时,无法避免与外国船员的近距离接触,在已有船员确诊情况下,引航员登船引航成为海上防疫的难点。中国引航协会及时发布《关于防控被引船输入性新冠肺炎风险的应对措施》、组织24名资深引航员编辑《引航员防控新冠肺炎英语手册》、协助部水运局编写《港口及其一线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等,全面指导各引航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引航机构不能因疫情影响而停止引航、影响港航生产。为此,大多数引航机构成立党员先锋队、引航专班或突击队,专门引领疫情重点船舶。他们住在隔离点,工作在引航一线。长江引航中心一名引航员连续80天未曾回家;宁波一名引航员因所引领船舶的船员中有核酸检测阳性或疑似病例,先后8次被隔离,隔离结束后仍然奋斗在战疫第一线。
二、发扬了超常付出的艰苦奋斗精神
引航员登船战疫与其他行业战疫不一样,一是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自己被感染,保持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来之不易成果;二是要服务港航,确保船舶、港口及设施安全;三是要助力复工复产,加速提高船舶进出港效率,因此承担了超高的压力和风险,付出了超常的艰苦,作出了倾力的奉献。
新冠肺炎突如其来,引航战疫没有可借鉴的经验,特别是没有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和必要的后备队伍,所有的困难和责任都要靠自己扛。如在疫情防控最严峻时刻,多地用封村、堵路防疫情,严重影响引航员出行,尽管有上级机关协调,但还是有部分引航员滞留在港区;有部分引航员必须“绕圈子”才能进港区,比平时多花两个小时在路上等,以牺牲个人大量休息时间来确保船舶准时进出港口。在落实“外防输入”作为重点任务时,引航员全程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不在船上就餐、休息和如厕,一般船舶的引航时间短的需要二至三个小时、大部分是四至五个小时、长的是七至八个小时,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在夏日炎炎或寒风凛冽的季节,穿戴全套防护用品的引航员在驾驶台外几个小时引航,各种的艰辛自是不言而喻,有引航员全身湿透几近虚脱,也有引航员寒风侵肌几近冻僵。遇到被引船船员核酸检测阳性或有疑似病例时,还必须去隔离点,近在咫尺的家不能回,对家里的林林总总无暇顾及。南通沿海港区引航站一名引航员父亲病危不能床前尽孝,送老人最后一程。江阴引航站一名青年引航员的妻子生孩子时,不能陪伴在身边……全程穿戴防护用品的他们,饿了忍一忍,撑不下去就在驾驶台外吃自带点心;累了靠一靠,不是单人引航时就到驾驶台外的角落打个盹。
船舶引航本是世界第三高危职业。新冠疫情又使引航工作的风险性极大增加。首先,穿戴全套防护用品的引航员登船引航,大大增加了攀爬引航梯的难度,增加了登船时的安全风险;其次,疫情防控的最好办法是人员隔离,但引航员必须与外国籍船长协同工作,戴着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进行交流和发布引航口令,给安全引航带来新的风险;最后是“驾驶台外引航法”虽然远离了船员,但影响了驾驶台内助航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利用,增加了引航安全风险,需要引航员付出更多的艰苦劳动。
引航既不能像机场那样筛选旅客,将体温异常的旅客拦在机场外;也不能像对触发航班熔断条件的航班,采取的熔断措施。因我国的海关检疫绝大部分在船舶靠泊后进行。引航员既不能筛选船舶,也不能对靠泊后实施检疫发现船员核酸检测阳性的船公司采取的熔断措施,所以引航员的疫情感染风险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引航员战疫,目前还没到休整的时机。因为部分引航员引领了疫情高风险船舶后需要去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其引航任务则由其他引航员执行,使得引航机构的人手捉襟见肘,要求他们连续作战、长期处于满负荷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上海港引航站最多的时候,有三十余名引航员滞留在隔离点等待被引船船员的核酸检测结果,或需要隔离14天并做核酸检测两次,但是他们毫无怨言。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中国引航员践行使命、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体现的是共产党员坚守初心、冲锋在前的党性修养。
三、奉献了中国人的大爱真情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大爱、最有家国情怀的民族。绝大部分引航机构有结对帮扶对象和开展献爱心等活动,让城乡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疫情初期,志愿者在进社区协助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封禁小区居民进行安抚并主动为其代买药品、蔬菜等生活物资;积极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帮助。在得知长江航运总医院发出爱心捐赠公告后,引航协会向该院捐款十万元。因防控形势严峻,部分地区血站献血量降低、库存告急,闻讯后,全国各引航机构纷纷响应,有121名引航员无偿献血,同时也向湖北地区疫情防控捐款近76万元。上海港引航站在去年八月份的一次献爱心活动中,共捐款23.9万元。
去年3月,由中国引航协会参与编制的《港口及其一线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经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推荐给国际海事组织(IMO),IMO发布第4221号通函,向所有成员国、联系会员、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推荐这份《指南》,指导全球航运业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疫情期间,远洋船员不可避免要接触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作人员,所以加强他们的防疫知识和技能学习是当务之急。引航协会携手中国航海学会,组织业内众多一线高级引航员、远洋船长和行业专家,在《引航员防控新冠肺炎英语手册》的基础上,加班加点对内容进行扩充改编和完善,编制完成了《船舶驾引人员防控新冠肺炎英语手册》,并去年4月1日,正式开启《船舶驾引人员防控新冠肺炎英语手册》线上下载通道,助力远洋船舶驾驶员及相关人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参考和便利。该《手册》不仅仅得到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引航协会的高度认可,被放在他们的网站上供相关组织和人员下载;还受到英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多国行业协会和航海界人士的好评。
去年4月22日,上海港引航站接到紧急申请,一艘来自疫情高风险港口的外轮急需要进港,因该轮一名船员生命垂危,情况十分危急。在严防疫情输入的关键时期,既要有效实施人道主义救援,又要面临被感染的风险。该站引航科党总支第二支部书记临危受命,顾不上吃一口早饭,就立刻穿上全套防护用品奔赴一线。登船后,他了解到该船员已经亡故。面对未知的病因,在接下来五个半小时的引航工作中,他全然不顾“闷”在防护服中的衬衣早已全部湿透,更顾不上饥和渴,直至将该船安全引领至宝山北锚地,赢得船方的高度赞誉。
去年8月6日,来自疫情严重国家的某轮有一名船员出现恶心、呕吐、下肢水肿等症状,还6天未进食,情况紧急,急需上岸治疗。日照港一名党员引航员主动请缨执行该轮引领任务。在做好严格防护的情况下,他发挥技术优势,尽量压缩靠泊时间,为救治船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当呼啸的救护车渐渐远去,他才意识到汗水已经浸透了他所有的衣服。事后,船公司专门送来了感谢信。
四、防范疫情不懈怠,守护安宁不放松
去年底,疫情在境外肆虐,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增加势头居高不下,船员被感染越来越多,引航员被隔离的人数和频次增加,中国引航战疫到了最困难的时候。交通运输部各级领导关心关怀引航员,除了为一线引航员提供急需的防疫物品外,还及时完善港口疫情防控机制,对引航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专业指导,为引航员解压减负。国务院将引航员作为高危人群优先安排接种新冠疫苗,更使全体引航员倍受鼓舞。目前,全体引航员都接种了新冠疫苗。大家明白,为全体引航员优先安排接种新冠疫苗,一方面是保护引航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是有利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利于我国国门的疫情防控。由于全世界对远洋船员尤其是非本国籍船员离船都加强了防控措施,为船舶换员带来了很多困难,船员超期服役严重,影响了船员正常的心态和生态,一定程度影响了引航安全;远洋船员接种疫苗的比例还较低,存在一定的疫情传播风险,尽管我们的引航员接种了疫苗,但没有任何一个疫苗的保护率达到百分之百,接种疫苗仅仅降低了感染的风险。因此,引航员的防护措施不减,仍然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毫不松懈抓好各项常态化防控工作;继续维持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穿防护服、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继续做好引航员工作结束后的消杀工作,包括引航员接送车船、待工场所的清洁消毒,使用过的防护服和口罩及手套等废弃物品妥善处理等,实现人和物同水平防控,不让病毒有“见缝插针”机会。三月底,一场罕见大雾侵扰上海港数天,封港给港航和引航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有18艘船舶不得不就地抛锚等待,完成装卸作业的船舶只能在码头上等待开航。上海港引航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要求就地抛锚等待的引航员按防疫要求,认真在船值守,确保船舶锚泊安全。同时调派另一批引航员在拖轮上待命,待视线稍有好转即上船轮换。尽管如此,第一批引航员是在船值守近20小时后才轮换;仍然有4名引领出口船舶的引航员因不符合轮换条件,穿着防护服在船值守近36小时。另一方面,组织开航的引航员在码头边的引航接送车辆里待命,等待封港结束即可登轮开船,其间也采用了轮换的模式,努力将大雾对引航员人身安全、港航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上海港引航员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战疫行动,得到了港航各界的高度评价。
全体中国引航员自觉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时刻准备着迎接更长时间、更加严峻的考验,纷纷表示,将以钢铁般的意志,忠实履行对交通运输部领导的庄重承诺,“坚决守住水上国门战疫第一线,当好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世界疫情不灭,中国引航不退。”
06-1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24 来源:江苏海事发布
10-13 来源:信德海事网 苏婉
02-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9-2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连云港海事
05-1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9-26 来源:中国航海学会
09-28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