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线上线下国际船员换班联合查验,从“两地奔波”到“一站通关”,万名船员通关“加速度”

10月28日,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全国首个线上线下式“国际换班船员联合查验中心”正式启用。启用现场,多名换班船员在联合查验中心,经黄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与黄岛海关线上线下联合查验,不到10分钟即完成从身份核验到通关放行全流程。
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为全球第四大港、全国第二大外贸口岸,是国际领先的综合性港口,外贸航线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年均出入境(港)船舶1.8万余艘次、出入境(港)人员38万余人次,提升国际航行船舶换班船员的通关体验,对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展示大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班轮船员,以前下船换班,要带着行李跑两个地方,路上折腾,查验还要重复开包,至少要2个小时以上,真的很耗时。”作为新通道的首个体验者,船员冀泽起表示,“现在有了联合查验中心,一次性搞定,感觉太不一样了。”
这一变化得益于黄岛边检站与黄岛海关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要求,双方通过签订《联合监管协作机制》,全国首创“线下共同查验、线上协同支撑”的一体化监管模式,在简化审批流程、缩短通关时间、节省往返次数等方面上下功夫、出实招,船员换班整体时间将由原来的2-3小时压缩至1小时以内。
在新启用的联合查验中心,边检民警和海关关员共同负责现场实物查验,线上,则是通过自主研发的换班船员信息申报系统,双方共同完成船员信息申报和行李物品的预警研判。记者在现场看到,船员只需“一次开包”,双方查验人员即可同步完成检查,行李物品查验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这一数据较传统换班模式节省时间超70%。
“这个联合查验中心,是我们与边检深化联防联控的重要实践。我们依托科技装备实现精准查验,同时把通关时间降了下来,把服务温度提了上去,让船员少跑路、早团聚,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注入实实在在的动力。”黄岛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赖凡介绍。
目前,换班中心已配备生物信息采集仪、X光机、爆炸物毒品检测仪、手持式辐射探测仪、稀土永磁体检测仪等必要设备,同时创新运用电子铅封与线上信息推送机制,实现对船员及行李从“离船”到“放行”的全流程可溯可控。
“这不仅是时间上的节省,更是服务理念的升级。”黄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处长落伟表示,“我们关检双方通过深度协作,全面增强了口岸综合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彻底打通船员换班‘最后一公里’。”
据测算,2026年,黄岛口岸国际换班船员联合查验中心预计服务换班船员将超1.8万人次,将极大便利国际船员在青岛的休整、换班和消费,对于提升青岛国际航运综合服务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航运枢纽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