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Saverys家族再次加码青岛北海造船
2025年,比利时最古老的航运家族Saverys极其活跃。完成了对Golden Ocean的并购、携手MOL打造全球首批氨燃料船,近日,比利时航运集团CMB.Tech再次将绿色战略落地中国。
据信德海事获悉,该公司已选定青岛北海造船为其建造2艘氨燃料预留设计的超大型油轮(VLCC),预计于2028年交付,并正就追加在韩国订造4艘苏伊士型船进行洽谈。CMB.Tech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其“氨时代舰队”布局。
VLCC设计图
再选北海,CMB加注氨燃料油轮
据船舶经纪和市场消息人士透露,CMB.Tech已确认在中国船厂青岛北海订造2艘传统燃料但氨燃料预留设计的VLCC。虽然每艘船的具体价格尚未公开,但据克拉克森目前的造船参数,VLCC 新船的报价约为1.25亿美元,苏伊士型油轮约为8600万美元。而据BRS最新一期油轮周报显示,造船价格将更高,一艘VLCC的价格为1.28亿美元。
市场普遍预计,若升级至氨双燃料系统,每艘将增加1千万美元成本。
此外,加上在韩国船厂洽谈的四艘苏伊士油轮,若这些订单全部落地,总价值最高为6.2亿美元。
据悉,这批VLCC新船将于2028年上半年交付,而青岛北海也因此前为CMB.Tech建造21万吨Newcastlemax氨燃料船而成为其首选合作对象。
据克拉克森为信德海事提供的数据显示,青岛北海造船与CMB合作多年,一直是CMB信赖的船厂之一,目前其在青岛北海造船建造订单共有19艘,若加上最新的2艘,共计21艘船,船型包括14艘21000DWT的纽卡斯尔型干散货船。以及5艘31.9万DWT的油轮。
民船中心”CSDC启明星-31.9万载重吨VLCC”
不再迷信“纯玩家”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订单正值CMB.Tech完成对挪威干散货巨头Golden Ocean的并购,合并后公司船队数量达250艘,总估值超过11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21大船东(Clarksons数据)。具体见总船数达250艘!比利时船王来了!
CMB.Tech CEO Alexander Saverys曾在与信德海事的专访中直言,公司已不再迷信“纯玩家”模式,而是将扩大在油轮、干散货、集装箱、化学品船和风电服务船五大板块全面布局,形成多元化抗周期组合,并将绿色技术贯穿全船队。(详情见:→近日,我们专访了这位拥有250船的大船东!)
据克拉克森数据显示,机遇多元化战略,CMB所覆盖的订单类型广泛,共有46艘新船订单,包括化学品船、油轮、干散货船、件杂货船、风电运维船等等。
坚定支持中国造船业和新能源产业
针对美国正在推进的《301调查》及对中国造船产业施压的背景,Saverys在专访中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因此改变与中国的合作方向。中国不仅在造船方面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未来燃料领域也是关键一环。”
他指出,CMB.TECH的多艘新船正在中国建造,包括氨燃料船、预留改装空间的新型Cape船等。“我们在中国有很多优秀的造船合作伙伴,他们有能力、有经验,也有成本优势。”
在燃料合作方面,Saverys也透露CMB.TECH正在与中国企业探讨氨燃料的联合生产、供应与投资可能性。“中国的能源体系和政策支持为氨燃料的成本下降提供了保障,我们非常期待深化合作。”
坚定选择氨燃料
早在今年3月,CMB.Tech便联合日本商船三井(MOL),宣布共同打造9艘氨燃料船舶,其中3艘为Newcastlemax散货船,由青岛北海建造;另6艘为化学品船,将由招商工业扬州金陵承建。
CMB.Tech还与澳大利亚资源公司Fortescue签署长期氨燃料租船协议,并积极与中国能源企业展开氨燃料联合开发、供应与投资合作。
Saverys明确表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也是未来绿色燃料的关键提供者。我们与中国的合作只会越来越深。”
从干散货到油轮,从并购整合到船厂下单,CMB.Tech正以一种极具战略定力的方式,打造属于“下一代能源时代”的船东模板。而青岛北海造船,正借助这场“氨燃料革命”,不断巩固其在氨燃料船舶建造领域的龙头地位。
CMB.Tech的氨战略传递出的信号十分清晰:“真正的绿色航运,不是概念,是订单。”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