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24年全世界范围内的集装箱船建造热潮已过(详情:→创纪录!2024集装箱船新船订单量达4400000TEU!)。不过刚进入2025年,全球集装箱航运业正迎来新一轮造船热潮,根据最新的一系列消息,德国船东Peter Döhle、法国班轮巨头CMA CGM、台湾的万海航运以及希腊船王George Economou旗下的TMS集团纷纷下达新船订单。并且这些订单显示出行业正加速向LNG(液化天然气)和甲醇双燃料等环保技术转型,以应对全球去碳化的趋势并提升运营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GSI过去主要专注于传统动力船舶,近年来通过为地中海航运(MSC)建造九艘16,616 TEU的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正式进军集装箱船领域。此次Peter Döhle的潜在订单无疑将进一步巩固GSI在全球集装箱船市场的地位,尤其是在LNG双燃料领域的技术实力。
如果此次五艘新船订单全部落实,Peter Döhle的新造船项目总数将增至九艘,总运力接近10万TEU,展示出其在环保航运领域的战略布局。
CMA CGM订购紧凑型18,000 TEU LNG动力集装箱船
再如信德海事网此前报道《12艘18000 TEU!25亿美元的大单签了!》,法国航运巨头CMA CGM与韩国现代重工(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HHI)签订了一项重大订单,订购12艘LNG动力的紧凑型18,000 TEU集装箱船。每艘船的造价约为2.1536亿美元,总订单价值接近26亿美元。
这些被称为“PNPX”型的新船将采用22舱22排的布局,船长约366米,船宽56米。相比传统动力的同尺寸船舶(可装载18,300 TEU),LNG双燃料版本的装载能力约为17,800 TEU,减少的500 TEU主要由于LNG燃料舱占用了部分货舱空间。
CMA CGM此次投资反映了其致力于船队现代化、提升燃油效率和减少碳排放的战略方向。这种紧凑型设计的载箱量接近首代“巨型船”(如马士基的EEE级),但在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适应了全球贸易结构的新变化。
万海航运与台船国际(CSBC)扩大甲醇动力船队
这一系列订单表明,万海正积极通过技术升级和环保投资来增强其全球竞争力,以应对不断收紧的国际航运环保法规。
希腊船王George Economou的TMS集团订购6+4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
再如信德海事网近日报道《10艘大单!希腊船王进军集装箱市场第二单,舟山长宏船厂到手!》希腊航运大亨George Economou旗下的TMS集团已与中国舟山长宏国际船厂(ZCIS)达成协议,订购六艘11,400 TEU的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并保留四艘姊妹船的追加选项。每艘船的造价约为1.4亿美元,计划于2027年末至2028年底交付。
此次订单是Economou自重新进入集装箱航运市场以来的第二笔,也是最大的一笔投资。2024年11月,TMS曾向韩国HJ造船(HJ Shipbuilding & Construction)订购了四艘7,900 TEU的甲醇预留动力集装箱船,这些船舶将长期租赁给以色列的ZIM航运,租金据称超过每天40,000美元。
据悉,ZCIS计划租赁曾属于金海重工的造船设施,以满足这批新船的建造需求。这不仅展示了中国船厂在全球造船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中国造船业在环保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
LNG继续成为主流选择
根据DNV(挪威船级社)的数据,集装箱船仍是采用替代燃料的主力船型,现有和在建的可使用LNG或甲醇的船舶数量已接近700艘,另有少部分以氨或氢为燃料。
DNV表示,2025年1月延续了2024年下半年LNG作为燃料的趋势,当前订单仍以LNG为主。DNV海事全球减碳总监Jason Stefanatos指出,虽然1月订单数(上述达飞12艘)偏少,但2024年曾创下破纪录的订单量,整体前景依旧乐观。此外,除了LNG和甲醇市场日渐成熟,船东也在多样化选择新燃料,比如氨,以满足货主及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再说回来,Peter Döhle、CMA CGM、万海航运和TMS集团的大手笔投资不仅反映了他们对市场前景的信心,也标志着航运业正加速向低碳、智能化和高效能的未来迈进。在全球贸易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这些新船将成为未来航运竞争的新焦点。
以下是调整后的表格, 船舶大小(TEU)已放置在船厂和 艘数之间,方便您复制使用:
如需进一步调整或补充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