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的造船人
高智船舶 李胜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是8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辛弃疾在他的 《青玉案•元夕》一诗里描绘当年元宵节夜晚火树银花,人头攒动的狂欢景象。
告别2016年的至暗时刻,中国造船业在疫情之后再次登上世界造船顶峰。以2023年为例,全世界新投入运营的船舶50%以上为中国制造。全球30强造船企业中有20家来自中国。被誉为国际造船界三颗明珠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和豪华邮轮分别在2008年,2012年和2023年被中国造船人摘取,至此中国成为全球现阶段唯一能建造这三种最高端最复杂船型的国家。此时此景,用火树银花,通宵狂欢来形容中国造船人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可参考:中国造船,世界第一!2023年中国船舶工业数据发布)
然而,就在8年前中国造船业还深处产业低谷,造船人那种孤独无助,苦苦挣扎的情景出现在各种媒体。
国际上公认造船业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中国造船业自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加入WTO以后,与其它工业一样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全球产业分工。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产业全球化的加剧,中国造船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可喜变化。从1983年全国造船产量规模不如韩国现代重工一家船厂的产量到如今中国江苏省一个县级市造船产量超过日本全国产量的惊人变化。
然而,40年间中国造船业并非一路高歌猛进,而是随着国际航运周期有起有落,波浪向前发展。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重创国际航运业的后果显现,中国造船业出现产能过剩,订单锐减,船厂入不敷出现象。以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上市公司镕盛重工,舜天船舶,江苏东方重工和浙江东方造船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船企相继退市或倒闭。船厂数量从2008年高峰时的大约800多家跌落到2016年最低谷时期的不足200家。中间虽有过几次涨幅,如2013年曾被业界称为小阳春。但总的来说造船市场依然没有强劲复苏。
经历多次周期阵痛的中国造船人坚信市场总有一天会好起来,但这一次造船业复苏对业界专家来说有三个没想到:
第一,以新冠疫情为转机:2020年初爆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本平稳的全球供应链体系。首先是美国西海岸两大最重要港口- 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发生港口拥堵,大量集装箱空箱滞留美西无法收回,导致亚洲驶往美西方向的集装箱运费飙升,这一方面归咎于美西各港口装卸效率低,仓储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港口集装箱卡车和司机人员由于疫情原因调配跟不上节奏。疫情初期,来自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的装满了电子产品和健身器材的集装箱货船源源不断地涌向美西, 高峰时有几百艘船不能进港靠岸卸货,导致全球运力紧张。2021年3月份发生的苏伊士运河巨型集装箱船堵塞事件也起了不小的推波助澜作用。本来专家们以为新冠肺炎会导致国际航运需求进一步萎缩,没想到运费就此飞速上扬。二手集装箱船更是炙手可热。接着是二手散货船和油轮。这波海运运费上涨势头很快就传导到造船业。就在2018年和2019年众多造船厂面临订单不足,春节提前放假或延长假期已成常态情形下,本来以为造船市场还会继续下探,没想到造船业复苏竟然在全球人员往来几乎停滞的2020年悄然来到。
第二, 大小船厂全面受益:国有和民营大型船厂是本轮行情上涨的最大受益者。国内外船东特别是以希腊和丹麦为首的国外买家大举订造巨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油轮和散货船的同时,国际知名的挪威和德国船东也积极跟进,大批量订造载重吨从几千吨至一万多吨的中小型化学品船和散杂货及多用途船。全国能建造大型油轮和散货船的船厂订单已排到2028年。中小型船舶订单也排至2027年。现在许多船厂已经开始“挑肥拣瘦”,实施新船订单三不接:1)船东之前信誉不好的不接;2)订单批量太少的不接;3)单船盈利不高的不接。眼前很多船厂的经营状况很像2008年之前。 船厂办公大楼门前停满了小汽车,前来洽谈业务的船东和供应商络绎不绝。船厂大门前小饭店云集,工厂宿舍楼住满了家在外地的本厂职工和外包工。上下班时船厂门口马达轰鸣,摩托车和汽车蜂拥而入的繁忙景象再现。
某船厂外停满小汽车和摩托车
第三, 持续时间可能更长:2008年金融危机幸存下来的船厂可能会比之前任何一次市场调整都更幸运, 因为此次造船市场上行时间从2020年开始到今天还未见顶,新造船指数在冲破2009年的高位后依然没有停止上升迹象。主要原因有三:
1. 正在运营的船舶或者老化,或者不能满足最新环保要求,急需淘汰并更新;
2.航运市场确实有一部分刚性需求,特别是油轮和干散货船,但航线长短和运费涨落更易受新冠疫情,俄乌战争,巴以冲突,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等各种因素影响。本轮上涨也不乏有投机资本介入,这显然会进一步推高船价并延长上涨势头。
3.虽然新船建造周期比以前大幅缩短,以64000载重吨散货船为例,中国一流船厂已经能够把建造周期压缩到8个月(从开工到交船), 但面对潮水般的订单,现有船厂仍不能全面满足市场需求。一方面是此轮订单来势太猛,另一方面船厂在接单方面表现得更为理智, 如上面所提到的“三不接”。另外,由于中国大批已关停的船厂暂时不可能马上重启,主要是银行不支持,加上日韩船厂缺少劳动力,无法开足马力应付市场需求,因此,被业界比喻为“超级周期”的这轮船价上涨行情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中国造船人几经波折,通过一系列去产能,“白名单”,产业重组,抱团取暖等措施熬过了造船业的寒冬,终于迎来了可以为自已狂欢的高光时刻。正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本文撰稿人:高智船舶(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胜
2024.02.22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21 来源:立方石油
11-01 来源:招商南油
05-19 来源:微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