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快速统计,2021年上海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TEU),同比增长超过8%,再创历史新高,并连续12年蝉联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国际中转箱吞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上海港逆势飞扬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在上港集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全港上下勇于斗争,顽强拼搏,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提升作业效率,单班、月度、季度和单船作业量等屡创新高,升级实践引航“三套泊”作业,为船公司节约在港装卸时间、提升船舶运营效率作出了贡献,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再次逆势“飘红”,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箱量显著增长,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助力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港迈向一流
开启新征程、彰显新担当,上港集团牵头成立“全球航运网络联盟”;服务好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做好相关政策的主动对接和落地;全面上线“受理中心、集卡预约、长江平台、电子设备交接单、电子提货单”五大平台,使上海港成为国内首个口岸集装箱业务全程无纸化港口;航运板块紧抓市场机遇;成功承办了首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及国际海运平行论坛;全力确保第四届进博会箱货顺畅装卸和转运。
服务长三角一体化,上海港步履铿锵
秉承新发展理念统筹港口运营管理能力、综合服务能力,上港集团加强推进片区化管理,对“长江战略”再深化、再布局,通过发布“长江港航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与班轮公司“战略合作”、推进散杂货“一体化运作”、提升长江沿线港口“业务协同”、有序推进“南联北融”等实质性举措,提升集装箱中转枢纽能级,共同推动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港口圈。
共建“一带一路”,上海港谱写华章
经过5年多的建设,上港集团利用多年管理运营世界一流集装箱港口的经验,于2021年9月1日建成投产以色列海法新港,12月顺利开启首批出口重箱作业、首艘进出口重箱船舶运营和首条固定班轮航线开通,这是我国企业首次向发达国家输出“智慧港口”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也是以色列60年来的首个新码头,成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新标杆。上港集团跨江入海走出国门,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属于上港的辉煌,更彰显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上港集团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始终坚持“四个放在”,勇于承担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
推进智慧港口建设,致力于港口科技创新
洋山四期码头以“零接触”无人化作业的优势,复工复产的进度明显超过传统集装箱码头,2021年获评上海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加快推进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已完成作业路局部区域成熟营运。设立了三家科技板块公司,努力实现港口科技核心技术的产品化、市场化。2021年上港集团首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驱动的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智能化作业管控技术”创新研发工作,成为国家科技部中期检查中,唯一以“超额完成”的认定等级顺利通过的已检项目。
发挥上海港整体优势,致力于业务模式创新
2020年以来,上港集团先后建设并有效发挥三大集装箱片区、一个散杂货片区和一个芦潮港物流片区的协作联动优势,集团调度中心启用智慧大屏,进一步统筹协调好上海港各个码头的资源。内陆集装箱码头(ICT)等新业务获得业界肯定,成立上海港“太仓服务中心”,推进“沪太同港化”,面向服务太仓港本地的同时辐射长江下游各口岸。设立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加力调运空箱、灵活配置资源,进一步解决“季节性缺箱”问题,提高了洋山港区码头资源配套能级。启动“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新模式,使各港口货物进出口可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助推“水水中转”业务新发展。
“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上海港的谆谆嘱托犹在耳畔,“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角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发出,上港集团以一流的港口资源和先发优势,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以及管理改革提升上砥砺前行,步伐坚定。
江海浩荡,星汉灿烂。站在“十四五”高起点高标准开局的新的历史坐标点,上港人矢志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建设世界一流航运枢纽,围绕“科技、区域、业态”寻求新突破,初心不改,拼出精彩,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上海港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建设迈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21 来源:立方石油
11-01 来源:招商南油
04-1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05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06-04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