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招商局港口”或“本公司”,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00144)董事会欣然宣布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本集团”)截至2020年12月31日之全年业绩。
3月30日,招商局港口在深圳举行了2020年度业绩视频直播线上记者会,记者会由招商局港口董事总经理白景涛主持。白景涛与招商局港口副总经理李玉彬、战略与运营管理部总经理李建辉共同回答了记者所关心的问题。
记者会上,首先由李玉彬简要介绍了公司2020年度业绩情况。白景涛强调:“招商局港口虽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叠加逆全球化等因素影响,但是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念,求实创新,强化风险管控,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了公司既定目标。全年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董事会对公司所取得的成绩也予以充分肯定。”
白景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招商局港口将按照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战略目标,更加关注绿色港口与平安港口建设,特别是要加大智慧港口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港口数字化和产业化水平,同时在智慧港口、大数据的指引和推动下,快速发展港口自动化、智慧化和智能化。”
李玉彬表示:“招商局港口作为港口行业的头部企业,立志从各方面做好行业先行者和支撑者,力争在规模、质量及效益等各方面做到‘世界一流’。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港口行业面临的共性化问题。与腾讯、蚂蚁金服、阿里、平安一账通等互联网头部科技企业在港口领域开展区块链业务合作,解决供应链体系和物流行业各个参与方的账货相符问题。今后招商局港口将继续加大与其它互联网公司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和国内南北互通航线等协作中,构建服务于内贸的新物流平台与体系。”
不少记者特别关心苏伊士运河拥堵与内地港口业集装箱空箱短缺及拥堵问题,李建辉表示:“获悉,苏伊士运河航道已经逐步恢复通航,4天内便可完全恢复正常航行,航道拥堵问题将得以解决。预计本次苏伊士运河的堵塞对港航业会产生短期的连锁影响,对于港口来说可能会加剧集装箱空箱紧缺和堆积问题,全年来看,本次事件对码头影响有限。至于因新冠疫情引起的码头空箱短缺及拥堵问题,招商局港口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预判,做好应对部署,一方面抓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与船公司、供应链合作各方协商研制综合解决方案,共同面对,携手推进。目前看,总体成效达到预期。1-2月公司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7.7%,其中大中华地区增长18.2%,由此证明我们的应对方案取得成效。”
对于2021年的展望,白景涛强调:“在新冠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的情况下,预计招商局港口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将实现稳步增长,其中海外增长将好于国内增长,公司将力争跑赢大市、好于同行。另外,招商局港口将继续按照区域均衡、业务均衡、企业发展阶段均衡三大原则,采取内生增长和外延增长并重,坚持商业可行的一贯准则,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所带来的机遇寻找合适的收购对象和合作伙伴。”
2020年业绩概况:
·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052万标准箱(2019年:11,17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9%。
· 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11亿吨(2019年:4.49亿吨),同比下降8.6%。
· 收入为港币89.45亿元(2019年:港币88.98亿元),同比上升0.5%。其中,港口业务收入为港币83.04亿元(2019年:港币82.43亿元),同比上升0.7%。
· 经常性溢利①为港币41.58亿元(2019年:港币41.63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港口业务经常性溢利为港币46.73亿元(2019年:港币55.94亿元),同比下降16.5%。
· 全年普通股股息每股69港仙(2019年:每股80港仙),全年派息率48.8%。
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影响,迭加逆全球化,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经济总体呈现一定程度衰退。面对外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本集团坚定信念,求实创新,坚持战略引领,以“提升核心能力、坚持质效并举、把握时代机遇、迈向世界一流”为总体工作思路,在母港建设、海外业务、综合开发、创新发展、资本运作、运营管理、市场商务等方面进一步突破,积极推动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并保持了业务的稳定增长。2020年,本集团投资的全球港口项目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052万标准箱,较2019年增长7.9%。
2020年,本集团收入录得港币89.45亿元,同比上升0.5%。归属于本公司权益持有者之溢利为港币51.51亿元,同比下降38.4%,当中包括本集团于年内因政府收回位于汕头之若干地块之拆迁补偿净收益(税后)港币7.75亿元,终止一间合营企业以权益法计算之税后收益港币9.12亿元,以及一间附属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港币6.21亿元。去年则包括本集团因政府收回位于前海及汕头之若干地块之拆迁补偿净收益(税后)港币35.91亿元及视为出售一间合营公司权益之收益约港币4.16亿元。
本集团经常性溢利为港币41.58亿元,同比下降0.1%,继续保持平稳。本公司董事会为回馈股东一贯的支持,建议派发2020年度末期普通股股息每股51港仙,连同中期股息每股18港仙,全年每股普通股股息合共69港仙,全年派息率为48.8%。股东可以选择现金或者以股代息的方式收取股息。
附:2020年招商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一览表
国内重点港口稳定增长
海外新增码头带来贡献
2020年,本集团港口项目下半年业务量的持续恢复抵消了年初疫情造成的影响,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05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9%;其中,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1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0.8%。重点港口项目中,深圳西部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5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5%;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5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0.5%,连续十一年保持全球第一。
海外地区港口项目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8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8.5%,主要受益于Terminal Link SAS(“Terminal Link”)于2020年3月26日完成收购 8个码头后的新增吞吐量贡献,以及在多哥的Lomé Container Terminal S.A.(“LCT”)、在巴西的TCP Participações S.A.(“TCP”)及在斯里兰卡的Colombo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s Limited(“CICT”)的吞吐量增长。
本集团完成港口散杂货吞吐量达4.11亿吨,较上年下降8.6%。内地港口项目共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05亿吨,同比下降8.6%;海外项目完成散杂货吞吐量583万吨,其中,受益于水泥业务在下半年恢复增长,Hambantota International Port Group (Private) Limited(“HIPG”)完成散杂货吞吐量达124万吨,同比增长145.6%。
进一步优化海外布局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
海外业务方面,本集团通过Terminal Link完成8个码头的股权收购,从而使本集团的港口业务拓展至东南亚、中东、欧洲、加勒比海等地,进一步完善了全球港口网路布局。
母港建设方面,本集团继续以深圳西部港区为内地母港,斯里兰卡CICT和HIPG为海外母港,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通过推动深圳西部航道及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运营及妈湾智慧港建设,促进深圳西部母港的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完善HIPG基础设施并推动与CICT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港区联动优势,持续推进打造南亚区域国际航运中心,提升海外母港影响力。
积极促进海内外业务战略合作
综合开发稳步推进
综合开发方面,本集团在“前港-中区-后城”模式落地工作中也迈出了关键步伐。以吉布提、斯里兰卡为重点,加强海外业务协同,推动“前港-中区-后城”区域经济综合开发模式全面落地。截至2020年底,HIPG的产业园已签约入园26家企业,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签约入园的企业已达114家。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良好成果,完成年度各项目标。
资本运作方面,梳理存量资产,制定资本运作规划,并为HIPG引入战略投资者——福建省交通海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保持对HIPG控制权的前提下,优化其资产和公司治理结构。另外,本集团成功将原合营企业宁波大榭确认成为附属公司,从而可在本集团的综合财务报表中综合入账。
积极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数字化创新成果涌现
创新发展方面,积极推动智慧港口建设,打造港口生态圈。妈湾智慧港建设项目于年内完成首个泊位的交工验收,兼备智慧科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集成招商芯、招商ePort、AI人工智能、5G应用、北斗高精定位系统、自动化、智慧口岸、区块链、绿色低碳共九大智慧元素,已获批成为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成为国内外传统码头智慧化升级的典范。
服务延伸拓展方面,创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创新构建大湾区通关物流平台,助力大湾区跨境贸易健康持续发展。在业务孵化创新方面,积极对接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科技领先企业,探讨建设智慧港口开放平台。
秉持融合共贏理念
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在新冠疫情期间,本集团积极发挥港口企业在疫情防控物资运输的作用,为载有防疫物资的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并对涉及疫情防控物资的重箱予以库场使用费的减免。本集团亦向斯里兰卡政府提供资金捐助,并向吉布提、孟加拉等国家捐赠生活用品及防疫物资。
2020年,本集团继续打造“共筑蓝色梦想(C-Blue) ”公益品牌,建立“全球关爱行”公益项目体系,持续举办“共筑蓝色梦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优才计划”,向吉布提当地的25名港航界研究生提供高端港口航运在线培训课程;年内开展全新升级的“C-Blue儿童成长营”,为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的135名学生筹划活动、提供教学设备及定制课程。在斯里兰卡,本集团亦持续推进“招商丝路爱心村”项目,回馈当地社区。
2021年把握世界格局变化
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2021年,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港口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连接点,应当把握好行业的四大变化:一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是进出口格局的变化,三是客户群体的变化,四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变化。
展望2021年,本集团将继续强化战略管理,努力在变化中寻找新的增长;强化运营管理,狠抓质效提升;强化总部建设和基层建设;强化创新、风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力争于2022年实现“成为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的战略目标,从质量、效益、规模、创新等多个维度,全面跻身全球港口运营商行业的一流水平,并在为股东创造更好的回报的同时,为本集团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
注①:剔除非经常性税后收益的归属于本公司权益持有者之溢利。非经常性收益包括2020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负债公允价值之变动、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之变动、收回位于汕头之若干地块之拆迁补偿净收益及一间附属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及终止一间合营企业以权益法计算之收益;2019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负债公允价值之变动、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之变动、视为出售一间合营公司权益之收益及收回位于前海及汕头之若干地块之拆迁补偿净收益。
潘健莉 陈雨萌/文 胡孝鹏/图
1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2-21 来源:立方石油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11-01 来源:招商南油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01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