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外高桥一期码头集装箱化改造开始,上海便按照“三管齐下”的战略方针,全面推进以深水港为核心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时任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外高桥监督站站长的肖跃华见证并融入这一历史巨变中。
眼前一片海,成就了外高桥港区势如破竹大发展;
心中一束光,守望着一方水域黎民百姓安生。
峥嵘岁月,今昔同鉴。
——编者按
芦苇荡里起“高楼”
外高桥监督站建成
一张手绘的《机舱巡回检查示意图》将记忆拉回到35年前。
“这张图纸是我手工绘制完成的,挂在了‘沪监巡54号’轮机舱处。”上海海事局局长肖跃华看着眼前的图纸,自豪地说,“‘沪监巡54号’轮是我参加工作后监造的第一艘船舶,也是第一艘代表中国政府应邀访问日本的公务船。”
这张被封在玻璃框里、已难以揭下来的图纸,承载了肖跃华的过去。
1983年,肖跃华乘船从武汉顺江而下来到上海。
“一开始是在引航船上当船员,外轮进来需要引航,我们就负责引航员的接送。虽然是‘外围’人员,但看到外轮上升起的五星红旗同样很骄傲!写信的稿纸上也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的字样,个人能直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联系起来,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忆往昔,肖跃华连用了两个“骄傲”。
一年后,肖跃华来到了东海船厂监造新船,《机舱巡回检查示意图》便是在这个时候绘制而成。此后,他便在上海,这座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城市扎根、成长。
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同年9月正式启动,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经济总量最大的保税区,性质等同于现在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从此,中国外贸经济乘势而上,港口建设逐步铺开,航运发展水涨船高。
1997年4月,芦荻萧瑟、一片荒凉的长江口畔,在一座简陋而低矮的小楼里,成立了外高桥监督站,肖跃华担任了监督站站长。
监督站位于上海欧高路628号,为副处级单位。成立之初,整个站一共14个人,管理着辖区的14座码头。“那是我们的‘创业’阶段,真的是一无所有、一切从头开始。”肖跃华回忆当时的情景感慨万千。
“监督站是两层小楼,连着信号台,加在一起也算是个‘高楼’了。”肖跃华调侃道。据他回忆,当时,经常有上海市民驾车来到办公楼前的防汛堤上看“海”,大家以为看到外高桥沿岸就是看到了“海”。
业务量虽然今非昔比,但当时正值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开工、浦东机场和外高桥船厂开建的叠加期,既要办理船舶签证、进出港申报等手续,还要负责辖区水上施工作业船舶的监管和安全维护。先期站里连艘巡逻艇都没有,有时只能乘施工船去现场,每一个人都忙到“脚后跟打后脑勺”。
“人员紧张,一科一室,一人多岗,既当‘检查员’又当‘出纳员’,白天跑现场晚上记账本。”肖跃华笑道。
但是,即使再难,也从没有人喊苦喊累,大家都觉得能在全国第一个、并且经济体量最大的保税区工作是一种荣幸。14个人紧紧地“钉”在各自岗位上,拧紧了外高桥港区建设发展的“安全阀”。
外高桥的优秀“基因”
人才培养“一专多能”
外高桥港区一期码头于1991年开建,两年后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其间,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一直保持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上海港集装箱专用泊位少,制约了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
为缓解这一矛盾,1997年7月,外高桥港区一期码头集装箱化改造,并加快二期集装箱码头建设。一年的时间,把4个多用途泊位改造成3个全集装箱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由6万标箱提升至60万标箱。
按照“展开两翼、调整中段、辐射东海”格局的要求,加强长江口南岸“一翼”水上安全监管,白手起家的外高桥监督站如何将自身成长融入到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呢?
“创业创新、求实求精、严格严谨、高质高效。”回忆起一路走来的凡凡种种,肖跃华毫不犹豫地讲出了当时的治站理念,“经历过的事情永远不会忘,这些东西都刻在我的脑子里了。”这四句话给了大家明确的努力方向。
建站之初,硬件基础设施薄弱,低矮的楼房里只配备了些泛黄的桌椅,十几位执法人员挤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工作室办公,大家用身体顶着门窗抗击1997年第11号台风侵袭的情景仍记忆犹新。站里只有一辆小奥拓,可以把执法人员送到码头,没有专门的海巡艇就搭乘施工船、渔船。
但是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无穷的,人员紧缺就多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人员要精干、业务要精湛,从刚开始起步我们就这样要求,所以,站里也陆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以至于经常有人说我们外高桥人有优秀的‘基因’。”说到此,肖跃华十分开心。
而严格严谨、高质高效则是对人员监管和服务能力的要求。当时浦东刚刚开发,一方面是外贸集装箱船舶数量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外高桥港区属于比较偏远的地区,小船船员不配合检查、抗拒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都要求执法人员进一步规范执法流程,以更专业精湛的执法技能,服务航运业发展。
奋斗创造奇迹。先进的治站理念、迅速成长的人才队伍,有效助力了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质的飞跃。据统计,该港区1995年集装箱箱量仅占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7.7%。2005年,其全年箱量达1272.4万标箱,占据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70%,成为中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列港。
与此同时,外高桥监督站也经历了外高桥海事处、浦东海事局的更名,一批海事人在浦东创业、开拓,培养出了海事系统外贸集装箱开箱查验第一人——陈维,“头雁效应”又孵化出了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陈维创新工作室”;其危险货物集装箱安全监管由海事一家“单打独斗”到口岸联合防控、再到现在的大数据AI预检系统,使得问题箱查处更精准高效,大大提高了海事执法的专业性和威慑力。
“危险区”变“富庶区”
助力港区发展势如破竹
说到外高桥,不得不提的就是它曾经戴着“危险区”的帽子“招摇过市”许多年。
据了解,在1987年之前的大半个世纪里,海图上对外高桥“危险区”的标志,让很多人只能对着这片水域望而止步。探测报告也标明,外高桥水域有11个磁异常点,是来自战争遗留下来的水雷还是沉船或是其他金属物未能定论。
直到1986年,一张绘制于抗日战争之前、首标外高桥“危险区”的中华民国海军部水道图五○五号原始海图被找到,证明所谓“危险”不是来自战争遗留物,而是沉石在水底的带状排列,通过外高桥危险水域勘测,“危险区”的帽子才被彻底摘掉。从此,浦东大开发、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渐次开展起来。1999年,海事部门组织施工队伍,将部分沉石带疏浚清除到水深10米,贯通从吴淞口到五好沟的长江南岸水域,适应了浦东开发开放需要。
“外高桥港区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休戚相关。”港站主枢纽离不开水运主通道,外高桥监督站成立后半年多时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开工典礼在外高桥举行。从1998年1月正式开工到2010年3月三期工程全面完工,12年的时间里,海事的维护与保障不曾有一分的缺席,而吴淞VTS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在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期间,全程都在不停航、不封航的状态下进行,工程竣工前15个月时间里,仅大型挖泥船作业次数就达到18000艘次,我们不仅要维护施工船舶的安全,还要对往来船只进行交通流组织,确保航道安全畅通,压力可想而知。”肖跃华介绍说。
回忆起当时海事监管的现状,肖跃华表示,往长江里走的内支航线船舶转运、危化品码头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载运作业以及多个涉水重大工程的安全监管等都是要同时应对的。“容不得一点马虎,稍有差池就会酿成大祸。”
可是现实又是仅有十几人的执法力量,巨大的监管压力“倒逼”出了一系列现代化海事治理机制体制的雏形。
首先是“诚信管理”。“我们联合码头单位信息共享,给靠泊外高桥港区码头的船舶列出花名册,建立码头管理员制度,推出‘报港制’,大大提升了船舶的进出港效率。”肖跃华介绍,“同时定期抽查诚信码头,集中力量紧盯问题船舶,管理更准,服务更优,有效提高了监管执法针对性。”
其次是“经纬管理”。“经线”指的是外高桥监督站一条线,14座码头相当于14条纬线,“经纬管理”依靠的是行业自律,抓央企、带国企、促民企,强调的是集约型管理。“我们强调安全共商,定期组织港区、船舶公司、码头等单位召开研讨会,共同研究解决辖区存在的安全问题,各自落实好自己的职责,安全治理治标更治本。”肖跃华介绍。
最后就是海事执法人才的培养。“当时监督站还是专业执法,船舶安全检查、危险品防污染检查、海事调查等业务都是多次登轮、分别开展的,我们提出‘派出多门管,登轮一次查’,大力培养复合型综合执法人才,有效缓解了人员紧张的难题,减少重复登轮的同时也提高了船舶的运营效率。”肖跃华说。
正是外高桥海事人坚持突破自我、持续进阶的努力,才助推了外高桥港区跨越式的发展,助力其完成从不毛之地到成为上海港集装箱主体港区的蜕变。直至2019年,洋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越外高桥港区。
三十而立,如今的上海浦东站在历史新起点,正奋力创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奇迹。三十而“砺”,浦东海事人砥砺前行,凝聚起改革创新的底气和动力,有力回应浦东改革大发展的海事需求。三十而“励”,肖跃华殷殷勉励:“愿浦东海事勇于突破‘再创业’,精心做好‘绣花功’,守好廉政‘责任田’,当好一流‘排头兵’!”
眼前一片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下,上海海事乘势起航,育新机、开新局,以现代化的海事治理体系实现高质量的监督管理,以现代化的治理能力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保障。
心中一束光。从追赶到引领,从超越到卓越,上海海事始终是时代的“追光者”。荣光照耀过去,梦想引领未来。在创新发展的征途上,上海海事人将以世界眼光和排头兵的姿态、奋进不息的步履,构筑共同的梦想,勇立潮头、逐梦扬帆!
01-17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8-19 来源:史婧力 中国船检
01-0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8-13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16 来源:中国港口
09-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31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