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石油国呼吁暂缓通过IMO净零框架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 2025-08-12 17:12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二次特别会议(MEPC-ES 2)前夕,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委内瑞拉和也门八国联合提交文件(编号:MEPC/ES.2/2/4),对《Circular Letter No.5005》所载净零框架的机制与配套措施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估,直言在当前市场条件下贸然通过相关修订“为时过早”。

文件回顾称,MEPC第83届会议已通过《MARPOL附录VI(IMO净零框架)》的草拟修订,并以《Circular Letter No.5005》形式流转,拟在2025年10月的特别会议上提交通过;但鉴于现有方案存在“显著歧义与缺口”,此时推进采纳为时尚早。

文件的核心关切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多项关键设计尚未明确,包括“零或近零(ZNZ)燃料”的定义、奖励机制结构、生命周期评价(LCA)指南、可持续性标准与认证参与、温室气体燃料强度(GFI)轨迹调整以及2035年后的参数等。这些要素的缺失削弱了框架的完整性与可操作性,易触发“以付费合规”的路径依赖,从而影响公平有效的实施。

其二,所设GFI下降轨迹过于陡峭,导致可由“直接合规”产生的“盈余单位(SU)”数量有限,反而削弱了船东使用更低碳燃料的动力,增加通过购买“补救单位(RU)”付费合规的吸引力;结果是“付费合规”替代“实质减排”,与2023年IMO温室气体战略初衷相悖。

其三,受严苛门槛影响,生物燃料与LNG等“过渡燃料”的角色被边缘化,既不利于近期的温室气体减排,也会抑制相关资产与基础设施投资,削弱“技术与原料中立”的原则。

在资金层面,文件警示,若维持当前GFI轨迹并将奖励范围狭义锁定于未定义的ZNZ燃料,行业很可能大面积转向“付费合规”,导致IMO净零基金出现“超额累积”;该文件的模型显示至2030年代中期可能形成“数千亿”级别的过度结余。

文件同时担忧,ZNZ燃料供应链与基础设施在初期将高度集中于少数枢纽港口与航线,由此把行业分割为“得益者”与“资助者”:前者受益于条件成熟的补给网络,后者则被迫“付费合规”,影响公平与环境完整性。

基于上述评估,八国建议成员国重新考虑在本次特别会议上采纳《MARPOL附录VI》相关修订;在明确ZNZ燃料定义、奖励结构与LCA指南等关键问题、并对框架有效性开展更为充分的评估后,再行推进。报告同时请委员会在审议时充分关注净零框架中所识别的重大不确定性与潜在风险。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两大航运公司Norden和Oldendorff合作推出生物燃料嵌入

信德海事网2025-08-12

海丰国际签署《可持续燃料联盟倡议》,携手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

信德海事网2025-08-12

八个石油国呼吁暂缓通过IMO净零框架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8-12

绿氨绿醇!国家能源局公示首批9个试点项目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8-08

“北京马士基”——最新一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亮相青岛港!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8-07

商船三井支持的氨燃料发动机项目得到英国政府现金资助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8-07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