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的专业是轮机工程(海上方向),我们这个专业的培养方向就是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船员。
海运作为最经济的交通方式,承担着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运输量,尤其是在日益紧密的全球化合作中。那么毋庸置疑,保障船舶在海上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运行的船员们则是落实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关爱。
然而,现状并非如此。由于船员这个职业远离陆地,环境封闭,信息闭塞,和主流社会的接触较少。使得船员社会地位较低,和自身对社会的价值并不匹配。再加上船员工作环境的恶劣,近些年来工资待遇和陆地差异大幅缩小,致使船员内部乃至船员培养院校及机构对自身也缺乏自信。
问题就在我们面前,关键是我们该如何改善现状,然而我们船员自身的组织、机构包括我们船员自己的努力和目前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
因为我目前还是一名在校学生,碍于眼界和接触面的狭隘,可能以偏概全。就拿我目前所关注的数个航运业和船员行业相关的公众号来说吧,其每天发布的内容无外乎就是某某某海域发生海难事故、某某最新下水船舶刷新纪录、某某某港口吞吐量创下新纪录,这些行业相关信息我认为非常有价值,值得肯定。但另外占很大比例的内容就是大吐苦水,什么海员遭到女朋友抛弃啊、什么海员遭遇检察官勒索啊等等之类的负面消息,再加上评论下面的各种船员的吐槽和谩骂。我想任何任何人看了这些消息都会对船员这个职业的印象大打折扣吧,更严重的是那些对航海事业充满期待的海员培训学校的学生们恐怕也会望而却步吧。
也许你说这是在阐述客观事实,是的,我们希望每一个有意愿上船的学生能够了解这个职业面临的困难,我们也希望主流社会能看到我们海员的付出并肯定我们的贡献。可是,我们不能只展现我们这个行业残酷的一边,我们不能像祥林嫂一样靠“惨相”去博取这个社会的同情,这个社会从来都是一个功利的、看结果的社会。
我们需要展现我们的成绩,我们需要展现航海人英雄气魄的刚毅精神,我们需要展现海员正能量的一面。这些我们缺吗,我们航海人从来不缺。但我们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舔着伤口聊以慰藉,我们忘了去讲述属于我们航海人自己的故事。有时候,我觉得我经常拿我们航海人和军人比,尤其是那些驻扎在南海孤岛、高海拔边疆的战士们相比。我们一样远离主流社会,我们一样忍受孤独,我们一样条件艰苦,我们有时甚至还比他们幸运,我们每年还能休息数月,我们隔段时间还能在全世界的港口下地感受异国风情。可是我们的社会地位却差的天南地北,究其原因就是军人背后有国家和政府背书,有无穷的宣传机器在讲述他们的故事。这些资源我们虽然比不上,但航运业的资源和能量也是不可估量的,只是我们不会去讲故事,用故事感染他人。
我希望我能在公众号里看到展现我们航海人乘风破浪的视频更多一些,而且这些视频更“高大上”一些,不要再用那些蹩脚的剪辑、low逼的特效了,哪怕是一条字幕我都希望做的更好看一些;
我希望各类航运协会、船员协会能投入更多资源在主流媒体上,毕竟能关注航运业相关公众号的基本都是圈内人,我们要走出去让所有人看到我们了解我们这个职业的存在和价值。还有其他我目前所看不到的渠道,只是我希望我们的船员协会能真正做到位船员发声、为船员谋取利益;
我希望我们航海人不要妄自菲薄,自个抬举自个,只有这样别人才能尊重我们。哪怕是在船上,也请做好个人卫生,哪怕是只在陆地呆几天也请买几件时髦衣服不要得过且过,哪怕是和陌生人说话也请尽量控制不吐脏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海员,请用年轻人的活力与朝气感染到身边人,年长一点的前辈们请放低姿态友善对待下属们。
要记得,我们海员不会一辈子都是海员,我们还有家庭、朋友。如果我们不想用孤僻、冷漠、偏执吓跑我们真正爱的人,如果我们想不和社会脱节,在下船后能正常融入主流社会并继续我们的精彩人生,那么即使在船上的封闭空间里也要爱惜自己、而不是得过且过。就像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有出狱后身为自由人却心还在牢里的人,我们要做的则是如安迪一般冲破环境带给的枷锁。毕竟有的鸟儿注定是无法被困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实在太耀眼了。
有一天,当我们航海人说出自己的职业时能昂首挺胸,别人不再用“臭跑船的”称呼我们,我们家人所承担的痛苦能大大缓解,我们船员这个群体才算真正地站起来了。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