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月里,国银租赁通过购买二手船波加上订造新船的方式,总共买入了43艘船舶。就是这么豪横吗?
【3.838亿美元、10艘新油轮】
几天前,国银租赁CDB Leasing发布公告称在新时代造船订造10艘MR型成品油船,总价3.838亿美元(约24.55亿人民币)。公告显示,国银租赁的全资附属公司作为买方,与卖方新时代造船在6月15日订立船舶购买协议,约定建造10艘5万吨级MR型油化船,总代价为3.8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59亿元)。
国银租赁方面表示,将以自有资金及/或商业银行贷款等支付船款。船舶购买协议项下交易完成后,国银租赁子公司将作为出租人,与第三方另行签订经营租赁合同,将船舶以经营租赁模式按附档租金出租给第三方。
【1.298亿美元、六艘6万吨级二手散货船】
6月1日,国银租赁发布公告称旗下六家全资特殊目的公司与六家特殊目的公司(卖方)于2021年5月31日进行船舶购买交易,买方同意购买船舶,代价为1.298亿美元。船舶为六艘6万吨级散货船。买方六家全资特殊目公司为CL MOGANSHAN、CL TIANMUSHAN、CL YANDANGSHAN、CL QIANDAOHU、CL XIHU及CL NANBEIHU,均于香港注册成立。
卖方六家全资特殊目公司为GH Danzero LLC、GH Urban Sea LLC、GH Sky Beauty LLC、GH Galileo LLC、GH Eclipse LLC及GH Desert Orchid LLC,均为Greenheart Shipping LLC之全资特殊目的公司,其最终实益拥有人为Hayfin Special Opportunities Credit Fund LP,Hayfin Special Opportunities Credit Fund LP的管理人为Apex Fund Services (Ireland) Limited。
另据信德海事网进一步了解到,这六家特殊用途公司均是是由耶普·詹森(Jeppe jensen)旗下的Celsius Shipping所成立。
实际上,如信德海事网此前所报道《出清18船,该公司要在1个月退出干散市场,什么情况?》所报道,Celsius Shipping今年曾打算卖光旗下所有干散货船舶,暂时退出干散货航运业。
【1.4045亿美元、11艘二手干散货船舶】
在之前一天的5月31日,国银租赁发布公告,公司全资附属CDB Leasing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作为买方)与卖方于2021年5月28日订立船舶购买协议,卖方同意出售,且买方同意购买11艘散货船,代价为1.4045亿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8.97亿元)。
据信德海事网当时报道《这家公司“卖”给国银租赁11艘船舶,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船队规模?》,11艘船舶均隶属于丹麦航运公司Clipper集团。
当时国银租赁表示,船舶购买协议乃由本公司于一般及日常业务过程中订立。买方与卖方订立船舶购买协议,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有益于增加公司在船舶市场的市场份额,符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另据信德海事网了解,上述国银租赁从Celsius和Clipper购买的总计17艘二手干散货船舶均为直接的船舶买卖非售后回租交易,亦即根据协议相应的船东在出售船舶后并没有打算将船舶再租回去。
【2.792亿美元、8艘油轮】
5月21日,国银租赁发布公告,公司八家全资特殊目的公司(作为新买方)与原买方香港恒逸物流有限公司、卖方一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及卖方二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21日订立造船合约转让协议,据此,原买方同意将其于造船合约项下的权利义务转让给新买方,卖方一及卖方二同意建造并向新买方出售八艘油化船,且新买方同意购买船舶,代价为2.792亿美元。
交易代价将由新买方根据船舶建造进度分4期向卖方一及卖方二支付。船舶预期将分别于2024年2月交付一艘,2024年4月交付一艘,2024年6月交付一艘,2024年8月交付一艘,2024年11月交付一艘,2025年1月交付一艘,2025年3月交付一艘,2025年5月交付一艘,相关登记转让将于船舶交付当日完成。
造船合约转让协议项下交易完成后,新买方将作为出租人与原买方另行签订经营租赁合同将船舶以经营租赁模式按固定租金出租给原买方(透过其若干全资特殊目的公司)。
国银租赁方面称,国银租赁解释此次订立造船合约转让协议的原因及好处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有益于增加公司在船舶市场的市场份额,符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2.22亿美元、8艘散货船】
5月初,国银租赁公布,公司之八家全资特殊目的公司作为买方与卖方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30日交易时段后订立船舶购买协议,以代价2.22亿美元(约14.33亿元人民币),购买8艘散货船。
该代价将以美元计付,并以该公司的自有资金、商业银行贷款等支付。
该公司指,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有益于增加公司在船舶市场的市场份额,符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高歌猛进的国银租赁
如上,这意味着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国银租赁方面已经总计通过购买和下单建造新船的方式购入了43艘船舶,总耗资达约11.5亿美元。(详情见:→发行10亿美元债券后,国银租赁2.216亿美元购8艘船舶
据信德海事网今年早些时候报道,今年2月25日,国银租赁成功定价发行3年期5亿美元1.375%票息和5年期5亿美元2.000%票息的高级固息债券,债项评级A2/A+(穆迪/惠誉)。中金公司在此项目中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和联席账簿管理人。增强了在融资租赁市场的火力。
最近几个月,用银租赁在航运领域的业务非常繁忙,包括与马士基油轮公司(Maersk Tankers)和德国船东奥登多夫(Oldendorff Carriers)达成了大量售后回租协议。
过去一年,国银租赁全年新增业务投放达1043.98亿元人民币,在金融租赁行业中率先实现全年投放超千亿元,较2019年增长11.96%。其中飞机租赁投放142.93亿元,基础设施租赁投放592.24亿元,船舶租赁投放82亿元,普惠金融投放179.59亿元,其他业务投放47.22亿元。
可以看出,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占比越来越接近,多元化发展成效明显。虽然从数据看船舶租赁及其他业务板块资产尽管占比略低,但从历史数据分析,船舶租赁业务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其它业务板块近年发展迅猛,且上升趋势良好。特别是船舶租赁板块,公司见机而作,乘势而为,成果卓著,2020年逆向安排全球620余海员换班赢得国内外同业一片赞誉;在疫情期间大手笔投入国船国造的举动,则成为优化船队规模结构、实施全球船舶租赁战略布局不可多得的经典操作。凡此种种,无不反映出该公司透过有节奏和有策略的投放布局,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专业化发展能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良好成效。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为扩大金融租赁市场需求带来强劲助推,国银租赁在此背景下具有较良好的业务发展机遇。
相关统计显示,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市场规模(以合同余额计算)由2015年的1.73万亿增长至2019年的3万亿人民币,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14.6%,预期2024年将达到7.47万亿,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20.0%。此外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行业的市场渗透率大约在15%-30%之间,租赁行业最为发达的英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5%左右,相比之下,我国目前融资租赁整体市场渗透仅在12%左右,发展空间巨大。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21 来源:立方石油
11-01 来源:招商南油
05-19 来源:微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