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仅供示意
全球大规模使用清洁燃料已是大势所趋。LNG作为清洁能源,被认为是减少船舶污染的重要燃料。我国在2009年就开始着手在内河发展LNG燃料动力船舶(简称LNG动力船),但近年来,LNG动力船的发展不温不火,低于预期。据了解,当前全国内河LNG动力船不足300艘,占比只有0.2%。内河LNG动力船为何发展缓慢?有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编者
政策引导作用有限
航企面临经营困难
“我们整合了集团公司(上海佳豪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绿色环保船舶设计、船舶制造、绿色动力船舶运营、LNG天然气利用、码头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成立了绿色动力水上运输有限公司(简称绿色动力),并于2014年6月启动了上海市首个内河LNG动力船舶示范项目——‘绿色动力水上运输有限公司200艘LNG动力示范船’。”日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LNG动力船整体外观和机舱环境都更加清洁,发动机噪音也明显降低,使用LNG燃料代替柴油,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船舶尾气排放污染大幅降低,其中硫化物和颗粒物减排100%,氮氧化物减排90%,二氧化碳减排20%。
绿色动力是众多航运企业探索应用LNG动力船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推广LNG动力船舶,内河LNG动力船舶覆盖的范围也逐渐从长江流域向其他流域延伸。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一边积极引导推动企业试水,一边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水运行业应用LNG的标准体系,相继发布了《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内河液化天然气加注码头设计规范》(试行)等标准规范。2014年4月,交通运输部联合财政部出台《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进一步激发了船企、船东对新建和改建LNG动力船的热情。
“江苏省对京杭运河苏北段LNG动力船实行优先过闸,且享有优先靠岸、卸货的‘绿色通道’,可使船舶航行效率提高50%,这对船东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政策。”江苏鸿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海志表示,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促进了LNG动力船的发展。
虽然有很多支持LNG动力船发展的政策,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目前很多航企停止新(改)建LNG动力船,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亏损等问题。
据了解,当前全国LNG动力船舶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两广等地。其中,江苏省在2013年被列为水运行业应用LNG首批试点示范区,目前在运营LNG动力船舶数量位于全国第一,共计94艘,而江苏省内船舶总量高达4万艘。
“江苏省原本计划到2016年共新增300艘LNG动力船,但后来因为配套设施和经济性问题被搁置了,船东新建和改造LNG动力船的意愿并不强。”江苏一家营运LNG动力船的航企表示,由于加注站点稀缺,船舶运营成本高,该企业不得不停运了2014年改造的3艘LNG动力船。
船舶建造成本高
加注站建设滞后
“新、改建一艘2000吨LNG动力船,需要加装的LNG船用设备(LNG发动机、储罐、安保控制系统等)就超过100万元。与此同时,随着LNG气罐的标准以及船舶检验规范要求的提高,市场钢材价格、船厂施工费用等不断上涨,进一步推高LNG动力船改建造成本,船厂改建费用超过20万元。”西江物流集团船务管理部部长王灿表示。
过去,财政补贴可以弥补这部分差价,随着新(改)建LNG动力船补贴政策于2017年年底到期,不少计划建造LNG动力船的企业止步观望。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油价持续位于低位,LNG相比柴油的价格优势已不明显,再加上航运业景气度下滑,船东改造LNG的动力不足。
除了建(改)造成本高、经营成本优势变弱,一直困扰船东的加气难问题也是导致LNG动力船市场发展缓慢的又一原因。
目前,上海周边的船舶LNG加注码头建设严重滞后,加注站点少,制约了内河LNG动力船的正常运营。
“两广内河沿线仅有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建立的首座LNG加气站——梧州扶典水上加气站可以对内河LNG动力船加注LNG。LNG加注站点少影响了船舶的续航能力。”王灿表示。
目前,受限于加注站的数量,有些地区虽然LNG动力船较多,但不少已经停运,正常运行的LNG动力船航行范围也受到制约,导致我国LNG动力船发展缓慢。
“LNG加注码头敏感性较高,安全责任大,建设运营涉及能源、住建、水利、海事、安监、消防、港航等多个部门,相关审批依据和要求不完善,各部门对LNG使用管理的安全性认识不一,客观上造成了LNG加注码头建设运营审批困难。而且LNG加注站岸线资源紧张,在水上服务区留给新增LNG加注站的空间不多。”洪海志表示,因为站点建设落地难,工作推进迟缓,影响了现有LNG船舶加注补给,给船东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不便。目前,江苏省LNG动力船舶航线仅限于以京杭运河为主的航道。
上下游企业
可创新合作模式培育市场
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LNG动力船舶的发展前景依然向好。LNG作为安全环保的清洁能源,是发展绿色航运的良好途径,可以有效解决控硫、控氮和控碳的问题,从长远发展来看,LNG作为船舶燃料应该是大势所趋。
交通运输部发布实施的《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西江航运干线液化天然气加注码头布局方案(2017―2025年)》提出,2025年前,基本建成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西江航运干线LNG加注码头体系,分别在这个三大内河水域建设45处、19处、10处LNG加注码头。这一方案的实施将有望打破多年来我国LNG动力船发展的瓶颈,改变LNG动力船曲折迟滞的发展现状。
“LNG动力船的发展涉及LNG供应、LNG加注、船运等多个领域,各领域目前还是更多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没有形成合力。可以考虑让资本雄厚的大企业探索全产业链整合的发展模式,形成示范性项目,吸引更多资本跟进投资。”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长期关注LNG动力船舶市场的专家表示,LNG动力船舶产业链上相关企业要吸纳资本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积极培育市场。
同时,地方政府也应继续扶持产业发展。“希望地方政府能站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支持LNG动力船发展,出台相应扶持补贴政策,引导航企加快船舶升级换代,全面鼓励、支持LNG动力船舶及产业链的发展,加强市场培育。”业界专家表示,LNG动力船市场正处于培育期,又逢全球航运低谷,政策上要引导扶持,补贴资金要加大力度,不断扩大供给侧的气源供应,加快加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出台政策加强末端消费市场培育。
经营LNG动力船舶的多家航运企业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加快推进LNG加注码头建设,让加注站可以建设成网络。
“中国船级社颁布的《液化天然气燃料加注作业指南》对各种加注方式给出了详细指导,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其中,车船对接作为对固定加注方式的一种补充,在国外比较常用。”绿色动力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目前加气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可优先考虑的加注方式,建议相关部门在加注站建成之前,允许船东参照LNG加注的相关标准,利用车船对接加注方式进行LNG加注。
另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对LNG加注码头属性及标准进行明确定义,并明确其用地属性,加快对LNG加注码头建设的审批,推进建设进程。
来源: 交通报潮头观察 李思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21 来源:立方石油
11-01 来源:招商南油
05-19 来源:微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