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25日,由信德海事与大连长兴控股集团联合主办的“绿色航运论坛2025”在大连富丽华大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恰逢国际海事组织MEPC 83会议闭幕,以“创新合作,绿动未来”为主题,来自国内外200余家单位、超400位代表齐聚大连,共话绿色航运与绿色能源发展大势,共谋零碳发展未来。
论坛由高素理兄弟船舶燃料有限公司(意大利)、红树林碳资产运营(深圳)有限公司、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铂金赞助,GMCG、泓通航运有限公司、LR OneOcean、劳氏船级社、卯瑞低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NAPA、Silverstream Technologies、香港特区政府海事处、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中船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船(上海)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洲际船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联合赞助。
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中国船东协会、世界航运理事会(WSC)、国际燃料工业协会(IBIA)、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东北亚绿色船燃供应链联盟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冷雪峰高度赞扬此次论坛,特别感谢了主办方信德海事创始人兼CEO陈树伟为此次论坛的举办乃至大连航运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本届绿色航运论坛由一场开幕式、三场闭门会议、十三个主题演讲、三场专题对话以及一场产业游组成,搭建了一个全球航运业政产学研用交流平台,加速绿色船用燃料标准制定与供应链协同,共话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下的中国方案,助力东北亚绿色船燃供应链建设与航运脱碳转型发展。
闭门研讨会
4月23日,论坛设置三场闭门研讨会,分别围绕长兴岛东北亚绿色能源中心建设、航运碳资产运营和交易以及美国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对航运租赁产业的影响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高素理兄弟船舶燃料公司、红树林碳资产运营公司、大连长兴控股集团及数十家能源、航运与金融企业代表参加闭门对话,为行业发展实践建言献策。
开幕式
4月24日,主论坛正式开幕。会议由信德海事创始人兼CEO陈树伟主持召开,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冷雪峰致开幕欢迎辞,辽宁海事局局长李信标、中国船东协会副秘书长赵庆丰、辽宁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邓昌连、世界航运理事会(WSC)亚洲分部管理董事Kenneth Chia等重要嘉宾围绕绿色航运及船海产业政策、趋势、机遇等发表致辞。
开幕式上,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国栋在论坛上重点推介了区内氢基能源及绿色化工产业有关情况,发布了东北生产的国产甲醇首单加注计划方案,以及将着力打造的为客户提供认证、核算等增值服务的氢基能源贸易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运输及物流局副秘书长陈婉雯分享“香港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秦岭以“中国绿色船燃发展趋势”发表主题演讲。
开幕式现场,辽宁海事局副局长季军发布辽宁海域水上甲醇、LNG加注管理办法及推动船用生物燃料油应用的做法。
400多位参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大连西中岛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高素理兄弟船舶燃料(香港)有限公司、国内绿色船燃认证公司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理检验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信德海事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主题演讲
主论坛期间,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代表分别从各自专业视角作出精彩主题分享。
首先,大连海事大学航运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爽围绕IMO中期减排政策体系进行了系统解读,张爽指出IMO净零框架是航运脱碳的纲领性文件,将指导未来船舶替代燃料选择。她从法规的制定过程出发,为航运企业燃料未来选择做出评估与预测。
马士基麦克-凯尼穆勒零碳航运中心(MMMCZS)首席影响官Pernille Dahlgaard发表了“IMO脱碳政策如何影响航运业燃料选择战略”的主题演讲,她分享了MMMCZS的愿景与核心理念,分析了MEPC 83后新的全球监管机制下航运业的替代燃料选择,她预期未来绿色燃料需求将大于供应,并就如何应对未来可能挑战提出了建议。
香港船舶注册处驻上海区域总监倪钊以“香港海事处绿色优惠计划”为主题,详细介绍了香港船舶注册发展状况,以及香港船舶绿色优惠政策以及自政策实施以来的丰富实践,他呼吁业界携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海德威科技集团脱碳项目经理张宗凯围绕技术创新展开,以"航运脱碳方案的发展与创新"为主题,分享了海德威科技在船舶使用率,优化船舶效率方面的经验做法,并介绍了市面上减碳设备的技术应用作介绍。
中船(上海)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富发表“不同船型节能降碳的流体动力解决方案建议”的主题演讲,分别就替代燃料、流体动力系统和能效提升作技术分享,并分享了三个实例应用场景展现了技术优化,效率提升对船舶安全运营的重要性。
中船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民船中心)创新发展部部长刘书杨介绍了“氨燃料船舶设计技术”,分享了北海造船厂的氨燃料船舶建造情况以及对氨燃料船舶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经验。
高素理兄弟船舶燃料有限公司(意大利)海洋能源负责人Guido Cardullo解读了EU ETS与FuelEU Maritime的合规路径,并以实际案例分享了两项欧盟减排法规的成本计算。
国家能源集团首席科学家、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徐冬以“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绿色能源转型”,系统讲解了碳中和与绿色能源的重要性,探讨了氢氨醇作为碳中和载体和终端产品在交通和航运的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绿色甲醇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介绍了“可再生燃料标准认证要求”,通过对比欧盟认证与本土认证,指出中国认证制度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未来认证制度发展的两种流程,呼吁相关产业链共同合作建立管理体系。
专题对话
论坛期间,近20位专业人士,针对航运公司脱碳战略、绿色船用燃料生产与采购、绿色氢基能源供应链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圆桌对话,碰撞思想,共商合作。
专题对话一以“航运公司脱碳战略与实施路径”为题,由劳氏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咨询主管孙大勇主持,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付健、香港船东会中国事务总监冯佳培、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华北营销中心总经理耿晨、世界航运理事会环境与安全技术总监John Bradshaw、卫狮中国董事总经理Jan Bremer等业界代表展开对话。
嘉宾从公司战略、法规应对、合作机制、投资回报等方面分享了前沿经验,探讨了中国与全球船东在绿色脱碳领域的合作可能性,并强调了国产化和产业绿色化的重要性。
专题对话二以“绿色船用燃料的生产与采购”为题,由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主持,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绿色燃料及化工营运总裁岑文辉、国际燃料工业协会(IBIA)亚洲区域经理Siti Noraini Zaini、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副总经理王仲雁、中石化(青岛)新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阳、国家电投吉电股份绿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赵大朋等嘉宾出席讨论。
嘉宾围绕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发展,聚焦替代燃料船舶应用安全体系建设和绿色供应链升级,深化海外市场布局,把握政策机遇推动全产业链新能源转型。
专题对话三以“绿色氢基能源供应链建设”由信德海事绿色航运负责人张晗主持,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峻峰、孚宝中国管理有限公司新能源业务开发副总裁陆宏伟、江苏安德福能源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建强、梅赛尼斯中国区低碳市场发展总监周莉、华光能源企业发展副总监何浩源参与分享。
嘉宾从绿色氢能产业链布局与实践经验,在技术管理、操作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的优势,分享了绿色燃料供应链体系的发展路径,并提及新能源领域战略合作、生态构建、物流供应链建设,强调了产业协同与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信德海事创始人兼CEO陈树伟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发言,并向所有与会嘉宾致以诚挚感谢。
此外,4月25日,论坛在长兴岛举行绿色能源和绿色造船产业游,船用替代燃料产业链上下游的40余家企业及机构的60多名代表参加活动,调研西中岛项目发展情况、恒力重工产业园,并与西中岛发展集团就项目合作开展深入交流。
本届论坛在内容设置、嘉宾层级与成果落地方面均呈现出更高层次的突破,彰显出中国航运业在绿色转型进程中的责任与担当。未来,信德海事网将继续秉持为航运业传递并创造价值的初心,紧盯绿色航运发展态势,助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全球航运绿色生态构建,共建零碳未来!
04-28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港澳校友会
02-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8-2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05 来源:信德海事网
08-01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