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待时间:中国与西班牙的巨大差异
中国人正在被现实裹挟进入一种“时不我待”的状态,高昂的房价及用到极致的房贷让我们无法放慢脚步,高铁为我们的“时不我待”提供支撑。虽然中国人的人均GDP在提升,消费能力在提升,但似乎休闲的时间在变得更少,“有钱无闲”正在成为中国人的新标签。辛勤工作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这创造了大量财富并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领域已经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是,辛勤劳作正在变成习惯,让我们像旋转的陀螺一样不会停歇,不能停歇。一旦歇下来,生活和生命便再也找不到平衡。休闲文化的诞生,可能需要不止一代人的积淀。长时间的富足生活才能养成人们对未来的焦虑感减弱,全面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才是休闲文化得以蔓延的根基。
与中国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西班牙人和希腊人则有深入骨髓的休闲文化。看不到他们尽心尽力工作的状态,似乎生命的本质就是休闲,工作的目的就是能够让自己有更多的休闲时光。而对于中国人,休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西班牙人的玩法太多了,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足球和斗牛以外,还有蜚声世界的奔牛节,西红柿成熟后彼此乱扔西红柿的节日(番茄大战,La Tomatina,也译作西红柿大战,是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布尼奥尔镇在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举行的节日。数以万计的参与者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一场不会造成伤害的混战,在大街上投掷超过100吨熟透多汁的番茄。)。对于中国人来讲,乱扔西红柿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而对于西班牙人来讲,工作和玩乐并不可分,最好把工作变成玩乐,于是就诞生了扔西红柿的节日。地中海的阳光气候造就了西班牙人的阳光气质,被和煦阳光暴晒后的人总会有点慵懒的感觉。当休闲文化深入骨髓的时候,就可能导致社会再生产的动力不足,工作与休闲的平衡点就会被打破,于是就会出现经济不景气。当不景气的经济遇到无法向未来借钱的欧元体系时,国家的债务危机就会爆发。
2、中国人“时不我待”的原因
如果把休闲时间除上工作时间当作衡量一个社会的休闲指数的话,中国人的得分一定最低,而西班牙人和希腊人的得分一定最高。中国人的假期,从过去每周一天,到现在的每周两天,还有人提议变成两天半。这是表面的数据,中国人往往以工作为重,把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都用来工作,而且时间被挤占的时候还心生自豪的感觉,认为自己时间没有被荒废,对因为工作而减少陪伴家人的行为理直气壮,美其名曰敬业。这样的行为在西班牙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休闲是一件雷打不动的事情,给更多的加班费也坚决不干。
短缺经济造就了40-70年代中国人难以有充分的休闲意识,而80、90和00后则被植入了畸形的竞争意识,也让他们很难真正休闲。中国两类人最多,要么“有钱无闲”,要么“有闲无钱”,这就是中国邮轮产业的尴尬,这两类人都与“有钱有闲”的邮轮文化难以匹配。只能在巨大的人口基数中,筛选出一些具备消费邮轮的人,其中的一部分还会被跨境旅游所分流。
3、如何提升中国人的休闲意识?
要提升中国人的休闲意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第一,让通货膨胀降下来。高企的通货膨胀,就像经济的热度,让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像冰一样快速融化,这会加剧人们对于未来的焦虑感,休闲自然无从谈起;
第二,让经济增速慢下来。中国的经济增速一定会慢下来,这还需要时间。在较高平台下的慢增长,才能培养休闲文化。慢下来的经济增速,让人们习惯在慢增长中享受生活,而不是全身心去追求快增长。
第三,给下一代植入一些闲适的种子。带孩子上船体验邮轮,给下一代人心中植入一些休闲的种子,让新生代对未来充满希望,让他们在与西方人的交流和工作中沾染一些休闲的气息。
第四,培养休闲文化。认真去读《圣经》和《庄子》,那里面都会教人具有充分现实感地“活在当下”。充分理解,当下的每时每刻才是最为可靠和真实的存在。对未来考虑太多,就是失去“现在”。现在本就已经是“天堂”,而我们并不自知。快乐并不在身外,而在我们自己心中。快乐不是物质生活的富足,而是心灵得到滋养。
当休闲成为中国人内化于心的基因时,中国的邮轮时代可能才能真正到来,这应该不会在2035年就实现。把希望寄托在2050年吧!
信德海事专栏作者:谢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