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道,为什么仍然不温不火? 信德海事网 2025-07-08 11:57

欧洲航运公司对北极航道的态度日益冷淡

随着北极冰层的融化,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短途航运通道——北极航道(Northern Sea Route, NSR)变得越来越具吸引力。2018年,丹麦AP穆勒-马士基公司旗下的Venta Maersk成为第一艘从俄罗斯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发,通过北极航道航行至圣彼得堡的集装箱船。这一航程被认为是未来航运的一个重要信号,预计随着气候变暖和海冰覆盖的减少,北极航道将成为常规航线。然而,七年过去了,北极航道依然未得到广泛应用,且至今只有少数船舶通过该航道。

根据俄罗斯国有公司Rosatom提供的数据,2024年通过北极航道的货物仅为300万吨,这一数据远低于2023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15.7亿吨。尽管有预测认为气候变化将使北极航道的使用变得更加普遍,但经济和地缘政治的风险已成为多数航运公司面临的重大障碍。

地理优势与风险规避

北极航道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于它可以大大缩短航程。例如,从日本横滨港到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通过北极航道的航程为5770海里,而通过传统的苏伊士运河则需要12840海里。这意味着,通过北极航道,某些航段的航运时间和成本将大幅下降,尤其是从亚洲到欧洲的部分航线。

尽管如此,由于海冰减少,北极航道在某些时段变得更加可通行,但集装箱航运公司仍然对其使用持谨慎态度。根据伦敦航运咨询公司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的董事丹尼尔·理查兹(Daniel Richards)表示,航运公司通常对风险高度敏感,而且它们的客户也不愿意将货物运送到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地缘政治风险高的地区。冰情不稳定,船舶需使用特别设计的“冰级”船只,并依赖俄罗斯提供的破冰船,进一步增加了使用北极航道的难度。

地缘政治与环境忧虑

北极航道几乎全程经过俄罗斯水域,这使得其使用面临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随着西方与俄罗斯的关系日益紧张,俄罗斯水域的使用变得愈加复杂。像马士基这样的大型航运公司,依赖于新加坡、阿曼、直布罗陀等枢纽港口的中转服务,因此不愿使用北极航道。马士基的顾虑之一是该航道几乎完全依赖于俄罗斯的破冰船,且由于制裁,马士基已停止与俄罗斯的业务往来。

此外,自2019年以来,多个大型航运公司签署了《北极企业航运承诺》,承诺避免使用北极航道,以保护该地区的脆弱生态环境。由于北极地区对环境的敏感性,增加航运流量可能会对生态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航运公司出于环保考虑也倾向于避免通过该区域。

北极航道的未来

尽管大多数国际航运公司仍对北极航道持谨慎态度,但也有一些人对其未来抱有乐观态度。挪威基尔肯斯港(Kirkenes)港口的负责人特尔耶·约根森(Terje Jørgensen)认为,北极地区仍有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转运枢纽,他曾表示希望将基尔肯斯港打造为“北方的新加坡”,连接亚洲、欧洲和北美的贸易。然而,这一愿景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并且需要确保地区的政治稳定。

目前,只有少数与俄罗斯和中国有紧密联系的公司在使用北极航道。例如,来自中国大连的NewNew Shipping和香港的Safetrans Line就提供通过北极航道的航运服务,但它们的服务仍然有限,并且在没有更为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下,不太可能大规模扩展。

曾被认为能够改变全球航运格局的北极航道,至今依然未成为主要的航运通道。尽管地理优势和气候变化使得该航道在某些时候变得可通行,但由于经济、政治和环保风险,航运公司依然未能广泛接受这一新航道。虽然短期内北极航道的前景仍不明朗,但随着全球政治局势和航运业的变化,这一航道的潜力仍值得关注。对于如今的航运公司来说,苏伊士运河依然是其主要的航运路线。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随着高速网络连接需求激增,订购 Inmarsat NexusWave 服务的船只数量突破 1,000 艘

信德海事网2025-07-08

全球首艘!可以养三文鱼的船,建成交付!

信德海事网2025-07-08

北极航道,为什么仍然不温不火?

信德海事网2025-07-08

希腊船王加速返回集装箱市场!

信德海事网 逄凯2025-07-07

韩国三星在越南造油轮

信德海事网2025-07-07

Navios在美国加大对伊朗制裁的第二天,取消了租船合同

信德海事网2025-07-07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