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时200天!中远“文景口”创下纪录,汽车船新造浪潮会提前到来吗?
上月20日,中远海运特运新造86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船“文景口”轮在上海外高桥船厂命名,随后该轮将交由中远海运特运下属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下称“远海汽车船”)运营。
该船是中国汽车船东运营的装载能力最大、环保等级最高的汽车运输船,也是中远海运汽车船队中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船型。
据Fearnley Securities分析师Fredrik Dybwad与Nils Thommesen称,这艘8600车位的汽车运输船仅用了不到200天就建成,凸显了中国造船的惊人速度。
也真是这样恐怖的建造速度引发业界对汽车运输船新造浪潮可能提前到来的新一轮猜想。
这两位分析师在最新的市场周报中进一步的表示,中国船厂破纪录的建造速度,显示出部分新造船可能将提前交付:“一些原定于2026年的交付项目,有望在2025年上半年就投入运营。”
来自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已有16艘PCTC交付,全年预计交付将达68艘,2026年交付59艘。这一进度,叠加部分船厂提前交付能力,正重塑市场对于汽车运输船供需走势的判断。
“文景口”轮:中远海运绿色出海战略的标志性旗舰
作为中远海运特运与外高桥造船联合打造的三艘大型汽车船项目首制船,“文景口”轮不仅刷新了建造周期纪录,更代表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出海战略中的运力升级。
该轮由中船集团旗下SDARI自主研发设计,拥有14层车辆甲板、8600标准车位,搭载LNG双燃料系统,碳排放降低27%,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排放也大幅减少,全面符合IMO最严格环保标准。
其搭载的智能配载系统与数智监管平台,结合卫星/5G通信,实现了对车辆、温度、运输过程的全程监控与预警,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在跨洋运输中的安全保障。
市场担忧:交付提速之下的供需隐忧
尽管新船交付提速,令市场短期受益,但长期看,运力集中释放带来的潜在压力正迅速累积。如信德海事网在不久前报道《预警2025:汽车运输船日租恐跌破$50k》VesselsValue分析师将2025年PCTC一年期期租预测从6.5万美元/天下调至5万美元/天,背后的逻辑正是“交付高峰+需求放缓”。
2023年末红海局势导致亚洲-欧洲航线大规模绕航,短期内拉升船舶周转时间与运力紧张程度。然而,若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行,市场紧张局面可能快速缓解。
同时,欧美对中国电动车加税政策频出。以及特朗普正在掀起的一系列关税战,更是直接冲击跨洋电动车物流需求。
资产价值与市场心理同步降温
2020年起PCTC估值大幅上扬,2023年达到顶峰,但如今已有回落趋势。VesselsValue称,随着租金回调和交付提速,2025年资产价值恐再下跌5%-10%。过去被认为“保值神器”的PCTC资产,也难逃周期波动的洗礼。
与此同时,租家谈判力回升,部分船东手中高位租约或面临重新定价压力。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买船像抢黄金,今年再看,就像接了热山芋。”
汽车运输市场仍有亮点。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已达585.9万辆,2025年初两月增长10.9%,中国制造的“出海”势头依旧强劲。中远海运特运也正扩张船队至26艘,超17万车位,目标全球前列。
但需要警惕的是,克拉克森数据显示,当前全球PCTC订单占船队总量的34.5%,尽管已从高点回落,但依旧处于历史高位。更重要的是,约80%的新造船采用LNG双燃料,表明这不仅是数量扩张,更是一场绿色革命。
好消息!中欧达成突破性共识
据《中国经营报》,当地时间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与中国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将启动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持续近半年的贸易争端出现实质性缓和,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带来新的变量。
欧盟发言人表示,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进行了交谈,双方同意将通过设定中国对欧洲出口电动汽车最低价格以替代去年10月起欧盟开始征收的电动汽车关税。
“设定最低价格”这一贸易策略旨在“既维护欧洲市场公平,又为合法贸易创造空间”,相较于去年实施的反补贴税,这种价格管控方式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在需求增长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之间,市场或将经历“供需再平衡”阵痛期。正如礼诺航运在财报中所言:“市场充满不确定,但提前锁定长期租约或许是应对波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