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事关省际竞争,更事关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是一整盘棋,随着长江运力日趋饱和,各省份要通过合作实现差异化发展,才能发挥长江经济带最大效用。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沿海省份刮起的港口整合大潮,正沿长江水道向内陆蔓延。
最新动向是:12月6日,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揭牌,将整合省内10家港航企业。根据规划,此次整合目的是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统一平台,并将安徽港口群打造成为联通东西部和长江中下游的河、江、海联运枢纽。
就在上月,四川“三港整合”也传来新消息——四川省交投集团和泸州、宜宾两市签署泸州港-宜宾港整合发展协议,以在投资、开发、运营等方面实现“一盘棋”。
这轮港口整合的背景是什么?
如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所说,推动港口资源整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也是抢占新一轮港口经济竞争制高点的现实选择”。有分析指出,各地为协调发展提升效益,陆续成立港口资产管理平台,“一省一港”或将成为中国港口未来格局。
“港口整合是大趋势。”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告诉自贸君:“现在一般是通过省交投或港口集团进行整合,形成实力比较强的整体,除提升自身实力外,跟外部合作时平台更高,也更有讨价还价余地。”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事关省际竞争,更事关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是一整盘棋,随着长江运力日趋饱和,各省份要通过合作实现差异化发展,才能发挥长江经济带最大效用。
势在必行
长江,全长6300公里,世界第三长河,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交通水脉。它横跨九大省市, 中下游地区常年无冰冻,是闻名世界的“黄金水道”。
统计显示,2005年至2011年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从8亿吨增长至16.6亿吨,年均增长率达16.9%。
2017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更达到25亿吨,同比增长8.2%以上,稳居世界内河首位。
大江孕育大港。截至目前,长江干线共诞生14个亿吨大港,包含581个万吨级泊位。其间,长江水运条件也不断改善。比如,在上游地区,重庆至宜宾航道维护水深从1.8米提高至2.9米,达到III级航道标准。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让库区航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至2016年底,三峡坝区断面货物年通过量突破1.3亿吨。
数据显示,2016年,长江完成航运量是美国最大河流、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的4倍,但长江航运功能依然受到诸多制约。
此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总结称:“长江下游航道‘卡脖子’,不适应大型海船进江和江海直达需要,中游航道‘肠梗阻’,上游航道‘瓶颈’,这些造成了长江航道不畅。”
比如,在三峡,船闸极限通过量1.7亿吨即将被突破。自贸君从不少物流企业处了解到,在三峡排队过坝的船只常常“排起长队”,等待时间甚至达5天之久,大大降低运输效率。
江上的问题,根源在岸上。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樊一江指出,长江沿岸港口的同质竞争,已经延伸到“每个县”这样的细小单位上。这种恶性竞争,使航运难以得到有效协调,岸上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可以说,整合港口已经到了十分紧要的地步。
今年8月,交通部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修编《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完善各港总体规划写进计划表。其中特别提出,将推动成立省级港口企业集团,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区域港口一体化运营。
在彭智敏看来,江苏等沿海省份港口整合,能够为上游港口发展带来新机遇。通过上下游联动,推动整个长江水域经济发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哪突破?
但港口整合,绝不是各个港口简单相加。
先看港口本身的问题。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后方腹地经济和产业结构趋同等原因,港口与港口之间同质化竞争,区域港口运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十分严重。
比如,山东日照港和江苏连云港港,两地海上距离仅30多公里,且主要货物都是铁矿石,这种距离近、产品同质化导致的“掐架”现象,并不少见。
有业内人士感慨,如今的港口功能与过去的港口功能相比,已发生“质的改变”,现代港口竞争正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全方位竞争。于是,统筹与协调,成为港口整合的关键。但对于长期独立发展的港口而言,协调并非易事。
以港口大省江苏为例,苏州、连云港、淮安等都是亿吨大港,每个港口产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量庞大,汇总起来更无法想象。因此,江苏港口整合,庞杂的“信息”便是统筹协调的第一座大山。
自贸君也注意到,在港口整合过程中,“全省智联港航新模式”是江苏打出的一记重拳。江苏省港口集团董事长王永安解释,港口“一体化转型发展”,归根结底是资源整合。
“这不是资产的简单组合,而是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各港口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要素有机统一,将大量碎片化货源、客户、航线、航班、铁路等信息归纳集中。”
不过,彭智敏也指出,港口推进信息化要注意一个问题,“很多港口都在推动信息化,但往往是各成体系,这是不利的,需要形成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
当前,无论安徽、江苏还是四川,“加快形成港口投资、开发、运营全省‘一盘棋’格局”,都是当务之急。以信息化为“利刃”破除原有属地壁垒、打破数据孤岛,不失为有效方式,但具体效果如何,还需等待时间检验。
更进一步说,要让长江经济带发挥更大效用,除了省内港口整合,还需破除省际竞争思维,进行差异化发展与合作。而要走到这一步,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
延伸阅读:
安徽省也要整合港口了!安徽省港航集团公司成立
近年来,港口资源整合频起。在沿海省份先后掀起港口整合大潮之后,中部沿江省份安徽也进行港口整合了。
12月6日,安徽全省港航发展暨省港航集团公司成立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作出批示,省长李国英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出席会议,副省长何树山主持会议。李国英、邓向阳共同为省港航集团公司揭牌。
安徽省将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统筹国有、优先公用,整体谋划、分步推进,依法合规、规范整合”为港口一体化改革总原则,按照“保护好、体制顺、有活力、大而强”的要求,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立全省统一的港航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统一平台,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对外,形成港航联动发展、区域港口协同发展新格局,把安徽港口群打造成为联通我国东西部和长江中下游的河、江、海联运枢纽。
结合港口实际,安徽将按照“5+2+10+X”的步骤,先行整合沿江马鞍山、芜湖、池州、铜陵、安庆5港和合肥、蚌埠2港中的马鞍山港口集团公司等10家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国有资产占比较高的港航企业,组建大一类企业“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
李锦斌在批示中强调,推动安徽省港口资源整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也是抢占新一轮港口经济竞争制高点的现实选择。全省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抢抓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历史机遇,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重点任务,谋深谋实、落细落好各项政策举措,推动全省港航事业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省港航集团公司要按照“保护好、体制顺、有活力、大而强”的要求,深入推进全省港口一体化、港航协同化发展,深化与沿江上下游港口合作,积极打造安徽省经济对外开放统一平台,加快建设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
李国英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口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切实肩负起推进港航资源整合、港口一体化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深化安徽省港航改革发展,推动全省港航资源优化组合,为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聚焦把安徽省港航业打造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通道、中西部协同发展大枢纽、水清岸绿美好大家园、对外开放大平台”的目标,深入推进全省港口岸线资源整合,提高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设高质量的干线航道网、高承载力的区域港口枢纽、高集约化的绿色水运,做强做优做大省港航集团,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港航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安徽省由内河航运大省向内河航运强省转变。各级各部门和有关方面要从改革发展大局出发,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推进开放合作,全力支持港航集团开局运行,奋力开创新时代安徽港航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安徽整合港口的同时,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也在加快推进乐山、宜宾、泸州三港整合,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根据最新发布的初步规划,将在省级层面成立公司,统筹前述三个港口码头未来的规划、融资、建设、管理。
当地一位港口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四川港口资源整合由四川省交投集团整合四川几个港口,目前正在推进之中。
今年11月21日,四川省交投集团和泸州、宜宾两市相关负责人签署泸州港-宜宾港整合发展协议,实现两港“一盘棋”整合发展。明确将整合泸州、宜宾港口资源,对两港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和统一筹融资建设”),实现两港投资、开发、运营“一盘棋”,形成两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错位发展的格局。
此间的一大背景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港口竞争基本处在低端竞争态势,尤其是自从港口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后,一城一港”的建设模式下,区域港口也出现了同质化竞争激烈、港口投资盲目建设,产能过剩。港口间功能定位重合,缺乏总体的规划和协调,产生了对货主、货源、集疏运渠道等资源的恶性竞争问题等现象。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港口的产能过剩、恶性竞争日益明显。因此由省一级通过行政力量来协调,整合港口资源,科学预判产能前景,控制恶性竞争,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在安徽、四川之前,近两年来,各地尤其是沿海省份的港口整合加速。此前11月3日,辽宁省政府与招商局集团在北京举行辽宁港口合作项目增资协议签约仪式。作为辽宁省为港口整合设立的平台公司,辽宁东北亚港航发展有限公司是大连港集团(601880.sh)和营口港集团(600317.sh)的控股股东。根据协议,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将通过增资方式入股辽宁东北亚港航发展有限公司,取得49.9%的股权。
招商局集团投资辽宁港航发展,标志着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一体化运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7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在《关于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201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已形成了《广东省港口资源整合方案》(稿)。整合方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为主的原则,提出以广州港集团、深圳港口集团(深圳市内部整合组建)为两大主体,分区域整合沿海14市及佛山市范围内的省属、市属国有港口资产。
去年5月22日,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在南京挂牌成立。公司整合了省属港航企业以及南京、连云港、苏州、南通、镇江、常州、泰州、扬州等沿江沿海八市国有港口企业。按照规划,江苏将以省港口集团为抓手,加快形成港口投资、开发、运营全省“一盘棋”格局,实现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强省转变。
信德海事网新闻订阅免费为您提供优质新闻资讯!点击此处订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