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艘货轮和客轮来到港区外,在进港之前,都必须靠着引水人来将它们引导到港内,这群引水人必须拥有船长资历,还得通过相关考试,每个月领大约50万(本文转载自中国台媒,货币单位均为台币)的高薪,但背后要承受的生命风险却让人难以想象,加上人力出现断层趋势,必须耗费大量体力的引水人工作,潜藏着对生命安全的隐忧。

一艘艘轮船满载货柜,来到位在八里的台北港,海面看似风平浪静,但在每艘货轮进港前,有一群人担负着领港的工作,每天都在和大海搏命。
记者曾奕慈:「可以看到在我旁边这个小艇,它上头有个红白色的旗帜,象征的就是引水人坐的引水船,而每当有货轮或是客轮要进港之前,引水人就会先接到通知,这时候他们就要搭上这个小艇,到外海去引导他们进来。」
在引水人的带领下跨上小艇,穿上简便的救生衣,而这一艘小艇上头就艇长、水手和一到两位的引水人,默默开离港边往大货轮前进。
台北港引水人办事处代理主任徐资为:「我们是一群来自于海上的船员,担负起一个桥梁,就是让船上跟港口之间能够衔接。」
这样的衔接一点都不简单,对于船舶动力机械还有当地水流,都得具备一定的知识,透过对讲机和轮船进行沟通,当小艇渐渐靠近,引水人的重任就要开始了,走出船舱站在小艇的船缘,抓向货轮悬挂的绳梯,立刻手脚利落地往上攀爬。
24小时都有值班的引水人,工作时间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夜晚,在两艘大小船之间攀爬,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海里,甚至被船夹在中间,要保住小命除了运气之外一切得凭经验,这让开小艇的艇长,看了10年依旧胆战心惊。
事实上引水人这工作,除了得冒生命风险,每个人都要具备外语能力,至少得有3年船长资历、还要通过相关考试,目前全台9个国际港一共92位引水人,依照港口规模而定,像是台北港有8位引水人,高雄港则有44位,这工作也是不少船长的目标。」
台北港引水人办事处代理主任徐资为:「一路从三副一直到船长,最终会想说我要离开海上,然后过一下跟岸上人一样的生活,我们要有有家庭的生活,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到岸上上班、或去考引水人。」
引水人依照资历平均月薪50万上下,看起来很好赚,但承受的风险却让人难以想象,台湾在近60多年来,就发生了3起引水人因公殉职。

引水人协会理事长丁汉利:「国际港口的外面港外,1海哩的地方通通要有波高仪,都要有这种数据提供给我们。」
拿生命和大海搏斗,也在小艇与大轮船间求生存,这群引水人期盼拥有更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监测仪器,让每一次的出航可以准确指引也能够平安归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