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石油部长8月20日表示,道达尔已经正式退出伊朗的南帕尔斯(South Pars)天然气项目。法国道达尔(Total)随即也坦言,由于未能获得美国制裁豁免,不得不停止进口伊朗原油,并放弃伊朗项目,以保护其在美国的业务。而此时,中国企业选择使用伊朗油轮来采购该国原油。此举对伊朗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需要石油经济支撑,但欧盟大客户难保伊朗业务。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第三大产油国,其经济仰仗对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与欧盟的原油出口收入。面对美国制裁,日本、韩国、印度与多数欧洲国家的相关企业已经减掉大部分与伊朗的相关交易。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多次呼吁保护伊朗核协议,捍卫欧盟企业在伊朗的利益。但大多数欧盟企业却承认,由于担心制裁以及失去需要使用美元的业务准入,他们被迫从伊朗撤走。
中方的做法其实合乎常理。美国试图切断伊朗的石油出口,以迫使后者参与新的核协议谈判,并遏制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这本身就是霸权主义;更何况由于单方面原因而影响国际贸易,也是无理的。目前,中国买家已经开始将其进口的伊朗原油船货逐渐转移至伊朗国家油轮公司拥有的船只上。这样的转变意味着,尽管伊朗面临美国的新制裁,但中国仍有意继续从伊朗购买原油。
为原油交易提供的保险公司几乎都迫于美国制裁压力停止了对伊朗的保险服务。即便如此,中伊两方也不让原油交易“裸奔”。为了保障原油供应,中方启动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订的长期供应协议中的一项条款,允许使用该公司运营的油轮。而且,根据该长期供应协议,油价计算已经从此前的离岸价格改为目的港船上交货价格。这意味着伊朗将承担原油交货期间的所有成本和风险,并负责保险事宜。
另外,中方愿意继续与伊朗合作,或将促成更大商机。道达尔撤离,或由中国企业取代其位置。这也意味着中企或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气田的主要作业者。近年来,中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呈现猛烈增长的态势。而天然气产量与消费量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此形势下,假如中国企业能成功接管南帕尔斯气田项目,将使中国天然气供应更有保障。南帕尔斯气田的天然气资源量达到51万亿立方米(约合3000亿桶油当量),其可采天然气储量达到34.2万亿立方米(约合2150亿桶油当量),占世界总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的1/5左右。该气田不仅储量丰富,开采也较为容易,商业价值极具吸引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