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重工双项目落子南北,引领船舶修造行业升级
近期,中远海运重工在船舶修理与海洋工程装备改装领域动作频频,南北市场同步布局,先是 6 月与天津港保税区达成合作,紧接着 9 月 9 日又与广东省阳江市滨海新区正式签约华南船舶修理和海洋工程装备修理改装项目。
作为中远海运集团旗下核心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中远海运重工以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修理改装及配套服务为一体,总部设于上海,旗下坐拥 9 家大中型船厂,广泛分布在辽宁、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该公司年可建造各类商船 750 多万载重吨,累计交付各类船舶 860 余艘,年修理和改装船舶能力更是高达 1500 余艘,在行业内树立了坚实的领先地位。
9月落地阳江的华南项目,在选址、投资与建设规模上均展现出显著优势。项目选址于阳江港区,地处阳江市西南 25 公里的海陵湾,地理位置优越,为后续业务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项目总投资超 30 亿元,建设内容丰富且极具规模效应:将重点打造 40 万吨干船坞,同步建设 20 万吨和 8 万吨浮船坞各 1 座;码头泊位规划方面,共设 7 个泊位,涵盖 2 个 30 万吨级泊位、4 个 8 万吨级泊位,以及 1 个 3000 吨级材料船泊位,且该材料船泊位可灵活兼顾 8 万吨级船舶靠泊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码头的综合利用率。
从产能与业务定位来看,阳江项目的潜力同样突出。项目建成后,年修船能力可达 250 艘,其中包含 10 艘改装船,船用钢板等关键材料的年加工能力亦能达到 2.5 万吨。在业务方向上,项目精准聚焦大型集装箱船、30 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及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修理与改装,目标直指全球船舶及海洋装备修理改装市场,既能适配当前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又能满足超大型矿砂船(VLOC)等各类海洋工程装备的修造需求,填补了华南地区大型船舶修造领域的空白。
中远海运重工选择在华南地区加码布局,背后有着清晰的市场需求逻辑。目前,该公司在华南地区仅有广东中远海运重工一家主力船厂,由于建厂时间较早,设施规模存在明显局限,最大仅能承修 15 万吨级及以下船舶。然而,随着中远海运集团内部船舶大型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现有产能已难以适配集团需求,大坞资源的缺失直接导致集团大型船舶在华南地区的修理需求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与此同时,华南地区水域航线极为活跃,特种船在南海区域作业频繁,区域内船舶修理改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这也为阳江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项目推进的重要驱动力。
在深耕华南市场的同时,中远海运重工也在北方市场积极规划布局。今年 6 月,其与天津港保税区共同签署大型船舶海工修造和改装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天津港保税区内建设大型船舶海工修造基地。该基地采用 “三坞七泊位” 的科学布局模式,初期将重点开展大型船舶及海洋工程修理改装业务,后续还将根据市场动态与需求变化,适时拓展海工总装业务和绿色船舶建造业务,持续完善业务版图,进一步强化在全国船舶修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