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轮正式启航
2025年4月22日,比亚迪官宣,旗下第四艘汽车运输船、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BYD SHENZHEN”号正式启航。这艘由招商工业南京金陵船厂为其建造的巨型滚装船,不仅是比亚迪“出海舰队”中的新旗舰,也代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与现代船舶工业融合发展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9200车位!全球最大最环保滚装船驶向全球市场
“BYD SHENZHEN”轮总长219.9米,型宽37.7米,设计吃水9米,设计航速达18.5节,最大载车能力高达9200辆,超过目前多数主流汽车运输船的7000车位标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运输船。
该船采用LNG双燃料清洁动力系统,配备节能装置与减阻防污涂层,并首次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箱式电池组及轴带发电机,具有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等显著优势,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海上运输平台。
据比亚迪介绍,“BYD SHENZHEN”轮的正式启航,意味着其专属出海船队已进入全面部署阶段,将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全球提供强有力的运力保障。
比亚迪“出海舰队”快速成型
随着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不断攀升,比亚迪于2023年启动自有滚装船队建设,提出在2026年前投运8艘滚装运输船的计划。这些船舶分别由中集来福士、广船国际、招商工业南京金陵与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承建,涵盖7000车和9200车两种级别,全部采用LNG双燃料或清洁动力系统,并配合比亚迪的全球出口布局进行量身定制。
以下是比亚迪目前和未来滚装船的建设与运营时间线:
●2024年1月10日,首艘7000车位滚装船“BYD EXPLORER NO.1”(开拓者1号)在山东烟台中集来福士交付,1月15日完成首航,开启比亚迪自有运力时代。
●2024年11月29日,第二艘7000车位滚装船“BYD CHANGZHOU”(常州号)自烟台启航,驶往西欧市场。
●2025年1月7日,由广船国际建造的第三艘7000车位双燃料滚装船“BYD HEFEI”(合肥号)交付并命名。广船国际为比亚迪建造的第二艘BYD ZHENGZHOU轮预计在今年12月交付。
●2025年1月15日,招商工业南京金陵建造的首艘9200车位滚装船“BYD SHENZHEN”(深圳号)顺利出坞,随后完成试航。
●2025年3月,招商工业海门基地建造的第二艘9200车位船“BYD CHANGSHA”(长沙号)下水,预计5月交付。
●2025年4月2日,南京金陵建造的第六艘滚装船“BYD XIAN”(西安号)正式下水。
●2025年4月22日,“BYD SHENZHEN”号正式启航,标志着比亚迪“出海舰队”逐步成型。
未来,比亚迪还将继续推进滚装船项目建设,到2026年初将实现8艘全部投运,年运力将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为全球市场供应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国产船舶设计制造全链协同,服务中国制造“出海”
比亚迪所建滚装船均采用芬兰知名船舶设计公司Deltamarin的基本与详细设计方案,按其新能源车运输需求进行专项定制。在制造方面,中集来福士、广船国际、招商工业南京金陵与招商工业海门基地形成了强大的合作体系,展现了中国高端造船能力的整体协同优势。
从“开拓者1号”的首航到“深圳号”的正式启航,比亚迪不仅加快了自有运力体系建设,更树立了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扩张中的全链条自主典范。
持续出口增长助推“出海舰队”战略
2024年,比亚迪出口新能源汽车43.3万辆,同比增长71.8%,是中国出口量最高、增速最快的汽车品牌。随着全球市场对绿色出行需求持续增长,比亚迪滚装船队的全面投运,将进一步巩固其全球市场地位,并显著提升新能源车出海效率与服务能力。
“BYD SHENZHEN”轮的启航,不只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一次全新跃迁。在“双碳”与“走出去”战略共同推动下,中国汽车制造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驶向全球,而比亚迪,正站在这一浪潮的前沿。
延伸阅读:
全球汽车运输船现有船队和手持订单分布情况
美国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了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301调查听证会的结果,同时公布了征收港口费最终措施。最终措施提出,对非美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2025年10月14日起收150美元/CEU,如果船东订造并接收至少同等大小的美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则特定船舶可被豁免收取费用最长3年。
截至4月22日,全球汽车运输船船队共计839艘。从船东公司看,前十船东合计461艘,占比54.9%;从船东国看,日本、挪威、韩国和中国分别占比36.0%、15.4%、10.1%和7.6%。从单体船厂看,前十船厂合计438艘,占比52.2%;从建造国看,日本、中国和韩国分别占比50.3%、20.1%和18.5%。
截至4月22日,全球汽车运输船手持订单共计198艘。从船东公司看,前十船东合计113艘,占比57.1%;从船东国看,韩国、中国和日本分别占比17.7%、15.7%和15.2%。从单体船厂看,前十船厂合计171艘,占比86.4%;从建造国看,中国、日本和韩国分别占比82.3%、14.1%和3.5%。(撰稿人:杨月斌)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