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国际海事组织(IMO)秘书长林基泽一行访问大连海事大学,并出席了“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合作项目2019届开班典礼。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与林基泽一行就海事教育发展等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孙玉清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为IMO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扩大与IMO在相关领域的公约研究,继续秉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全球海事教育机构携手同行,在教育资源利用、文化互联互通、科技合作等领域拓展利益汇聚点,共同为促进全球海运事业的发展做出海事教育应有的贡献。
林基泽表示,海运业是全球经济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的海事院校中,大连海事大学在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孙玉清校长在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SC)第99届全会上所作的“中国海事教育的发展”主题报告与IMO的诉求不谋而合。希望大连海事大学能充分利用世界海事大学的办学机制和资源,在国际海事组织相关课题研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也希望大连海事大学能拓展更广阔的发展领域,对IMO和全球海运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林基泽一行还出席了“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合作项目2019届开班典礼。林基泽在发言中表示,海运业的不断变化带来了新时代要求和挑战,新一代的海事人才面临着数据、人工智能、无人船等科技革命。在此情况下,“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合作项目为从业者提供了迎接新挑战的条件。项目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海事人才,助力海事行业发展,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参观陆上机舱
参观救助与打捞实验室
在校期间,林基泽一行还参观了还参观了学校陆上机舱、水上训练中心、救助与打捞实验室以及专用教学实习船“育鲲”轮,并与在船师生进行会谈。林基泽对大连海事大学先进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以及学校为全球海运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合作项目由世界海事大学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举办,截至2018年7月,该合作项目总计培养中外学员509人,2018年(第14期)共招收学员18人,他们将在大连海事进行为期一年多的学习,2019年8月毕业。项目聘请的任课教授都是国内外海事领域的资深专家,毕业学员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海事系统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中许多人已经成长为所在领域的年轻专家。
国际海事组织(IMO)是1959年在英国伦敦成立的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82年更名为国际海事组织,并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其宗旨为促进各国的航运技术合作,鼓励各国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采用统一的标准,处理有关的法律问题。目前共有172个成员,3个联系会员。秘书长林基泽(LIM Kitack,韩国人)于2016年1月1日上任。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