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仅供示意
日前,地中海“辉煌”号邮轮在上海首航,这是我国今年唯一一艘邮轮母港新船。自2006年歌诗达邮轮进入我国以来,我国邮轮市场增速迅猛,但是2017年开始邮轮市场增速放缓,到了今年,邮轮市场增速放缓更加明显。航线单一、包船营销模式等问题是制约国内邮轮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打破“包船模式”,实施票制改革,开发目的港、丰富航线是维持我国邮轮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母港航次降低 邮轮市场“缩水”
2006年,首艘歌诗达邮轮进入我国,给我国的游客增添了一种新的出游方式,也正式打开了我国母港的邮轮时代。从一组数据中即可以窥见我国邮轮市场的一路高歌猛进:2014年我国母港邮轮仅8艘,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已达到18艘。在十余年的邮轮发展中,我国邮轮旅游客流量在经历每年连续40%-50%的高速增长之后,2017年我国邮轮市场出现增速放缓现象,今年正面临向下拐点。
在各大邮轮公司公布的2018年航海计划中可以看到,今年全年国内母港邮轮布局仅为11艘,而去年为18艘,缩水38%。不仅如此,全年运营的邮轮也从去年的5艘减少到了2艘,即上海母港的皇家“量子”号和歌诗达“赛琳娜”号。而在今年上半年,我国第一家本土豪华邮轮公司天海邮轮也宣布,将在今年结束我国市场的运营。
在新船方面,去年有诺唯真“喜悦”号和盛世“公主”号来到我国,而今年仅有地中海“辉煌”号替换地中海“抒情”号,加入我国母港的行列。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新增量,今年都不敌去年。
航线单一审美疲劳 包船营销导致低票价
随着近十余年邮轮市场的快速发展,邮轮供给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邮轮市场需求增长速度,邮轮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较为凸显,我国邮轮市场相较于西方邮轮市场盈利性较差,导致各大邮轮公司纷纷减少对我国邮轮市场运力投入。
在国内邮轮旅游市场由“高速发展”向“平稳发展”转变的大形势下,一直以“日韩航线”为主力航线的国内邮轮市场,航线过于单一,旅客已产生审美疲劳。在过去十余年的我国邮轮旅游发展中,“日韩航线”占据了市场的95%以上,已经成为我国邮轮市场的一种标准化的产品。但是韩国航线目前已无法正常运行,而单一的日本航线更加无法满足邮轮旅客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
除了航线单一导致邮轮产品吸引力减弱之外,“包船模式”的营销运营也是导致客流量下降,邮轮市场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
“包船模式”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对于推动我国邮轮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导致我国邮轮分销渠道呈现“窄而长”的特点。国内的邮轮大多数是旅行社包船的经营模式,即一艘邮轮让一家很有实力的旅行社以优惠的价格包下所有舱位,再通过层层代理分销,最终导致代理层级过长,包船商对下级代理商的控制性较低,导致大量“黄牛”出现。在产品缺乏差异性的前提下,出现了邮轮船票价格一降再降以及旅行社低价甩单的情况,从而导致旅行社降低邮轮餐饮、服务、配套等方面的品质,游客体验感不佳,市场价格体系和邮轮服务的品质声誉也随之遭到破坏。
改革船票制度开发“一带一路”邮轮目的港
当前,我国邮轮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变,正从规模化转向品质化,从粗放型发展转向集约型发展,从小众旅游转向大众旅游,从新兴起步市场转向邮轮大市场。笔者认为,船票制度改革和开发新邮轮航线是我国邮轮市场健康成长的持续动力。
拓宽邮轮市场渠道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船票制度改革。随着我国邮轮市场运营压力的增大,低价竞争、服务品质难保障等“包船模式”下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问题,各大旅行社已开始逐步减少包船这一模式,而更多地改为切舱、半包、零售等多种方式,因为这些方式可以让更多的分销商参与其中,可以有效降低邮轮公司和旅行社的风险,实现风险共担。
大力推进邮轮入境旅游发展,提升邮轮经济贡献。尽管我国的邮轮市场经历了“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但入境国际邮轮游客数量十分有限,邮轮旅游蓬勃发展为周边国家带去了“福利”,但对本地经济拉动作用和直接经济贡献却很小。因此,要大力推进邮轮入境旅游发展,提升邮轮经济贡献,充分发挥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国际邮轮旅游团15天入境免签政策,利用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发挥长三角在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邮轮入境旅游发展,推动旅游消费提升,提升邮轮经济贡献。
为减少对单一“日韩航线”的依赖,我国要加强对国外邮轮目的港的开发脚步,积极响应国家旅游供给侧改革和顺应邮轮市场需求,对接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航线。现今,国内一些企业已开始参与东南亚地区的港口建设,若能同时结合旅游目的地打造,既可方便我国游客,也能吸引当地游客来我国。由于地中海、东南亚海域沿岸国家众多,港口分布较为集中,邮轮客源分布较分散,适合开发多循环航线、母港航线。游客可以在两个港口选择登船、离船。改变现有邮轮港口之间以始发港/母港为单纯定位的竞争关系,在已有的多港挂靠政策或者未来可试点的沿海游航线的基础上,进行多母港运作的探索,即航线上各个港口均可以作为母港上下客,形成航线组合基础上的区域合作。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